中庸之道与做人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770068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庸之道与做人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庸之道与做人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庸之道与做人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庸之道与做人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庸之道与做人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庸之道与做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之道与做人(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庸之道与做人修身立己和谐中正 一、中和之道,天下根本 喜 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 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1.中和是天下的根本中庸上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意思是说:人的欢喜、愤怒、 哀伤、快乐的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 就是“中” ; 即使表现出来但是都合乎时宜和礼节,就是 “ 和 ” 。“中” 是天下人的根本; R

2、20; 和 ” 是天下人所遵从的原则。 达到了 “中和 ” 的境界, 天与地也就各在其位了, 万事万物也就生长发育了。 由此我们得知,倘若一个人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 感时,心中就会平静淡然, 这就叫做 “中” 。喜、 怒、哀、乐都是人们的正常反应,是人们受到外界事物的刺 激后产生的自然情感,之所以说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 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 “ 中” ,是因为在这种情况 下这些情感是被控制的,内心保持着平静和均衡,这是合乎 正道的。然而,人的感情无法正常宣泄是不可能的,因此宣 泄需要有个尺度,这个尺度

3、就是:不要看到好的事物就喜形 于色,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勃然大怒,极度悲哀或是过度高 兴都是不合理的, 而是情感表现得合常理、 合时宜、 有节度, 这就是 “和” 。 在论语 ·八佾篇中 记载, “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这句话表面上看来是孔子对诗经 · 关雎的评价,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一个人情感控 制能力的重视。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在孔子看来,情 感的表露应当合乎节度,即使是快乐或哀婉的时候,也不会 乐而忘我、悲而忘形,这就人们常说的 “ 喜怒不行于 色R

4、21; 。同样,即使是控制情绪也不能做得太过分,那 会使别人感觉你过于阴郁,城府太深,不容易交往,从而对 你敬而远之。 然而,现代人往往只注重情感的释放和个 性的张扬,在行为上忽略了对 “ 中”的把握。所 以,我们提倡 “中庸” 之道,当人们一旦达到了 “中和”的境界, 自然而然地就能心平气和地待 人接物和做事处世,生活环境就会变得秩序井然了。“ 中”与“ 和”是中庸之道的重要 概念。中,就是不偏不倚,保持一种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 处世态度,合乎自然的中正之道;和,就是和谐,

5、是指对待 一切事物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无 论是在自然环境还是人类社会中,只有在 “ 中和 ” 的和谐环境里,万事万物才能平等共存。所以说,“ 中”是我们人性的根本; “ 和” 是我们必须遵从的原则。达到了 “ 中和” 的境 界,天与地也就各在其位了,万事万物也就欣欣向荣地生长 发育了。2.中唐是无处不在的子曰: “ 鬼神之为德, 其盛矣乎! 视之而弗见, 听之而弗闻, 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 在其左右。 ”

6、意思是,孔子说: “ 鬼神的德行, 真是很大呀!看它却看不见,听它也听不着,但它却体现在 万事万物之中而没有遗漏。让天下的人,斋戒沐浴后穿上庄 重服装,来祭祀它们,浩浩荡荡啊!祭祀时好像在人们的上 方,又好像就在人们的左右。 ” 孔子的这段话通 过对鬼神特点的分析来说明中庸之道是不可离的。我们现在 通常认为 “ 鬼” 是不吉利的、可怕的,但是古代 人却不是这样。他们认为,鬼神是祖先死后的魂灵,不但不 可怕、可恶, 还可以保佑他们的后代。 古代人经常祭祀鬼神, 以求得它们的佑护。鬼神处于天地之中,可谓盛大,虽然人 们所看不到、听不到,然而人们却不得

7、不对它们产生敬畏和 谨慎之情, 同样,中庸之道也是如此。众所周知,“大道” 是无言无声、无形无相的。无论谁都没有听到 过“ 大道 ”的声音,也无从知晓 “ 大道 ” 的形象。然而,世上万物都是 “大道 ” 创造的,都是 “大道” 的载体,都必须按照“ 大道 ” 的规律去行事,顺道而行就有发展,背 道而驰就必然失败, “ 大道 ” 主宰着我们,就像 老子所说的那样: “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 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8、 ” ,也就是说,它寂寞无声,广 阔无形,独自存在又永恒不变,循环运行而不会停殆,它是 天地万物的渊源。易经 · 系辞传 中说: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 意思是说,观察天下的造化之道,四季周而复始, 圣人仿效自然造化的万物之道教化人民,而使天下信服。这 说明圣人也是以自然运行法则作为统治管理天下的依据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既有有形的、看得见的东西,比如我们的 身体、树木、动物等,也有我们无法看见的东西,比如各种 规律、自然法则等。看得见的东西,我们很容易把握,但是 对于看不见的东西,人类就无法用直观的方法加以认知

9、了, 这时就需要运用智慧的思考,总结和归纳它们。中庸之道就 是这样无形无相却又真实存在而不离我们左右的。中庸之道 就是 “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 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 其左右。 ”中庸的 “ 大道 ” 就是这样,虽然我们看不见它, 它却可以通过 “ 无所不存 ” 的形式使每一个人都心悦诚服。我们常常以为看不到的东西 就是不存在的,所以在违反规律做事时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规律会暗中考察我们的行为,然后做出相应的奖 励或惩罚。所以,我们为人处世只有真诚地遵循̶

10、0; 中庸大道 ” ,才能不招致灾祸,取得最终的胜利。 3中唐是最高的德行子曰: “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 翻译过来是: “ 孔子说: ‘ 中庸是最高的德行了吧!人们很少能长久地实行它。 ”’ 可见,中庸之道是最高的德行,原因就在于 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去履行它,我们这些平常人往往不明白其 中的真谛,甚至居于高位的人同样也不能按照中庸的道理行 事。所以中庸才显得最高,行中庸之道才显得难能可贵。 那么,为什么 “中庸” 这种智慧曲高和寡呢?因 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这种天性

11、使我们不仅仅 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还有更多的欲望、有更多对于美好 事物的追求。然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果无节制地膨胀下 去,就会变成贪婪的欲望,即使再美好的事物也会变得丑陋 了。人们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社会地位更优越,得到更多 的赞誉和尊敬,就产生了追名逐利的欲望。于是,人们不再 仅仅为了生存而忙碌,还为了与利去拼杀,欲望贪婪的人, 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他们没有满足的时候,于是就违背事 物的规律做事,在恰当的时候做不恰当的事,渐渐偏离了事 物发展的正轨,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做事 “ 过了 ” 。这样的人自然无法依照中庸之道立身处世。古今 中外,那些恃才傲物、好大喜功,不明

12、白见好就收,不知道 “水满则溢、月满则盈 ” 道理的人屡见不鲜,这 恰恰就是中庸之道不容易施行的最好证据。 与此同时, 我们趋利避害的天性催生出了另外一类人。这类人与那些为 了达到目的而肆无忌惮的人不同, 他们甘于平庸, 不思上进, 凡事都偷懒拖拉,做事 “差不多就行 ” ,根本无 心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类人做事就是所谓的 “ 不及” ,他们同样也不能以中庸之道来待人处世。这 样说来,中庸之道确实是很难施行的,所以更应该把它当作 一种行为规范,加以提倡。我们来看一下球星舍甫琴科和鲁 尼的对比。 舍甫琴科一直被认为是足球

13、运动员的典范, 他的行为恰恰体现出了古老的 “中庸 ”智慧。在 球场上舍甫琴科威风八面,但是走出球场,他将自己的生活 安排得非常 “ 正常” :为人低调,绝对不会让绯 闻、丑闻缠身。与舍甫琴科相反,曼联队的前锋鲁尼却显得 “少不更事 ” ,他在球场上辱骂裁判,恶意报复 对手,在赛场外打架、招妓,被评价为 “ 一个爱使小 性子的愚蠢男孩 ” 。前英格兰队长希勒就曾经指责鲁 尼,说他把本该属于足球运动员的天赋用在了歪门邪道上。 由此可见,中庸之道实质上就是要行当行之事,不做不及或 者过分的事情。除此之外

14、,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得体的待人接 物,也能体现 “ 中庸” 的道理。说话时,既不出言不逊,又能直指主旨;遣词造句既符合当时的场合,又符 合自己的身份,能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既妙语连珠, 又不会给人夸夸其谈的坏印象。倘若能做到这些,就达到了 “中庸”的境界。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些演说记 录。 在历史上记载了一次冗长的演讲纪录,一位美国参 议员为了使 “ 私刑拷打黑人的案件归联邦法院审判 ” 的法案得以通过,竟然在参议院高谈阔论了 5 天, 据说他在讲台前踱步 75 公里,做了 1000 多个手势。另一次 长得过分的演讲是一

15、个众议员用马拉松式的演讲来阻止美 对英的宣战,直到战火烧到家门口,形势迫在眉睫了,这位 议员仍在喋喋不休。时至半夜,听众席上鼾声四起,最后一 个议员忍无可忍,把一个痰盂扔到演讲者头上,才终止了他 的发言。 这两位演讲者都忽略了 “ 中庸 ” 的做人做事原则,不知道做事恰到好处才能获得良好的结 果。 中庸之道虽然看似平常普通,但是越平常普通的事 情往往越难做到极致。不过,即使中庸之道 “ 民鲜能 久矣” ,但却绝对不是不可能做到之事,只要按照上 面提及的原则去做,相信你一定可以成为贯彻 “ 中庸 ” 之道的典范。4中庸是可以

16、达到的中庸之道是真实存在的必然性规律,然而它却是无言的、无边无际 的,它孕育了天地万物,并使天地万物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力 量。对于如此高深的中庸之道,普通人并不是注定要望“ 道”兴叹,无所作为。因为中庸之道不仅涵盖 了难以把握的宏大哲理,还包括了普通人也可以理解的日常 生活中的生存智慧。我们举个例子来看。 如果有人问我 们“ 太阳系的早期情况是怎样的 ” ?一般人都 说不出 “ 一团云状的星际气尘,也就是太阳星云,由 于自身的重力而混乱崩溃,随后中心不断升温并且压缩,热 到可以使灰尘蒸发掉的程度 ……” 之类的 话,但是如果有人问我们 “ 晚上看到月亮的周围有一 圈圆晕意味着什么 ” ?人们却可以说出 “ 这是 第二天会刮风的征兆 ” ,我们也因此可以安排好第二 天的生活。 中庸之道常常高深得连圣贤都把握不好。比 如说,天地是最以正道行事的,可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