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8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76724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8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8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8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8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8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8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8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1. ( )认为,认知(或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A.皮亚杰B.维果茨基C.科尔伯格D.桑代克参考答案:A2. 儿童产生想象的原材料是( )。A、过去感知过的事物B、老师语言的描述C、头脑中已有的表象D、丰富的游戏内容参考答案:C3. 布鲁姆等人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 )三类教育目标。A.认知B.情感C.动作D.意志参考答案:ABC4. 客体移动时婴儿能够跟踪,甚至客体到了屏幕后面时,他也继续追踪。这属于皮亚杰所说的儿童注意发展的( )。A.第一阶段(出生到2个月)B.第二阶段(1-4月)C.第三阶段(4-6月)D.第四阶段(6-12月)

2、参考答案:B5.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A.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B.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C.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D.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参考答案:ABCD6. 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指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婴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婴幼儿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 精制策略指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策略。(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 物体或气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跟动作。属于( )。A、吮吸反射B、眨眼反射C、怀抱反射D、抓握反射参考答案

3、:B9. 小明一向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可是刚上初一时,一次因为迟到挨了班主任的批评,第二天表现出对学校的恐惧,赖在家里不肯上学你认为小明的问题属于( )。A.暂时的心理状态B.青春期心理特点C.个人的人格特质D.社会适应不良参考答案:A10. 非言语技术有( )A.目光注视B.形体动作C.声音特征D.距离和角度E.沉默参考答案:ABCDE11. 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是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也就是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是一种外部动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2. 分离焦虑在婴儿6-7个月时产生,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而同时发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 下列属于影响

4、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的是:( )A.性别B.年龄C.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D.民族参考答案:C14. 行为主义的理论来源有( )A.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B.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C.斯金纳的社会学习理论D.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参考答案:ABD15.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6. 儿童之间良好的交往关系,能和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样,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7.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

5、状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8. 学习心理辅导的内容有( )、( )、( )。A.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B.培养学生学会学习C.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D.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参考答案:ABC19. 在儿童真正掌据语言之前,有一个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或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生后前两年都是前言语阶段。(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0. ( )通过采用心理量表,通过干预前测和后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作出评估A.调查法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法参考答案:C21. 一位4岁幼儿绘画时,无意画了个圆圈,一看很像面包,于是,便高兴地说:“啊呀,我画了个大面包,真香真

6、好吃!”这说明幼儿( )。A、想象无预定目的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参考答案:A22. 学习心理学主要探讨( )、( )、( )等问题,从而为有效教学提供依据。A、学习的规律B、学习发生的条件C、学习的结果D、影响学习的因素参考答案:ABD23. 小学生的概括能力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从对事物外部特征的概括过渡到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4. ( )也叫儿童自闭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发育障碍,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儿童精神疾病,这种病涉及感知、语言、情感、智能等多种功能。A.儿童孤独症B.儿童多动症C.儿童厌食症D.儿童遗

7、尿症参考答案:A25. 在咨询中,咨询者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理解和同情当事人的心情,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振,这称为( )。A.理解B.尊重C.共情D.真诚参考答案:C26. 根据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咨询者通常采用哪两种技术进行具体的咨询与治疗操作( )。A.质问B.教导C.驳斥D.释疑参考答案:BC27. 根据想像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像可以划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象。(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8. 消极词汇是指( )。A、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C、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D、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参考答案:C29. 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A.掌

8、握了代名词“我”B.儿童行为出现了明显的个别差异C.出现了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D.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的计算参考答案:C30. 联结说的主要观点是,试误的实质结果是刺激反应建立联结。(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1.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 )。A、以思维的成熟为标志B、以心理成熟为标志C、以年龄为标志D、以言语的出现为标志参考答案:C32. 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 )。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B、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条件是受控制的C、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条件中观察其行为D、根据一定的实验项目和量表,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别参考答案:B33. 幼儿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9、。参考答案:(1)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给埋在土里的小鸡浇水的行动。幼儿会拒绝“假设情景”下的推理。(2)拟人性。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作人。他们把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维感情加到小动物或小玩具身上,和它们交谈。幼儿常常问“冬天来了,春天去哪里了?”“月亮飞的高,还是星星飞的高?”也正是为此,幼儿特别喜欢童话故事。(3)表面性。幼儿思维只是根据接触到的表面现象进行。因此,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根据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比如,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子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吗?”。还有幼儿难以理解“反话”。(4)片面性

10、。由于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幼儿的思维常常是片面的。他们不善于全面地看问题。幼儿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思维的片面性在守恒实验中表现尤为明显。(5)固定性。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缺乏灵活性。幼儿比较难掌握相对性概念,比如幼儿很难回答“小华比小贝高,小东比小贝矮,谁最高?谁最矮?”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认死理”,比如两个小朋友在抢一个玩具,成人拿出一个同样的玩具,让他们各玩一个,幼儿往往一时转不过来,谁都要原来那一个。(6)近视性。思维的具体性还表现在幼儿只能考虑到事物眼前的关系,而不会更好地思考事物的后果,例如:孩子看见妈妈刚买的护肤品就好奇的拿到厕所里倒了,玩的特别的开心,

11、并没有考虑到妈妈看到这件事之后是不是会很生气。34. 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看,两者存在着诸多共同的因素,所以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互相取代。(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5. ( )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瓶颈”。A.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B.校内各部门的紧密配合C.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D.理论研究滞后参考答案:C36. 人的心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某个人某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判断其心理是否健康。(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7. 弗洛伊德认为:一旦“本我”形成以后,“自我”就要同时协调和满足“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

12、要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8. 距离知觉是深度知觉的一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9. 认知重建法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0.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容易出现( )。A.对父母的依恋情绪B.对父母的反抗行为C.对自己身体的探索行为D.对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感参考答案:B41. 香水洒多了,闻不到香味,这是( )。A、对比现象B、嗅觉适应C、味觉适应D、肤觉适应参考答案:B42. 传统的健康观经历了( )阶段。A.神赋说B.失衡说C.生物观D.心理观参考答案:ABC43. ( )是指通过强化每一个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的方法。A、练习

13、律B、反应律C、塑造D、同化律参考答案:C44. 体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有机体机能的状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5. 人本主义学习观的总的原则: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 )A.以学生为中心B.相信学习者能自我教育,发展潜能C.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中D.从做中学参考答案:B46.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A.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次级目标”或称为“副目标”、“辅目标”B.符合学科及其教材的内在规定性C.目标设定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客观针对性D.目标设定应尽量避免过于“线性化”参考答案:ABCD47. 学业不良生与学业成就中等生的研究内容有( )、( )、( )、( )。A.学业不良生的界定与成因B.学业不良的心理特征C.学业不良的诊断与辅导D.学业成就中等生的辅导参考答案:ABCD48. 3-6个月婴儿选择性注意越来越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9. 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其心理与行为一致,而且其心理发展水平与行为特征与同年龄多数人心理发展水平与行为特征相符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