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歌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75251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诗歌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宋代诗歌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宋代诗歌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宋代诗歌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宋代诗歌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代诗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诗歌(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 代 诗 歌一、 宋诗的分期及特点 按照清人全祖望宋诗纪事序里的分法,宋诗大体可分五个阶段:西昆体(北宋前期)欧苏(北宋中期)江西诗派(北宋后期)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遗民诗。这种分法虽有不够完备处,但基本按宋诗发展的不同时期和成就划分出大概轮廓,今文学史亦多从此分法。宋代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后代产生显著影响。从数量上说,宋代诗人及作品的数量超过唐代,据清厉鹗宋诗纪事记,宋代诗人约有三千八百一十二人,作品数量未统计,但从宋几大家存诗亦能说明宋诗人创作之巨,如梅尧臣存诗二千八百多首,苏轼存诗四千二百多首,杨万里存诗四千多首,陆游存诗九千三百多首。尽管自南宋始

2、,历金、元、明清以至近代有许多人对宋诗那种“以用世为博”,以才学为诗,长于议论说理的倾向加以指责、垢病,但宋诗的成就是不容否定的。就题材而言,宋诗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现实,时代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壮丽的祖国山河、秀美的田园风光,复杂多样的个性情怀都得到形象地反映。艺术上,宋诗在结构的安排、意境的创造、句法的变化、典故的运用、词藻的提炼及声律的协调等方面都有创新,独树一帜。在风格上,许多优秀的诗人都能以其创作个性在诗坛上占一席之地。如梅尧臣的平淡朴实、苏舜欣的刚建豪迈,欧阳修的明朗通达、苏轼的洒脱清峻,王安石的奇崛峭拔,陆游爱国诗的豪迈沉激愤,范成天田园诗的质朴清新,杨万里

3、诚斋体的新奇活泼,文天祥遗民待的沉郁悲壮等等,都能“各领风骚数百年”。北宋前期的西昆派沿袭晚唐的浮艳文风,追求形式,内容空洞,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面对宋初浮靡的诗风,王禹偁第一个反对这种浮华的诗风,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体现了干预现实和拯时济物的精神。其后有欧阳修,梅尧臣、苏舜欣、王安石等人以其主张和实践清除了西昆派的影响,使诗歌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至北宋中期,苏轼进一步发展了宋初诗歌的创作成果,以其深厚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创作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从主体上说,宋前期和中期诗人主要学白、韩,后期诗人主要学杜,南宋后期诗人主要学贾岛、姚合,也有学苏轼、黄庭坚的。这种倾向导致了宋诗有两点为

4、后人所鄙夷的毛病。一是由于宋诗人片面发展了杜甫、白居易和韩愈诗歌创作中议论言理的方面,导致了许多宋诗长于议论言理,流于说教。二是片面发展了杜诗中用典入诗的方面,刻意追求古奥晦涩的风格,形成“以用世为博”“以才学为诗”的习气,这点以江西诗派为典型,欧、王、苏等几大家诗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二、历代对宋诗的评论自南宋始,历金、元、明、清,皆有对宋诗褒贬之论。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评曰:“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南宋刘克庄后村诗话中视宋诗为“有韵散文”。明代“前七子”和“后七子”宣称“秦汉以后无文,盛唐以后无诗”,不

5、把宋诗放眼里,因此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在选从商周至明代的诗歌编总集时,宋诗一首不选。清代叶燮原诗中谓在清代诗坛中,“苟称其人之诗为宋诗,无异于唾骂”。这些评论失之偏激,多以贬斥为主。与此相反,也有对宋诗持公论者。如明代“公安派”为反对前后七子那种“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倾向,充分肯定了宋诗的成就。袁宏道说:“有宋欧苏辈出,大变晚习,于物无所不收,于法无所不有,于情无所不畅,于境无所不叙,滔滔莽莽,有若江河。”清吴之振宋诗钞序评曰:“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肯定宋诗的独创性。应如何正确评价宋诗呢?我们认为,贬斥宋诗者虽指出宋诗的毛病所在,但未能全面公正地作评价

6、。宋代诗人面对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很高成就的唐诗,对他们的创作是一大幸,但又是一大不幸,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宋代诗人提出了挑战,宋诗人不得不考虑诗歌的发展新道路。因此他们发展唐代诗人已开拓的,但尚未能充分发挥的天地,在杜诗、白居易和韩愈诗中说理议论的方面挖掘,以理趣胜而不在言情写境上与唐人争雄,这是宋诗人创造性的一面。同时宋诗作家众多、名家辈出、作品丰富,在题材、思想内容和创作风格上都能独树一帜,别开生面,故应给予充分肯定。三、北宋初中期的诗歌创作1、宋初西昆派西昆派的由来 由杨亿、钱惟演、刘筠等宫廷文人以相互唱和写成的诗歌编成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本指古帝王藏书之所。宋真宗景德二年,宋真宗

7、命参知政事王钦若、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杨亿等编一部大型类书,始名为历代君臣事迹,(后定名为册府元龟)书历九年编成。在九年的编书过程中,杨、钱、刘等与同僚相互唱和,借编书之便,以古籍中的典故,史料作为创作素材,写了许多诗作,后杨亿将这些作品编成西昆酬唱集。其创作素材均从书本古籍中来,与现实人生脱离,没有诗人的真情实感,流于形式,内容枯淡贫弱。创作特点及影响 西昆酬唱集共收十七位作家的二百五十首诗作,其中除四首是绝句外,其余均为五、七言律诗。由于西昆派诗人都是深居高阁,生活优裕,缺少对现实生活人生体验,故其内容主要有吟咏历代帝王和宫廷事迹,历代爱情故事和即兴咏物之作。创作手法上尽摹拟之能事,堆砌典故

8、,注重语言、形式的外在美,内容空洞无物。究其成因,一为西产生于北宋王朝建国五十年后,社会稳定和相对发展助长了文人歌功颂德,歌咏太平的气习;二是这些作者们身份地位决定他们不能接触更广阔的社会内容,故唯有以才学为诗,无病呻吟;三是从文学史的发展来看,西昆派所承袭的是晚唐五代以来颓靡之风。影响:欧阳修六一诗话:“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杨、刘风采,耸动天下”。宋初的文风,尤其是诗歌方面深受影响,争相摹写,诗风颓靡。为此也引起时人的不满。北宋刘邠中山诗话记,“祥符,天禧(真宗年号)中,杨大年(亿),刘文僖、晏元献(殊)、刘子仪(筠)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尚李义山,号西昆体

9、,后进多窃义山语句。赐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败敝,告人曰:我为诸馆职(统称史馆,昭文馆、集贤院)挦xian扯至此。闻者欢笑。”2、宋初倡导诗歌革新的诗人及其创作面对北宋初期西昆体独霸诗坛的局面,一些具有创新进步思想的诗人正面主张创作继承优秀传统,以健康内容的诗作反对西昆派文风,逐渐消除其影响,端正宋诗的发展方向。这些诗人有王禹偁、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等。(1)王禹偁(954-1001) 字元之,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官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有小畜集、小畜外集。为人忠直敢言,仕途不达。为谏官时“八年三黜”,颇有怜悯民生之情怀。在诗歌创作上鲜明反对西昆诗风,

10、认为“文自咸通”(唐懿宗年号)后,流散不复雅。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五哀诗),更感叹当世诗坛之弊:“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他提出的正面主张是继承杜甫、白居易“即事名篇”的现实主义创作的手法,以反映国家社稷纲常伦理,政教风化的“载道文化”为创作归旨,他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以学杜白自居。在创作概上,其诗歌的内容广泛,多有以反映民生、时弊为题材作品。如畲田词五首写农家之苦;感流亡、对雪等写北方流离边民之苦及深受征徭之痛的;有抒写个人遭贬之愤及即兴写景之作的,如村行、寒食、春居杂兴等。王禹偁诗风古朴淡雅、清新自然、感情真挚。其长篇古体已表现出议论化的倾向。(村行分析(

11、P130)(2)、梅尧臣(1002-1060) 生平及诗歌创作主张 字圣俞,宣城(安徽)人,年轻时科场不顺,中年召试赐进士出身。刘克庄后村诗话称梅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仕途不顺对其诗歌创作是一种源泉,正如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说“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梅与苏舜钦,并称“苏梅”。清人叶燮原诗称“苏舜钦、梅尧臣出,如一大变。”其诗歌主张体现在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中,有几个要点:一是鲜明反对西昆浮靡诗风和为文造情的局面:“迩来道颇丧,有作皆言空”。二是强调继承诗骚、汉乐府的优良创作传统,突出诗歌的社会功能和缘情言志的作用,如“圣人于诗言,曾不专其中。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三是强

12、调创作上采用比兴手法,“屈原作离骚,自哀其志穷。愤世嫉邪志,寄在草木虫。”其结论较之前人系统深入。在诗歌风格上,力倡平淡、形象含蓄诗风,“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六一诗话引其话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其诗以构思缜密,意境深远闲谈,含蓄委婉见长。梅今存二千八百多首诗,内容有几大类:一是表现北宋社会尖锐的矛盾和对立,同情民生的诗作,如田家语、汝愤贫女、田家等,这类诗集中表现在徭役赋税和天灾情况下民生苦难情形。二是指责朝廷御边无力,边地常遭侵扰的现实。如故原战、董著作尝为参谋归话西事等,三是表现诗人宽仁为政的思想,如送王介甫知毗陵等,四是赠答、怀乡怀亲、

13、羁旅及写景即兴之作。这类诗都能抒真情、写实感,格调清新含蓄,清丽奇妙。如鲁山山行、东溪等。(3)、苏舜钦(1008-1048) 字子美,为人耿直,以议论时事而得罪权贵,被弹劾免官居苏州,后卒于湖州长史任上。其在宋初诗坛的影响较大,被认为是“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刘克庄后村诗话)。从总体上说,其诗以粗旷雄放见长。其诗歌内容分几类:一是反映北宋军队腐败的状况和诗人的忧患之情,上继唐诗人高适的议军主题。如庆州败、吾闻有感等,此类直陈时事。二是表现诗人因直言指陈时政而遭权贵忌恨弹劾免官的愤懑之情。如城南感怀呈永叔、已卯冬大雪有感等。此类诗有感而发,言辞愤激,表现诗人正直敢言,不畏权贵的可贵品格。三是写

14、景诗,如淮中晚泊犊头、初晴游沧浪亭、夏意等,这些诗清新畅达,在写景状物中时常寓愤世嫉俗之情。刘克庄后村诗话称:“苏子美歌行,雄放于圣俞,轩昂不羁,如其为人”。苏梅诗风的差异欧阳修六一诗话评苏梅二人诗曰:“圣俞、子美齐名于一时,而二家诗体特异。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密,以深远闲谈为意,多极所长,虽善论者不能优劣也。”具体说,二人风格的差异有如下几方面:其一,在内容上,梅诗多揭露社会矛盾,同情民生疾苦;苏诗多反映民族矛盾,表现杀敌报国的壮志。其二,在反映情感基调上,梅诗对当时社会矛盾和统治阶级的揭露较平和、含蓄;苏诗则较直露、略无隐讳。其三,在艺术风格上,梅诗较深沉含蓄,工致精微

15、;苏诗则奔放雄奇,粗旷激昂,但有些诗流于粗率。(作品分析P140)(4)、欧阳修(1007-1072) A、生平及诗歌创作主张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其六一居士传:“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壹,以吾一翁,老于此吾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吉州永丰(江西省永丰县)人,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初为谏官,正直敢言,有革除弊政的主张,曾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屡遭贬谪。后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忠。在诗歌创作上,欧以平易疏朗的诗风一洗西昆体绮靡晦涩之风,对诗歌革新作出重要贡献。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文批评专著,它

16、的出现标志诗话的正式产生。这部诗话共一卷,二十八则,反映了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观点和创作主张,在六一诗话中,欧阳修一方面指出北宋诗人学西昆体文风以致“语僻难晓,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之弊,另一方面强调诗人自身的生活经验,主张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作家独特的感受,在艺术上力求达到“意新语工”,在诗话中引述了梅尧臣的一段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欧阳修的这种的诗歌艺术要求是和梅尧臣一致的。在创作实践上,欧阳修诗力求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清淡平易的诗风见长。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评之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