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70658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雷河中学 胡万华教学设想:阿长是鲁迅童年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在鲁迅笔下常常出现。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鲁迅以一个儿童的视角饱含深情的记叙了长妈妈给他留下的印象:先写他“憎恶”、“讨厌”阿长,但在结尾处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抒发了深沉的怀念之情。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细节描写逼真,情感真挚深沉。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亮点,指导学生通过圈点批注,自主阅读;研读赏析,合作探究;联系实际,拓展延伸等步骤来学习文本。学情分析:1、鲁迅的作品,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虽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本文主要是回忆长妈妈其人其事,可不必与鲁迅的时代和思想联系起来。以免增

2、加学生的理解难度。2、对于叙事性散文,八年级学生已经比较熟悉,写人记事的手法和结构,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学习本文的内容和结构,都不会很难。3、由于年龄、阅历等原因,学生在体会作者儿时和写作时的不同眼光时可能会遇到障碍,应重点引导,同时学生在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态度时,可能会受到个别字句的影响,也应重点分析。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骇、掳、悚、惶急、诘问、疮疤”等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文章详略得当、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3)把握作者情感变化过程,体会欲扬先抑的写法;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圈点批注法,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2)运用合作探究式

3、,培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习惯;(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逐步走进阿长的心灵,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感受生活中质朴的爱;3、情感和态度目标:体会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学会读懂他人的爱,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人物形象,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难点:找出作者对长妈妈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先抑后扬的写法,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学习方法:学生的“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法”与教师的“引导、点拨法”相结合。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预习:1、初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给段落标上序号;2、再读课文,要求:用符号标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了解

4、文章的大致内容:与人物相关的事件、人物形象、作者的感情变化等。 2、资料助读: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回忆性散文。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

5、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由于文章篇幅较长,生字、词多,初步感知课文的时间也较长,为了更熟悉的理解文章内容,预算预习时间为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具有神秘色彩的美女蛇故事吗? 是啊,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无限的神秘情趣,那么大家还记得讲故事的长妈妈吗? 鲁迅先生儿时的保姆长妈妈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朝花夕拾的另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板书课题) 字词大比拼:以“开火车”的方式检测生字、词二、细读,感知人物形象:1、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用“我认为阿长是一个 的人,因为 ”说话。 (学习方法提示:细读课文,用圈点批注法,从文

6、中找出填空的依据。空上的内容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对人物描写的方法等各方面,全方位感知人物形。)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概括文章围绕阿长所叙的事件、对阿长的描写方法及人物形象,师生共同完成以下表格。事 件描 写 人 物 方 法人 物 形 象称呼的由来肖像描写不漂亮,没有地位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动作描写(细节)饶舌多事摆成“大”字的睡相形态描写(形象的比喻)粗俗,不拘小节元旦的古怪仪式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善良、真诚教给我繁琐的道理关心、爱护“我”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语言、神态描写无知、淳朴为“我”买山海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热爱、关心孩子

7、3、师小结过渡: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总之,阿长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她是一个复杂的人。那么这样一个人,作者对她的感情怎样呢?三、跳读,体会感情变化: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语句。2、指名回答,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 “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师生共同完成表格。事 件描 写 人 物 方 法人 物 形 象“我”的感情变化写 法称呼的由来肖像描写不漂亮,没有地位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动作描写(细节)饶舌多事不大佩服 先 抑 (铺垫)(同情、怀念)摆成“大”字的睡相形态描写(形象

8、的比喻)粗俗,不拘小节元旦的古怪仪式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善良、真诚不耐烦 教给我繁琐的道理关心、爱护“我”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语言、神态描写无知、淳朴空前的敬意为“我”买山海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热爱、关心孩子新的敬意后 扬(敬意、怀念)3、师小结:文章前半部分写“憎恶”“讨厌”阿长,对她“不大佩服”“不耐烦”,后半部分写到对她产生“敬意”,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生答:先抑后扬(师板书)四、品读,感悟真挚情感:1、我们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些事件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细,最精彩?请找出来,用“ ”写得好,它写出了 ”的句式进行品析

9、。 (学习方法提示:浏览课文,圈画出精彩之处,细细品读,读出感情。然后在学习小组之间交流品读感悟。)2、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对重点语句做点拨,并指导感情朗读。3、师小结提问:从同学们的品析中,我们可以知道“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是文章详细的事件。请同学们结合全文内容,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要详写这件事呢?前面略写的事件可以删掉吗?因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更能透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与怀念(板书),既紧扣了题目又能突出主旨;不可以,因为略写的事件多用抑笔,为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做铺垫(板书),作者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是儿时的心理,在表层文字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的同情和

10、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地位低下,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管教“我”、繁琐的规矩,很不适合儿童心里,但心是好的,是对“我”的关心、爱护;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去掉阿长的缺点,不仅不能使阿长的形象更加完美,反倒大大削弱了形象原有的生命力。因为只有真实,形象才有生命气息,才能打动读者。本文正因为如实地写出了阿长的缺点和优点,阿长的形象才显得真实、丰满、有生命力。4、纵观全文: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回忆儿时的保姆长妈妈?深切的怀念之情。文中哪句话最点明这种情感?请大家一齐感情朗读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五、迁移,联系生

11、活实际: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你用文中学得的写法(或欲扬先抑,或详略得当)用一两百字写下来。附板书设计:事 件描 写 人 物 方 法人 物 形 象“我”的感情变化写 法称呼的由来肖像描写不漂亮,没有地位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动作描写(细节)饶舌多事不大佩服 先 抑(略写) (同情 怀念)(铺 垫)摆成“大”字的睡相形态描写(形象的比喻)粗俗,不拘小节元旦的古怪仪式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善良、真诚不耐烦 教给我繁琐的道理关心、爱护“我”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语言、神态描写无知、淳朴空前的敬意为“我”买山海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热爱、关心孩子新的敬意后 扬 (详写)(敬意、怀念)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