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配筋符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75958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配筋符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钢筋配筋符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钢筋配筋符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钢筋配筋符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钢筋配筋符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配筋符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配筋符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看配筋图214,2 14 8100/200(2) LL 250*400 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LL250*400 是表示连续梁250宽 400 高,( 2)是表示梁式两跨的。上下各两根直径14 螺纹钢:箍筋圆 8 加密区间距10公分,非加密区间距20 公分(两肢箍) LL250 剩 400 这标注是指连系梁的横切面积宽200 高 400。L:梁KL:框架梁LL :连梁WKL:屋面框架梁DL :基础地梁DQL : 基础地圈梁QL:主体圈梁L:主体梁、连梁KZL :主体框架梁WQL :主体屋圈梁一、箍筋表示方法: 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 10 ,加密区间距 100 ,非加密区间距

2、 200 ,全为双肢箍。 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 10 ,加密区间距 100 ,非加密区间距 200 ,全为四肢箍。 8200(2):表示箍筋为 8,间距为 200 ,双肢箍。 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 8,加密区间距 100 ,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 150 ,双肢箍。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3 22,3 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 22,下部钢筋为 3 20。二、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220:表示两根 20 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222+( 412):表示 222 为通长, 4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625 4/2

3、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 425,下排为 225。 222+ 2 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三、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G2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 12。 G4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 14。 N2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 22。 N4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 18。构造钢筋: 当梁较高(腹板高度 hw450mm )时,为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 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 200mm 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 10mm 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 6 或 8 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

4、一般为箍筋的 2 倍。也称为腰筋。腰筋又分为抗扭筋 N 和构造筋 G。四、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4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6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25,下排筋 425。 625 (-2 ) /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 25,全部伸入支座。 225 + 3 22( -3)/ 5 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 5 根。 225 伸入支座, 3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25,通长布置。五、 标注示例:KL7 (3)300700 Y500 250 10100/200(2) 2 25N4 18(-0.100

5、 )4 256 25 4/26 25 4/26 25 4/24 254 252 254 25300700N4 10KL7(3) 300 700 :表示框架梁 7,有三跨,断面宽300 ,高 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 ,高 250 。N4 18: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10100/200(2) 2 25:表示箍筋和架立筋。-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梁下加腋就是在梁与柱的连接处 (腋部)加三角撑一类的处理, 以提高梁两端的抗剪承载力,特别是在上部有冲击荷载或震动荷载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 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

6、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 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为了保护钢筋、 防腐蚀、防火以及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在构件中的钢筋外面要留有保护层(图)。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梁、柱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 25mm ,板和墙的保护层厚度为 1015mm 。正筋:就是正弯矩筋 ,简单的说 ,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 ,如梁板等 ,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 ,对于连续梁板 ,一般就在跨中 , 同理 ,负筋一般在支座处 (上部受拉 ) 通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 直径可以不相同, 可

7、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 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支座有负筋 ,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 ,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 ,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至于端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就是两端的和中间的。盖筋又名盖铁、扣筋,

8、通常设置在板的支座(端支座,中间支座),位置在板的上皮, 其作用是抵抗板的负弯矩,也可以叫板负筋。 现在板中差不多都有两层,下层筋都是通长的,应该叫主筋,而板负筋是架起来的,板负筋根据设计的不同也不一样, 有板上全放的, 也有不全放的, 不全放的设计一般是长度有梁短跨的 1/4 。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 ,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主要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可能会使梁上引起斜裂缝,特别是力作用在受拉区内, 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 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 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

9、, 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就必须配吊筋了,还要加配附加箍筋。“腹筋 ”作用:梁的抗扭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计计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家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查得此数据。当梁高大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要求规范查得。1、 什么是负弯矩:在弯矩图上(如果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向上弯起的弯矩是正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比方,你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明白了正负弯的区别,你就可以往下看了;2、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

10、常常简称为“负筋 ”,一般来说,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 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 也就是楼板 “生根 ”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 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1 米左右;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 因为梁支端两端受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负筋2、 依据 GB50010-2002, 在温度 ,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 ,钢筋间距宜取为 150200MM, 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 ,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 ,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

11、周边构件中锚固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中钢筋的标注: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1。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3 203:表示钢筋的根数: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 :表示钢筋直径2。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 8 200: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相等中心距符号200 :相邻钢筋的中心距( 200mm)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1 梁箍筋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 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 /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 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 则将肢数注写一次; 箍筋肢数应写

12、在括号内。例: A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级钢筋,直径 10,加密区间距为 100 ,非加密区间距为 200 ,均为四肢箍。A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级钢筋,直径 8,加密区间距为 100 ,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 150 ,两肢箍。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 /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例: 13A10-150/200(4) ,表示箍筋为级钢筋,直径 10;

13、梁的两端各有 13 个四肢箍,间距为 150 ;梁跨中部分,间距为 200 ,四肢箍。18A12-120(4)/200(2) ,表示箍筋为级钢筋,直径 12;梁的两端各有 18 个四肢箍,间距为 120 ;梁跨中部分,间距为 200 ,两肢箍。2 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例: 2B22 用于双肢箍; 2B22+(4A12) 用于六肢箍,其中 2B22 为贯通筋, 4A12 为架立筋。当梁的上部和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 且各跨配筋相同时, 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 ;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例:3B22;3B20 表示梁的上部配置 3B22 的贯通筋,梁的下部配置 3B20 的贯通筋。3 梁支座上部纵筋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 6B25 4/2 ,表示上一排纵筋为 4B25 ,下一排纵筋为 2B25 。注意:上述表示中 25 与4/2 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 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 2B25 放在角部, 2B22 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