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专题教学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767409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晨昏线专题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晨昏线专题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晨昏线专题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晨昏线专题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晨昏线专题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晨昏线专题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晨昏线专题教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县际公开课教案授课教师:陈振强 教学班级:高三九班 教学时间:2010年3月17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 教学题目:晨昏线专题 教学地点:科技楼3楼多媒体教室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晨昏线特点。2.明确晨昏线与其他点、线、面的关系3.培养学生会用晨昏线原理来解答地球运动中的问题。4.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教学重点:1. 晨昏线与其他点、线、面的关系 2.晨昏线原理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难点: 晨昏线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教学用具:地球仪、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思路:大家都知道,有关晨昏线的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焦点和热点,2007年全国卷第6、7、8题

2、,全国卷第10、11题,2008年全国卷第8、9、10、11题,全国卷第6、7、8题,2009年福建卷第10、11、12都是有关晨昏线方面的问题,所占的分值达到8-16分之多,这部分内容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始终是一个难点,本节课我主要从晨昏线的特点、判读的基础上,明确晨昏线与其他点、线、面的关系,最后是如何利用晨昏线原理来解决有关的地球运动的问题,主要从九个方面来分析,讲练结合,边讲边练,从而达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的目的。教学过程I. 基础回顾一、晨昏线概念和特点1、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就称为晨昏线 2、特点:(1)平分地球,通球心的最大圆(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3)永远平分赤道

3、(4)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二、晨线和昏线的判读1、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2、各种视图晨昏线的判读通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晨昏线的偏移演示动画”,让学生观察地球运动时直射点的位置变化、昼夜长短、晨昏线的变化状况,思考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如何?II理清日照图上点、线、面的关系三、晨昏线与经纬线、太阳高度分布的关系(总结规律)1、与经线的关系:(1)与经线在在春秋分两天重合(2)两至日时夹角最大为2326 其它时间相交,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2、与纬线的关系:(1)晨昏线与纬线只有在春秋分日不相切

4、,其余时间都相切,相切的纬线圈上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2)相切的纬线纬度=90-直射点纬度( )3、晨昏线与太阳高度分布关系(1)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四周逐渐降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2)某地太阳高度=该地到晨昏线的最短距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该地到晨昏线的最短距(该地到最近切点的弧长)(过渡)我们了解了晨昏线的基本知识,认识晨昏线与经纬线圈、太阳高度分布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晨昏线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时的具体应用。III应用技巧四、晨昏线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1、确定自转方向2、确定东西经度3、确定日期和季节4、确定地方时(1)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处的经线

5、的地方时为18点。(2)直射点所在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与之相对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点纬线与晨昏线相切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与极昼区相切)或12点(与极夜区相切)【例1 】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9时40B、20时20分C、8时20分 D、21时40分5、确定直射点位置(1)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注意:南北半球,直射点在极昼出现的半球)(2)纬线: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90相切纬线圈的度数(出现极昼极夜最低纬度)【例2 】判定下图中的太阳直射点坐标135E6634N6、确定正午太阳高度某地正午太阳高度

6、=该地到晨昏线的最短距(该地到最近切点的弧长)【例3】右图中S为南极点,AB为晨昏线的一段,B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这天B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B、C在同一经线上,且C在SB的中点上。读图回答(1)题: (1)A点位于( )A昏线上 B晨线上 C可能在昏线上,也可能在晨线上D昏线和晨线的交点上(2)B点的纬度是( )A66.5 B70 C75 D80此时C点的太阳高度可能是( )A小于0 B12 C10 D23.57、确定昼夜长短(1)昼长昼弧/15(小时)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日落12)2(12日出)2(2)纬度度数相同的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相反例如:30N昼长30S夜长春、秋分:全球各地区昼夜

7、等长,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例4】(读图l)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1)(2)题。(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 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8、确定日出日落方位和时间(1)日出时间晨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昼长/2(2)日落时间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昼长/2【例5】右图为300N的部分纬线,为北极点,、分别为

8、晨线和昏线与300N纬线的交点, X和为.0,为0经线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点的经度: , 。(2)30N纬度的昼长_为小时,地太阳在观察者的 方向升起9、确定极昼极夜范围(1)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发生极昼极夜的最 低纬度)到极点之间的范围。(2)发生极昼极夜最低纬度90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此时地球上极昼的范围发生在 以北,极夜的范围发生在 以南【例6】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a为纬线,b为晨昏线。b线中M点纬度值最大,N、P两点纬度值相等。回答(1)(2)题。(1)M点的纬度最低为( )A71.5N B66.5N C61.5N D56.5N(2)若Q、R两

9、点相距60个经度,且R点为30E,图示区域为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时B8时C18时D20时IV. 总结:V.板书:一、晨昏线概念和特点1、概念: 2、特点:二、晨线和昏线的判读1、判断方法:2、各种视图晨昏线的判读三、晨昏线与经纬线、太阳高度分布的关系(总结规律)1、与经线的关系:2、与纬线的关系:3、晨昏线与太阳高度分布关系四、晨昏线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1、确定自转方向2、确定东西经度3、确定日期和季节4、确定地方时5、确定直射点位置6、确定正午太阳高度7、确定昼夜长短8、确定日出日落方位和时间9、确定极昼极夜范围VI.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80东半球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

10、分表示夜半球),判断1、若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此时北京时间为:( )A、9月23日15时20分 B、9月24日3时20分C、3月21日8时20分 D、3月22日3时20分如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读图,回答23题:2.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 D南半球、8月3.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B4555 C515 D6070如图所示范围为昼半球,其中A点(78N,12E)位于我国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附近,B与A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此时正值科考的好季节。读图,回答45题

11、:4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A7时12分 B7时 C19时12分 D19时5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 B为长江流域早稻播种季节C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D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向西流如图中AB为晨昏线,弧线EF为纬线。O地有一旗杆的影子保持相同的长度作顺时针方向运动。此时O、C两地太阳高度相差10。据此回答67题:6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可能在( )A10N B10S C0 D2326N7若此时全球被等分为两个不同日期,则C地的经度为( )A180 B0 C120E D120W图13中AEC、BFD为经线,经度值分别为45、75,AB、CD纬度值为70、60。读图回答89题:8.若

12、BE为晨线且与纬线AB相切于B点,当B地刚好进入极夜时,太阳直射点在( )A20N,75E B20N,105WC20S,75E D20S,75W9若BE为昏线且与纬线AB相切于B点,AB昼长为24时,有关E地该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E地的昼长比F地长 BE地21时日落C此时E地为18时 D此时E地太阳高度小于A地课堂例题4、确定地方时【例1 】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9时40B、20时20分C、8时20分 D、21时40分5、确定直射点位置【例2 】判定下图中的太阳直射点坐标135E6634N6、确定正午太阳高度【例3】右图中S为南极点,AB为晨昏线的一段,B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这天B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B、C在同一经线上,且C在SB的中点上。读图回答(1)题: (1)A点位于( )A昏线上 B晨线上 C可能在昏线上,也可能在晨线上D昏线和晨线的交点上(2)B点的纬度是( )A66.5 B70 C75 D80此时C点的太阳高度可能是( )A小于0 B12 C10 D23.57、确定昼夜长短【例4】(读图l)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