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735156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二)能力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1诵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

2、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以寓言愚公移山导入。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多媒体展示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3、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方七百里方其远出海门年且九十 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 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其:其如土石何 惧其不已也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焉:且焉置土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之: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渚渤海之尾。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提问:这是一篇

4、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有人认为本文以神话结尾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有人认为它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你是如何理解本文的神话结尾的呢?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教师总结: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