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742680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20182020年)规划单位:鲤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编制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 福建广电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 福建泰克通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8年8月 目 录 1 前言42 发展基础与现状52.1 鲤城区总体发展基础52.1.1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结构趋于优化52.1.2 创新转型驱动发展,两化融合逐步深入52.1.3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52.1.4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62.2 鲤城区信息化发展现状62.3 总体存在不足73 总体思路73.1 指导思想73.2 基本原则83.3 发展目标93

2、.3.1 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以综合集成为核心的新型智慧鲤城93.3.2 构建特色鲜明的智慧鲤城,形成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城市服务能力103.3.3 建设开放共享的基础设施,为智慧鲤城提供持续稳定运营支撑能力103.3.4 统筹多源时空大数据资源,构建基于协同共享的智慧城市治理体系113.3.5 建设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为智慧鲤城提供综合应用整合协同服务113.3.6 打造高效协同、精准治理的管理服务新模式123.3.7 建立以人为本、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新体系123.3.8 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新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123.3.9 构建安全健全、制度完善的保障措施新机制133.3.10 打造

3、多源融合、共建共享的购买服务新模式134 体系框架134.1 互联模型134.2 总体模型144.3 技术架构155 主要任务165.1 建设新一代数字鲤城信息基础设施165.1.1 数字鲤城通信基础框架建设165.1.2 数字鲤城时空基础框架建设175.1.3 数字城市数据支撑框架185.2 建设数字鲤城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195.3 构建智慧鲤城安全保障机制205.4 建设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体系215.5 建设智慧鲤城建设运营体系225.6 智慧鲤城运行评价体系236 实施步骤236.1 第一阶段(20182019年):梳理现状,整合资源,集约建设236.1.1 建设数字鲤城信息基础设施236

4、.1.2 深入推进数字鲤城智慧应用246.1.3 加快发展鲤城数字经济256.2 第二阶段(2020年):互联互通,融合应用,实现共享277 保障措施277.1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277.2 创新建设运营模式。277.3 加强项目统筹管理。287.4 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288 项目投资规模及建设运营模式288.1 投资匡算288.2 建设运营模式2911 前言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通信基础框架、数据支撑框架及基础地理框架为基础,通过综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以信息高度集成、数据资源共享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能技术、

5、智能产业、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智能生活等为重要内容,致力于解决城市社会的经济、文化、人、政府、移动性、环境等关键问题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改善民生三者的有机统筹建设。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生产、生活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智慧城市当前处于中国面临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五化”交集上,将推动城市化和信息化之间的融合,也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并对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十九大提出要一切以发展为基础,要不断满足人民对健康、环境、安全等物质生活更高层次需求。今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数字中国”和“智

6、慧社会”的提出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新型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智慧社会的发展基础,加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事关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任务和长期工作。本规划对新型智慧鲤城的建设充分借鉴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及教训,构建以“综合集成”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框架,对于科学地认知和更好的解决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中面临和可能发生的全局性、长远性、突发性的重大问题,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按照市委、市政府对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依据国家、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泉州市十三五发展规划、鲤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泉州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等要求,特制定本规

7、划。本规划是鲤城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规划期限为2018至2020年。2 发展基础与现状2.1 鲤城区总体发展基础2.1.1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结构趋于优化鲤城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综合采取多项措施,经济运行呈现筑底回升、稳中向好的态势。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用足政策,及时掌握经济运行情况、研判存在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稳定经济发展。加强招商工作,全力盘活三闲资源。城区、开发区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2017年生产总值实现307.68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实现18.3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600万元,工业增加值实现106.8亿元,第三

8、产业增加值实现180.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6.8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32.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实现4983万美元,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实现5.1亿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11万元。2.1.2 创新转型驱动发展,两化融合逐步深入实施纺织鞋服、机械汽配、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产业、电子商务、文创旅游等6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推动鲤城工业生产优化升级。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全区50%以上企业使用了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积极推动企业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改造。2017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0.9亿元,增长4.8%。“

9、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扎实开展“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27个三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其中建成或部分建成的项目7个。2.1.3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区政府网站集群已初步形成,建立了涵盖城市管理及社会服务领域的业务应用系统60个,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数字鲤城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初具规模,城市规划空间信息覆盖8平方公里;城市管理及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政务信息化管理部门在城市管理、12345便民服务平台、信访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应急管理等各个业务领域已建设,提高了业务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系统涵盖12个子系

10、统,公安部门公共视频监控实现了重点区域的全覆盖。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医院100%建立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信息。城区中心校以上小学及初高中100%实现“校校通”;初步构建了市、区、街道三级网络。现有IDC资源有互联网机房、政务网机房、部门机房、监控机房等,合计面积约170。鲤城政务信息化数据(含纸质方式存在的数据)主要分布在区府办和直属机构(行政服务中心和网管中心)以及区各街道、区档案局、区行政执法局等。2.1.4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持续实施中小学校布局及建设五年规划,“薄改扩容”项目培新、新步、侨星、陶英等4所小学的综合楼竣

11、工投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4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达875万元。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卫监所、疾控中心和江南医院如期进驻并对群众开展全面服务。民生工程持续推进,宜居环境建设深入实施。不断巩固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网建设,道路及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站前大道(鲤城段)片区市政道路工程等10个项目累计投资2.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4.9%。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稳步推进全区就业任务,新增就业人数1.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2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87%以内。2.2 鲤城区信息化发展现状智慧鲤城信息化领导小组经过多年信息化

12、建设,在城市管理、12345便民服务平台、信访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应急管理等各个业务领域已建设并使用应用系统约60个,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业务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现有IDC资源有互联网机房、政务网机房、部门机房、监控机房等,合计面积约170,主要分布于位于庄府巷的鲤城区机关大院和位于打锡街的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鲤城区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一是通信基础设施基本满足需求,但数据基础设施缺乏,二是尚未建设全区统一的共享平台,三是部门应用均存在信息孤岛。限于体制机制的原因,部门间信息共享推进困难,妨碍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政府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3 总体存在不足一是

13、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项指标未完成年度目标。二是产业发展面临困难。金融风险防控影响较大,银行实行贷款总量控制,实体经济仍面临不少困难。工业生产依然不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方面是策划生成产业项目较少,支撑不力,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部分重点项目由于征迁难度大,应对措施不力,进度滞后。开放型经济困难较大。新兴市场下滑明显,外贸回升仍需付出较大努力。三是信息化支撑手段亟待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光纤宽带网络、3G/4G无线网络和Wi-Fi热点等尚未形成无所不在、无缝转换的网络接入;城市

14、感知网络规划、建设、运维缺乏统筹和共享;城市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缺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间需要共享和交换的信息缺乏长效稳定数据通道;数据资源仍较分散,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仍处于起始阶段。城市行业统一的数据中心尚未建成,行业业务数据主要分布在各街道、区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执法局和档案局等下属机构或单位。城市各类信息化、智慧化应用难以满足市民、企业和政府相关的活动和需求。民生保障和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基本公共服务还需进一步提高。3 总体思路3.1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

15、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和福建省2018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要求,抓住两化深度融合战略、海丝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福建泰克通信有限公司联合泉州移动公司、广电公司等多家电信运营商、泉州城建集团等城市运营服务商、中科软、大唐电信等多家应用商及国家测科院、安科院、水科院、中科院等多家科研机构,本着共建共享的方式,以“协同、融合、共享、创新、便民、安全”为主导,以“优政、强企、惠民、特色”为核心,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推动鲤城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继续位居全省前列,积极打造数字福建样板区和示范区,为全力打造“都市产业高地、生态宜居高地、文化旅游高地、幸福民生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依托“方舟云”智慧城市时空云数据服务平台,实现向智慧城市时空基准、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提升。建设城市时空基础设施及核心支撑平台,开发智慧专题应用系统,以基础设施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