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起终课前的涟漪——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713118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荡起终课前的涟漪——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荡起终课前的涟漪——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荡起终课前的涟漪——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荡起终课前的涟漪——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荡起终课前的涟漪——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荡起终课前的涟漪——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荡起终课前的涟漪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 荡起终课前的涟漪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 尹鹰飞清代李渔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若难遽别”,强调编戏、写文章结尾要清亮美约,余音绕梁。其实讲课亦然。结束语作为一堂完整的语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所用时间不多,有时甚至只有几句话,却关系着整堂课的成功和完美与否。结束语设计得精妙能产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课毕思不断、言尽意不完的艺术效果。如果把一节语文课喻为一首乐曲,那么结束语就是曲终时留下的袅袅余音;如果把一堂语文课喻为一台精彩纷呈的晚会,那么结束语就是一出令人拍案称奇的压台戏;如果说好的导语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精彩的结束语也常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应。以下

2、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课堂结束语设计的做法。 一、概括总结,深化主旨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式。一节课或一篇课文教学终了时,教师紧扣学习重点,从结构、语言、选材、立意、表达等不同的角度或层面,运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总结,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给予树一文时,我通过抓关键词语“担心、生气、激动”,引导学生用心品读课文,让学生从金吉娅的实际行动中体会她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尤其是课堂结尾,当我问学生:“如果请你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呢?”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真情树、友谊树、爱心树”于是我顺势总结:“给予就是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份体贴,一种关爱,是冬日里的一

3、缕阳光。给予树是一棵善良之树,仁爱之树,同情之树,体贴之树,它不应该仅仅在援助中心,还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用爱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慈做阳光,精心地栽培给予树,让它在我们的心田里永远垂着绿茵,开着芬芳的花,结着丰硕的果。”这段结束语,充满真情,生动感人,借助对“给予树”形象的丰满,进一步丰富了爱的内涵,给爱赋于了新的生命,使每个学生都明白了给予树本身就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既深化了课文的主旨,培养了学生浓浓的爱心,又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二、创设高潮,涌动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你作为教科学基础知识的老师,不应当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当成为

4、青年思想的主宰者。”作为语文教育者必须既教文,又育人;既是任课教师,又是学生生活的导师和思想品德的引路人。在指导学生阅读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时,应自觉地深入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用以熏陶感染学生,鞭策激励学生。这在教学的结束语环节也时有体现。以下是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难忘的一课:完成了对课文重点的研读后,在悠扬婉转的思乡曲中,师生共同深情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

5、在那头。 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话能足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只有那一句 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 (学生再读) 师:下面,请大家拿起笔,再写一写这句话,并将这句话永远地镌刻在你心灵的深处。(师生共同写话,教师用红笔) 生:(一个个凝神静气地、庄严地、神圣地、含着热泪写这句话) 师:想读就读吧!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语气虽然不同,但感受和认识是一样的深刻! 师:(激情地)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但惟独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

6、母亲、自己的祖国。或许有一天,你身在国外,请你也别忘了今天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们大家再读这句话吧! 生:(铿锵有力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读得太好了!同学们,咱们今天上的不是普通的语文课,而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因此,这也就称得上是 生:难忘的一课!(教师在课题后加上感叹号,在全场掌声结束教学) 课末,教师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加工、提炼,处处充满灵性,处处涌动激情,收到了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并育的效果。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们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后,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使命感会充盈他们的血管和神经,在那颗被点燃、升腾的

7、心灵深处,一定已经烙上了鲜红的“中国印”。 三、延伸话题,引来活水 语文教学,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知识,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因此,教师宜在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时,用简短的话语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这样,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又为学生介绍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联的课外资料,在拓宽知识,扩大视野之余,还为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提供了帮助。 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作者紧紧抓住“发愤”这个中心词,对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伟大的人生壮举进行了细腻感人的描写。课文结尾我向学生呈现了一幅

8、巧妙设计的对联,上联“忍辱负重用生命写成巨著”,下联“百折不挠以血泪铸就史书”,横批“中华伟男儿”,既总结全文,又升华了主题。最后作了如下延伸:“司马迁几乎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这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它不仅是空前的历史巨著,而且也是哲学界的宝贵遗产,更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相信大家读了老师送给你的王立群读史记这本书,一定会对史记有更深入的了解。” 像这样的课堂结束语,与其说是课的结束,倒不如说是课的开始,它能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取未知,通过认识司马迁而产生了解史记的欲望,以此来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逐步培养起课外阅读和钻研的兴趣

9、。 四、读写畅想,内化积淀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认为:“理想的练习设计是:巧于构思,以少胜多,学生负担不重,而功效卓著。”从课堂结束语角度看,这里的“巧”主要是指教师要依据课文的基调、潜在的内容,用富有亲和力的点拨语让学生对文本作进一步的设想质疑,自主探究,从而结束课文的方法。如教花瓣飘香,到最后结语时可追问:当“我”把一盆带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时,“我”会说些什么?小女孩又会怎么说?“我”把另一盆花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样问?“我”又将怎样回答?选一个情景,展开想象,注意说出人物当时的心里、神情、动作等。随之讨论并当堂完成练笔,藉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有了前面的课文分析和朗读的基础,加

10、之这一环节的设置,学生真正沉浸到文章情境中去,逐渐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感悟到爱妈妈不只是挂在口头上,而应该像文中的小女孩那样为妈妈做点什么。这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拉近了学生与母亲的亲情,在美的熏陶中学生心灵受到感动、情感得到升华。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趁机总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她摘的花瓣的芳香飘到她妈妈那里,妈妈高兴;飘到作者那里,作者也学着送花给自己的妈妈。通过你们的写话,老师知道你们也闻到了花香,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同学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芬芳。”基于文本,发挥想象,拓展情节。这一设计,让学生有感而发,写出“眼中景,心中情”,提升了他们的人生感悟,使文本蕴含的人文情怀在此得到更为充分的展现。俗话说:“编筐织篓,贵在收口。”教学中,尾收得好,就更能深刻地表现课堂教学的思想内容,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们心中燃起旺盛的探求火焰,取得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鉴于此,为师者有必要精心设计,荡起终课前的涟漪。让我们将课堂结束语设计得再成功些,再精彩些吧,让每一节课的“终曲”都余音绕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