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围堰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76417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围堰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程围堰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程围堰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程围堰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程围堰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围堰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围堰专项施工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仪镇灵宣路景观工程围堰专项施工方案编 制: 吴 明 华 监理单位: 韩 在 彬 编制单位: 青山花木有限公司 年 月 日工程围堰专项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大仪镇灵宣路景观2011年春季绿化工程2、工程地点:大仪镇灵宣路3、工程范围主要包括:1、土方围堰近水分项工程需先进行围堰施工,然后才能进行各分项工程施工.在工程范围需要进行围堰施工的区域为休闲广场和小岛典型驳岸、木平台5处、直立驳岸节点3处.二、围堰施工的一般规定1、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2、围堰外形直接影响堰体的受力情况,必须考虑堰体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围堰外形还应考虑水域的

2、水深. 3、堰内平面尺寸应满足基础施工的需要。4、围堰要求防水严密,减少渗漏。三、围堰实施方案(一)休闲广场和小岛围堰休闲广场和小岛位于东北角河岸边,需围堰部位河塘水位约在1.5米左右(绝对标高),水的深度一般,但是河塘为灵宣路周围田地供水点和地面雨水泄洪点,水位受天气变化较大,故围堰的完成面标高定为2.5米(绝对标高),围堰的上口宽度不小于2米.设计驳岸位置局部距原状地貌边界线有一定距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此部分围堰拟采取现场原状土开挖保留围堰和淤泥围堰相结合的办法.1、 现场原状土开挖保留围堰根据图纸定位施放典型驳岸的开挖边界线,然后根据开挖外边界线测量开挖外边界线与原状地形边沿的距离和标

3、高,宽度不足2米的位置自卸车运淤泥用挖机回填补足,标高低于2.5米处(绝对标高) 自卸车运淤泥用挖机回填补足.采用河道中流动性小的淤泥,挖机回填淤泥时,宽度不够的部位,从外侧加宽,加宽部位水下部分的宽度要加大,保证一定的放坡系数,并用挖机排实,确保淤泥在水中不能出现滑坡等情况.2、黄泥土挖机打围堰根据图纸定位施放典型驳岸的开挖边界线后,驳岸在水中的部分,采取淤泥挖机打围堰的方法.根据放线情况确定围堰的位置,然后采用自卸车运淤泥回填,挖机于岸边回填,并采取挖机下铺设钢板的方法不断向水库内推进.回填区域为典型驳岸区域直至围堰外边线在挖机作业半径内,回填标高为高出水面1米或至挖机下铺垫钢板后可以作业

4、的高度,此区域回填好后,挖机铺垫钢板驶入回填好的淤泥上,将自卸车运来的淤泥回填至围堰的位置,当宽度较大自卸车卸泥区域在挖机作业半径以外时,采取两台挖机配合的办法施工.回填淤泥时,由于水库的深度较深,回填部位水下部分的宽度按一定的放坡系数加宽,并用挖机拍实,确保淤泥在水中不能出现滑坡情况,并保证围堰的上口宽度为2米,标高为2.5米.围堰施工完成后,将回填在驳岸区域的淤泥挖出外运至甲方指定弃土场.由于围堰易透水,围堰施工完成后在围堰内侧周圈挖设宽度为400mm,深度为400mm的集水沟,每隔50米设1000mm*1000*600mm的集水坑,每个集水坑内设水泵1台,进行不间断排水,以保证典型驳岸的

5、正常施工.2.5m围堰横断面图如下: 现场原状土开挖保留围堰和淤泥围堰的具体位置见附图.1、 黄泥土围堰挖掘机停放于岸边在挖掘机作业半径范围内的围堰采取黄土围堰,首先采用自卸车倒运淤泥挖机根据定位放线确定的围堰位置在作业半径内进行围堰施工, 根据河道的深度回填部位水下部分的宽度适当加大,保证一定的放坡系数,并用挖机拍实,确保淤泥在水中不能出现滑坡等情况,并保证围堰的上口宽度为2米,高度为高出水面0.5-0.7米. 采用流动性小的河道原状淤泥.四、围堰拆除各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西北角围堰采用加长臂挖机将围堰挖出,装车运至甲方指定地点.其他围堰采用普通挖机配合人工将围堰拆除,装车后运至甲方指定地点.清理干净,我方自检,再请甲方和队长检查!附: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使用计划表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使用计划表(按需增减)序号机械配备名称型号/产地数量备注1挖掘机EX300/日本3台2四不像卸土车大仪5台3潜水泵DN150,2000W5台仪征市青山花木有限公司项目部2011年3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