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75227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突兀(w) 嘉肴(yu) 兑命(yu) 修睦(m)B尽粟(s) 矜、寡(gun) 鱼(tio) 骈死(bng)C挂罥(jun) 槽枥(co) 两鬓(bn) 北冥(mng)D布衾(qng) 叱牛(ch) 迁徙(x) 塘坳(o)【点拨】A项“肴”应读yo;B项“骈”应读pin;D项“衾”应读qn。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2分)A南冥者,天池也B请循其本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D才美不外见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2、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一食或尽粟一石C虽有嘉肴D讲信修睦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2分)A子之不知鱼之乐B故人不独亲其亲C策之不以其道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A不知其几千里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力恶其不出于身也C是鱼之乐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D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6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安求其能千里也选贤与能B不独子其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C故曰:教学相长也幼有所长D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7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8分)(1)鹏

3、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4)卖炭翁中以动作描写揭露唐代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的诗句是: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明幽静的环境使人的心灵愈发纯净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8综合性学习。(6分)班上举行“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写出两个与“以和为贵”相关的成语,并解释。(2分)示例: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政

4、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2)请为这次活动写一幅标语。(2分)示例: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做事以德为重,对人以和为贵。(3)请讲一个“以和为贵”的故事。(2分)示例:唐朝,为了汉族和藏族的和平共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二、阅读理解(44分)(一)(4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

5、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写暴风对茅屋的肆虐。(2分)10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2分)“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民生艰苦)“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忧国忧民(二)(13分)马说韩愈世有伯乐

6、,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马)一同死(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3)策之不以其道(马鞭,这里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4)执策而临之(面对)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

7、策之不以其道去以六月息者也B其真无马邪不知其旨也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择其善者而从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上先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14从文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3分)(1)伯乐不常有;(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其真不知马也。15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16下面

8、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文章第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B第两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点拨】与原文意思不合,应为“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三)(六盘水中考改编)(12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9、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中(zh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輮(ru):同“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暴:同“曝”,晒干。参:同“叁”,多次。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不知其旨也(味美)(2)然后能自强也(勉励)(3)学不可以已(停止)(4)故木受绳则直(所以,因此)18下列句

10、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輮使之然也子之不知鱼之乐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虽有嘉肴虽有槁暴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20【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教学相长(也);【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2分)21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其中一篇短文后的感受。(2分)示例:教和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

11、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有进步,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就会慢慢发现一些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提高,就会弥补以前的不足。(四)(海南中考)(15分)为梦想拼尽全力骊尘从小到大我栽过的第一个跟头应该是中考。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却在最后一门英语考试时忘了带准考证,等我返回住处拿到准考证重新进入考场,时间已经过了20分钟。成绩出来,满分120分的英语我只考了89分。老天跟我开的这个致命玩笑,致使我以一分之差与日思夜想的高中实验班失之交臂。那种感觉就像你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心心念念的城堡,却发现那扇门关上了。那个假期,我把自己关在房里,嘴里没

12、有一句多余的话,脸上没有丝毫笑意,整天都在埋怨: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A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进入高中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不似初中那般神采飞扬,整个人内敛沉默了很多。尖子生们组建的实验班,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进了实验班就是踏进了重点院校的大门。论正常实力,我就应该属于那里,然而因为中考那个意外,我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心底的不甘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每次从实验班门前经过,我都会特意从门口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瞟一眼,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我的好朋友林悦就在实验班。在食堂吃饭遇上时,她会主动跟我说起一些班里

13、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那颗心变得越发躁动不安。“我要冲进实验班”这个念头不时冒出来拉扯着我,曾经的遗憾与不甘,都化作内心的春雨,那里草木葱茏,一片繁盛。高一那段时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去操场跑完两圈到教学楼,我总是最早到的那个人。时间长了,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跟我打招呼:“闺女,今天早上又是第一个,好好加油!”每天清晨,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争分夺秒地大声晨读,一边看天空渐渐亮起来一个学期后,我的势头越来越猛,不仅稳居年级第一,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越来越大。班主任很器重我,好朋友林悦也向我投来了佩服的目光。那几年,我不仅在考试的红榜上始终排名第一,课余

14、时间写的文章也陆续在各杂志发表,拿了好几个作文比赛和学科竞赛的奖项,生活好像将之前亏欠我的一一做了补偿。随着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摆在我的面前,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即便如此,我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坚持与时间赛跑,继续脚踏实地努力。高考那年,我考取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我的英语成绩是142分。手里紧紧攥着成绩单的我,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放眼远望,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周边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中考时那种被命运一拳打倒在地的感觉,经过三年的隐忍与蜕变,终于成为我身后迈过的一道坎儿。现在想起来,甚至会有些感

15、激自己在人生最顺遂的时候跌过一跤。正因为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更加懂得努力的意义。在拼尽全力之前,永远别说自己运气不好。因为,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选自文苑破茧成蝶,有删改)22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分)写中考失利后,“我”没有放弃,继续为梦想拼尽全力,终获成功的故事。(或:写“我”在中考栽过跟头后,重拾信心,继续努力,最终赢得高考的故事。)23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偷偷”是瞒着别人的意思。用神态描写刻画出“我”不能进入实验班的委屈和不甘,同时也写出了“我”对实验班既渴望羡慕又害怕别人知道的复杂心理。(2)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