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725399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上传: 陈小娟 更新时间:2014-12-31 12:50:10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审视当前的词语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词语教学,是许多老师在课堂尽力回避或“滑”过的一个环节。常见的词语教学模式是,老师带领学生认读之后,让他们谈对词语的初步理解,然后就进入课文内容的分析。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这样的词语教学,呆滞而缺乏生命活力。为此,新课标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的要求。许多专家也呼吁:在实际情景中理解词义,淡化脱离语言环境的解释词义。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融句段、字音、体验、情景、课文内容于一体,让词语理解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

2、元素,让词语教学涌动智慧和灵性。那么,如何让词语教学变得生动而高效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因词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悟,可让词语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得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后,遇到词语理解就能很好地结合多种方法,再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理解方法去体会和感悟了。我们研究的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在这里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是我参与课题实验以来对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教学这一块的实践和研究。一、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1、看图理解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离他们生活经验较远的词语,一般可借助画图来理解。如,坐井观天中的“井沿”

3、,葡萄沟中的“梯田”等,均可在教学时几笔勾勒出具体的形象帮助理解。2、比较辨析理解法:教学中常常遇到字形、词义较为接近的词语,一般可借助字形辨析来理解词语。如,纸船和风筝一文中,在第七自然段先后出现了“漂流”“飘荡”两个词语,教师可手拿两张词卡,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两个“pio”字的字形,想一想哪张词卡应该贴在空中的风筝旁,哪一张又该贴在水中的纸船旁?借助部首比较,可轻松地突破难点。3、生活体验法:整理为word格式所谓生活体验法,是指字词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接通,让学生在联想中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记忆,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一些字词打上学生各自鲜明的个性烙印。这是理解词语最

4、常用的方法。如,蓝树叶一文中“吞吞吐吐”的理解,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否有过这样说话的经历。学生提到自己做了错事时,面对老师的追问会吞吞吐吐;还提到在不情愿做什么事时,也会这样说。最终明白,林园园这样说话是因为她不愿意把绿铅笔借给李丽。4、分解字义理解法:有些词语的意思就是单字字意的组合,可采用分解字义的办法来理解。如“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勤俭”就是勤劳节俭,“疲劳”就是疲乏劳累“,川流不息”就是河水流动不停等。5、联系上下文理解法:这是我们常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对词语的理解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在课文中的具体语境中去揣摩,这样的词语教学是一种感性的体会,胜于字词典中理性的解释

5、。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这种方法是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如,爱迪生救妈妈文中“恍然大悟”一词,就需要联系前文领悟:爸爸是看到爱迪生和小伙伴用镜子聚光,才一下子明白过来;还需要联系课文结尾,感悟爱迪生救妈妈的智慧。6、结合做动作理解法: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一遍,可以加深对重点词句的准确把握。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表达各种动物尾巴活动的动作:摇、甩、摆,可以让学生用身体语言活灵活现地表演。再如,我不是最弱小的文中“簇拥”的理解,可请几个孩子上台紧紧地围着老师,来感受文中铃兰花簇拥野蔷薇的画面。

6、7、朗读理解法: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以读为本,只有多读,学生才能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个性化的体验。读,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个道理。在词语教学中,灵活、巧妙地运用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朗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词语意思及词语中蕴含的丰厚的人文内涵。如:教学兰兰过桥一文中的“惊奇”一词,我在引导学生通过换词理解词义后,进行点拨:“惊奇这个词的程度可远远比吃惊深,所以我会这么读这个词语。”随即范读这个词语(范读时语气稍夸张,带有面部表情),学生试读。在这样反复地朗读中,学生对“惊奇”

7、这个词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整理为word格式8、换词法:汉语的词汇极为丰富,几乎每个词语都会有一个或几个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根据这一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时(特别是低年级的词语教学),我们可以灵活地采用“换词法”来理解文中出现的新词,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词汇来替换与之意思相近的新词,以联系旧的知识来启迪新的知识。这样,既能深刻地理解词意,又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有些词通过找意义相近的词语很容易理解。如:教学王二小一文中“常常”一词,我在学生通过观看课件直观感受当时的情景后。”“常常还可以怎么说?”学生很容易地说出“经常”、“每天”、“天天”等一系列近义词。在此基础上,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说得

8、真好,可是老师还是要告诉你们常常这个词所表达的常的程度远远要比你们所说的词语深得多”。这样,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不仅理解了“常常”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还明白了词语间的细微区别。9、创设情境体验理解法:有些词语在随文学习的过程中,可创设情境,在体验中具体化词语。如,从现在开始中的“议论纷纷”,就可创设体验情境:小动物们,猫头鹰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白天休息,晚上做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快互相说出来吧!(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及时点拨:小动物们,你们刚才就是在“议论纷纷”。10、借助经验理解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些词语很难说出它的意思,却可以找到与它相匹配的事物。如,“鲜艳”一词

9、,很难用“明亮而艳丽”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但却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他的生活经验: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鲜艳的事物?可能是盛开的鲜花,可能是颜色艳丽的衣服,可能是迎风的彩旗等等。当抽象的词语与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时,它就变得形象、生动、可感了。当然,要准确而快速地理解词语,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我们平时多阅读,多思考,多在语言实践中进行训练,以此来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因为凭语感解释词语,那才是最有效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二、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体现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师教会了学生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之后,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理解词语,如何使学生在掌握了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之后,他们能自主地

10、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理解。这也是需要一个理解、实践、感悟的过程。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实践案例。整理为word格式案例一:如我在上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时,在理解词语“五彩缤纷”时,学生的方法就很多,如同义换词法,学生找了很多“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等;有的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理解:“就是在课文中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等等很多种颜色”;有的用看图法来理解:“看课文中的插图和多媒体课件显示的就是很多颜色,十分美丽”;有的学生用感情朗读来理解。案例二:如我在上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课时,在理解小熊“乐坏了”一词时,我就启发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11、孩子们的方法令我大吃一惊。有孩子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用做动作来理解。我把小熊高兴的劲表演出来。”于是他就高兴得跳起来,而且手舞足蹈。没等这个孩子表演完,另一个孩子接着说:“我从他的动作表演中,我知道了小熊特别高兴,而且从课文的插图中也看出小熊脸上乐开了花,就叫做“乐坏了”。我用看图法来理解的。”这时,又一个孩子连忙说:“我知道了,“乐坏了”就是“高兴极了!开心极了!”我用换词法来理解。”此时,我看孩子们的思维已经打开,而且很活跃,我就顺势利导,“那除了换成“极了”,你还可以用“很-”“太”“-不得了”来换吗?接着,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争先恐后地说:“我来换,我来。”最后,我班的小小朗诵家

12、站起来说:“伙伴们,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了这个词,我也要用我的拿手本领为大家展示一下了,我就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这个词语吧!”这时,我接着她的话说:“那你觉得应该怎么样读才能表现出小熊的“乐坏了”了呢?”她自豪地说:“我觉得应该带着高兴地语气去读,而且带要带着快乐的表情去读,才能表现出它的“乐坏了”。“那好,你就给大家示范一下吧!”于是,这个孩子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有表情地做动作,读后,大家都为她的表演读鼓掌。最后,全班都有感情地表演读出了这一段,使课文教学达到了高潮。案例三:我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脱鞋绾裤”一词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理解“绾”字。生1:我用

13、查工具书来理解。就是“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整理为word格式师:你从字面上理解了!遇到不理解的字查字典,真是好方法!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词吗?生2:我用换词法来理解。就是“卷”的意思。生3:我也用换词法。我换成“挽”。师:你们的方法真不错,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吗?如联系一下你们平时过小河沟时、生4:我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涨水后,我下河沟去捉鱼,就要脱掉鞋子,卷起裤脚才下去。生5:我也用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我们上学要过一条小河沟,如果是涨水后,我就要把鞋子脱掉,把裤脚挽起来了。、这三个案例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词语,而这不仅仅是理解词语了,而是通过理解词语让孩子感悟到了

14、课文的情感,自悟出了怎么感情朗读了。因此,这个环节有效地体现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唤发了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智能,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三、鼓励学生探求更多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当学生的头脑里装满足够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后,遇到词语就能很好地结合多种方法,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理解、感悟词语的意思了。我们的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就充分得到了体现和升华。当然,这样还不够,我还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出更多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自己给这种方法命名。为此,我在课题实验阶段,在班级就搞了一个“群星闪烁我最亮-学习方法星星榜”的活动。如果被其他同学认可,那么你创新的方法就可以

15、上“学习方法星星榜”了。这样,我班的学生积极性很高,敢于创新,在学习中自己创新出很多理解词语的方法,他们自己命名,如什么“就地取材法”、“描绘法”、“拆拼法”、“重新组合法”、“说明解释法”、“比喻法”、“举例法”、“造句法”、现在我班的“学习方法星星榜”上占满了孩子们自己命名的学习方法了。学习方法多样化在这里灵动了。我想,这样一种成就感不仅仅是让大家有了激情去创新,更是在无形中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化为了一种享受快乐创新的过程,更是一种分享成功的幸福。总之,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词语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理解词语是开启课文的金钥匙。因而,词语在发展语言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对于我们正在打语文基础的小学生来说,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然后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灵动地运用并且深化开去,是非常有助于提高我们理解词语的能力和理解课文的能力的。一篇课文中要用到很多方法,就是一个词语在理解时所用方法也是多样的。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特点去精心设计,并灵活运用。“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理解词语及课文,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掌握这些方法并逐步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学习中,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