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路线布置原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715420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交路线布置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公交路线布置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交路线布置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交路线布置原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整word版)公交路线布置原则 公交路线布置原则1. 公交路线的布设,应以城市公交规划为基础,以便更好地适应公交乘客的交通需要。2. 路线分布密度要适当,所有城市干道上均应布置公交路线,另外在支路上还应适当布置一些公交路 线,使公交覆盖面尽可能大一些,以方便居民乘车出行。3. 除远郊路线外,公交各路线应有良好搭接,形成闭合线网,以利乘客换乘。4. 避免在交通条件和道路状况差的街道上布设公交路线,以保证公交车辆的运输效率。5. 公交路线应根据居民出行调查资料,按主要人流方向设置。6. 在高峰时间乘客流量特别大的路段上,除一般公交路线外,宜增设区间运行的公交路线或称公交专 线。公交站点的布置(

2、一)站台的种类与布置公交站点主要分两类:一类称终点站(也称端点站),另一类称中间停靠站。1 .终点站终点站是供车辆始发、折返或暂时停放,同时兼作乘客上下的站点,除环形公交路线外,每条公交路 线都有两个终点站(端点站).终点站在布置时主要应考虑回车(调头)和车辆暂时停放的要求。终点站的布置形式最好是在路边专辟一块场地(如图7-1),这样既利于回车,又便于车辆停放,同时车 辆的运行调度、加水、保养小修等工作也可以开展。有些路线终点站位于市区,单独辟一块专用场地有困难,这时可利用车行道回车,但车行道宽度应在 2030n (铰接汽车)或3040m (无轨电车)。若道路宽度有限,不能直接回车,亦可利用交

3、叉口回车或绕 街坊回车.2.中间停靠站公交运输是一种定时定点的客|无忧考试网I运系统,与出租车不同,特点是有规律、可控制。公交路 线中间停靠站设置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乘客利用公交的方便程度和公交自身的运输效串。中间停靠站的平面布置形式与道路横断面形式相关.通常有以下三种:1)沿人行道布设: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一幅路和两幅路上,多采用这种形式的公交停靠站。为改善乘 客的候车条件,应对站点附近人行道进行适当铺砌,设置安全栅栏和防雨、防晒设施。该种站点布置形式,便于乘客上下,但对非机动车行驶干扰较大同时,由于非机动车需绕行而可能进入 机动车道,常给机动车行驶带来一定干扰。为不过分压缩机动车道,往

4、返站点应错开设置。2)沿机、非分隔带布设:在设站处,将分隔带适当铺砌,并设置栅栏和防雨、防晒设施。这种形式站点对于 车辆来说,停靠方便,无须驶入非机动车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没有相互干扰。但乘客需穿越非机动车道,此 外,公交车辆停靠时占据道路外侧车行道,从而使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为此,便产生下面第三种公交站布设形 式。3)港湾式停靠站:对于三幅路或四幅路断面形式,机、非分隔带在4。0m以上时在公交站点处将分隔带 辟筑成港湾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公交车停靠,又有利于乘客上下车安全,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公交车停靠站形 式。(完整word版)公交路线布置原则港湾式”的做法,亦可用于上述第一、二种停靠站的布置。第一种是压缩人行道;第二种是压缩非 机动车道在站点处将机、非分隔带向非机动车道方向挪移。注意,这种港湾式的做法其前提是人行道足够宽 或非机动车道足够宽,保证在压缩以后彳亍人或非机动车仍能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