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论文汇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706184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筹学论文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运筹学论文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运筹学论文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运筹学论文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运筹学论文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筹学论文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筹学论文汇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点号123456789101112运筹学应用论文(配矿计划编制某大型冶金矿山公司共有 均为已知(见表 1)。、问题的提出14个出矿点,年产量及各矿点矿石的平均品位(含铁量的百分比)表1矿点出矿石量及矿石平均品位表出矿石量平均铁品位(%7037.16751.251740.002347.00342.009.549.96151.4115.448.342.749.087.640.2213.552.712.756.92147.250.20按照冶金生产,具体说这里指炼铁生产的要求,在矿石采出后,需按要求指定的品位值TFe进行不同品位矿石的混合配料,然后进入烧结工序,最后,将小球状的烧结球团矿送入高炉进行

2、 高温冶炼,生产出生铁。该企业要求:将这 14个矿点的矿石进行混合配矿。依据现有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要求,混 合矿石的平均品位 TFe规定为45%问:如何配矿才能获得最佳的效益?二、分析与建立模型负责此项目研究的运筹学工作者,很快判定此项目属于运筹学中最成熟的分支之一一一线性规 划的范畴。而且是一个小规模问题。1. 设计变量:记 Xj (j=1 , 2, *, 14)分别表示出矿点 174所产矿石中参与配矿的数量 (单位:万吨)。2. 约束条件:包括三部分:(1) 供给(资源)约束:由表 1,有X1 70X14 0 j=1 , 2,,143. 目标函数:此项目所要求的“效益最佳”。作为决策准则

3、有一定的模糊性。由于配矿后混合矿石将作为后面工序的原料而产生利润,故在初始阶段,可将目标函数选作配矿总量,并追求其极大化。于是,可得出基本(LP)模型如下:(LP) Max Z=艺 Xj0 X1 700 X2 7s.t. 0 X14 7.20.3716X1+0.5125X2+ +0.5020X14=0.4500 Rj三、计算结果及分析(一)计算结果使用单纯形算法,极易求出此模型的最优解:X*= (X ,用2 ,,X*14) T,它们是:X*1 =31.121 X* 2 = 7 X* 3 =17X*4 =23 X* 5 = 3 X* 6 = 9.5X*7 = 1 X* 8 =15.4 X* 9

4、= 2.7X*10= 7.6 X* 11=13.5 X* 12= 2.7X*13=1.2 X* 14= 7.2(单位:万吨)目标函数的最优值为:Z*=艺 X*j =141.921 (万吨)(二)分析与讨论按照运筹学教材中所讲述的方法及过程,此项目到此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是,这是 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真实的问题。因此,对这个优化计算结果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检 验。这个结果是否能立即为公司所接受呢?回答是否定的!注意!在最优解X*中,除第1个矿点有富余外,其余13个矿点的出矿量全部参与 了配矿。而矿点1在配矿后尚有富余量:70-31.121=38.879 (万吨),但矿点1的矿 石平均品位仅为37.16%,

5、属贫矿。作为该公司的负责人或决策层绝难接受这个事实: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后,在矿点1生产的贫矿中却有近39万吨被闲置,而且在大量积压的同时,会产 生环境的破坏,也是难以容忍的。原因何在?出路何在?经过分析后可知:在矿石品位及出矿量都不可变更的情况下,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品 位要求T上。不难看出,降低的TFe值。可以使更多的低品位矿石参与配矿。TFe有可能降低吗?在因TFe的降低而使更多贫矿石入选的同时,会产生什么样的 影响?必须加以考虑。就线性规划模型建立、求解等方面来说,降低 TFe及其相关影响已不属 于运筹学的范围,它已涉及该公司的技术与管理。但是,从事此项目 研究的运筹学工作者却打破

6、了这个界限,深入到现场操作人员、工程 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中去,请教、学习、调查,然后按照TFe的三个新值:44%、43%、42%,重新计算(三)变动参数值及再计算将参数TFe的三个变动值0.44、0.43、0.42分别代入基本模型(LP),重新计 算,相应的最优解分别记作 *( 0.44 )、X*( 0.43 )及X*( 0.42 )。下表给出详 细的数据比较:矿点铁品位表2不同TFe值的配矿数据出矿量 TFe = TFe = TFe = TFe =(万吨45%44%43%42% (%X*富余X*富余用富余X*富余(0.44量(0.44量(0.44量(0.44量)(万)(万)(万)(万吨吨吨吨

7、137.167031.1238.87951.8718.137007001251.25770707070340.0017170170170170447.0023230230230230542.00330303030649.969.59.509.509.509.50751.41110101010848.3415.415.4015.4015.4015.04949.082.72.702.702.702.701040.227.67.607.607.607.601152.7113.513.5013.5013.5001351256.922.72.702.7002.7 02.71340.731.21.201.

8、201.201.201450.207.27.207.204.532.670.76.473配用总141.938.879162.618.13175.45.37158.122.6量/富217373余总量 (万 吨)(四)综合评判及结果对表2所列结果,请公司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包括财务人员)进行综合评 判,评判意见是:题,且造成环境的1. T Fe取45液44%勺两个方案,均不能解决贫矿石大量积压的问 破坏,故不能考虑。2. TFe取43浓42%勺两个方案,可使贫矿石全部入选;配矿总量在150万吨以上;且富余的矿石皆为品位超过50%勺富矿,可以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精矿粉,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因而

9、,这两个方案对资源利用应属合理。3. 经测算,按 TFe取42%勺方案配矿,其混合矿石经选矿烧结后,混合铁精矿品位仅达 51%不能满足冶炼要求,即从技术上看缺乏可行性,故也不能采用。4. TFe=43%勺方案,在工艺操作上只需作不大的改进即可正常生产,即技术上可行。5. 经会计师测算,按 TFe=43%勺方案得出的配矿总量最多,高达175万吨,且可生产数量可观的精矿粉,两项合计,按当时的价格计算,比TFe=45%勺方案同比增加产值 931.86万元。结论:TF&43%寸的方案为最佳方案。四、一点扩展及思考由基本模型(LP)的目标函数及决策准则来看,它具有单一性,即追求总量最大。而从企业的 要求

10、来看,还需考虑资金周转、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企业生存等多方面的因素,因 此,企业所指的“效益最佳”具有系统性。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甚至冲突,应属运筹学工作者 在应用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需要合理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一是:运 筹学工作者在理念与工作方式只具有开放性,也就是说,不能只拘泥于运筹学书本及文献资 料,而应进入实际,与相关人员、相关学科相结合、交叉、渗透、互补,从而达到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以及系统优化的目的。在运筹学实际应用的项目中,很少遇到运筹学“独步天下”的 情况。如在此案例中,它属于线性规划的一个典型应用领域,即使如此,运筹学在其中也不能 包揽一切,它可以起着骨架及核心作用,但若无其他方面的配合,也不能达到圆满成功。注:文献出处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ongdong University(SocialScie nee Editi on ,2007年 03 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