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商业伦理讲义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70339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管理商业伦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战略管理商业伦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战略管理商业伦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战略管理商业伦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战略管理商业伦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略管理商业伦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管理商业伦理讲义(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管理串讲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 本章不出案例,选择分值较小,主要考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几分至十几分) 。第一节 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特征1、 20世纪60年代开始,战略的概念和思想开始引进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P1 )。(选择)2、 企业战略(P3):(掌握)(名词解释)是指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 全局性的规划以及 为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使命而采取的竞争行动和管理业务的方法。3、 企业战略的特征(P5):( 1)总体性(2)长远性(3)指导性(4)现实性(5)竞争性 ( 6)风险性( 7)创新性( 8)稳定性4、企业战略管理( P6) (掌握)(名词解释)

2、 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和控制战略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5、战略管理的特征( P6):(1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2)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整体性的管理。(3)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动态性的管理。( 4)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来说,重在改进效能,而职能管理重在改进效率。第二节 企业战略的要素、层次和体系(选择、名词解释)1、企业战略的要素(P8):(选择)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由四个要素构成: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2、企业的成长方向( P9 表):(选择题:记忆型、案例型)( 1 )市场渗透战略:现市场、现产品(肯德基)(2)市场开发战略:新市场

3、、现产品(黑白电视机推向发展中国家市场)( 3)产品开发战略:现市场、新产品(上海通用汽车公司)( 4)多元化战略:新市场、新产品(柯达公司)3、公司战略(P12)(名词解释)(2004年)公司战略, 又称总体战略, 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 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 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4、竞争战略( P13) (名词解释)竞争战略, 又称战略经营单位战略或事业部战略, 是在公司战略的指导下, 各个战略业务 单位制定的部门战略,是公司战略的子战略。第三节 战略管理过程1、 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P18):战略分析、战略制定与选择、战略实施与控制三个环节。2、 战略制定与选择主要包括

4、四部分内容(P19):公司战略的制定、竞争战略的制定、职能 战略的制定、战略方案的选择。第四节 战略管理的演变与发展趋势1、20世纪70年代中期,战略管理的思想开始被企业广泛接受和采用(P21)。(选择)2、战略管理的演进过程( P22) :(2004年论述)( 1 )计划与控制阶段; ( 2)长期计划阶段; ( 3)战略计划阶段; ( 4)战略管理阶段。 第二章 战略分析 相对重要章节,考试题型比较灵活,主要是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局部用到本章内容 第一节 外部环境分析(考点明确,多至 10 分左右,题型:简答、名词解释、选择)1宏观环境(P34):(名词解释)宏观环境, 又称一般社会环境

5、, 是指影响一切行为和企业的的各种宏观力量, 主要 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等宏观因素。2、 产业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P38):(简答)(2004年)(1)产业的主要经济特征分析。(2)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3)产业内战略群体分析。(4)对本企业最近和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3、产业(P39):(名词解释)是指同类企业的集合。 这些同类企业一般来说, 使用着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原材料, 使用着相 同或相近的生产工艺技术,提供着功能相同的产品,为争夺某一需求的消费者而竞争。4、 一个产业区别于另一个产业,通常表现在经济特征。(P39)(选择)5、一个企业在产业中的盈利状况,一般取决于

6、两个基本因素:一是该产业的盈利潜力,又称产业吸引力,二是企业在该产业中的地位。(P41)6、 波特“五种力量模型”(P42图很重要):(简答)一个产业的盈利潜力或吸引力,由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及其综合强度决定:( 1)潜在进入者(新进入者的威胁) ;(2)产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3)替代品(替代品的威胁);( 4)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5)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7、 进入威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进入壁垒的高低以及现有企业的反应程度。(P43)8、进入壁垒(P43):(名词解释)(2005年)进入壁垒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9、规模经济(P41):(名词解释) 规模经

7、济是指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10、产品差别化(P41):(名词解释)产品差别化是由于顾客或用户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或品牌信誉的忠诚程度不同而形 成的产品之间的差别。11、转换成本(P41):(名词解释)转换成本是指购买者购买一个供应商的产品转换到购买另一个供应商的产品所支 付的一次性成本。12、 决定进入壁垒高低的因素(P43):(掌握)(简答 6分)(1 )规模经济; ( 2)产品差别化; ( 3)资本需求; (4)转换成本; ( 5)销售渠道; (6)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13、 决定产业内现有企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P45):(简答)(1) 竞争者的多寡及力量对比;

8、( 2)市场增长率;( 3)固定成本和库存成本;(4) 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及转换成本;( 5)产品生产能力的增加幅度;(6)产业内企业采用的策略和北京的差异以及竞争中利害关系的大小;( 7)退出壁垒。14、退出壁垒(P46):(名词解释)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时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15、 进入壁垒与产业获利能力的关系(P47表):(选择)(1) 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高:高利润、高风险。(2) 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低:稳定的高利润。(3) 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低利润、高风险。(4) 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低:稳定的低利润。16、 决定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P48):(简答)(1) 供

9、应商的集中程度。(2)交易量的大小。( 3)产品差异化程度。(4) 转换供应商成本的大小。( 5)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6)信息的掌握程度。17、 战略群体(P50):(名词解释)(2004年)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18、 战略群体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不同(P50):(选择)(1)纵向一体化程度不同; (2)专业化程度不同;( 3)研究开发重点不同;( 4)推销的重点不同。19、 对竞争对手分析的四个基本要素(P53):(重点掌握)(选择)( 1 )未来目标;( 2)自我假设;( 3)现行战略;( 4)潜在能力。第二节 内部环境分析1、企业

10、价值链(P58图):(选择)(2005年简答)( 1 )基本活动:后勤进货(内部后勤)、制造(生产加工)、发货后勤(外部后勤)、市 场营销、售后服务( 2)支持活动:采购、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结构2、 企业核心能力(P62):(名词解释)又称核心竞争力, 是指能使企业长期或持续拥有某种竞争优势的能力, 它通常表现为企业经 营中的累积性学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3、 企业核心能力的特性: 价值性、异质性、不可模仿性、难以替代性、扩展性。(P62)(考 过选择)4、核心能力的培育途经(P63):(选择)(掌握,很可能在案例题中出现)( 1 )自我发展

11、。(2)与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 3 )并购拥有某种专长的企业。第三节 环境分析技术1、 环境分析技术的两种方法:SWO分析法、战略要素评价矩阵法。(掌握)(选择)2、SWO分析法的基本含义(P64):(掌握)(名词解释)美国哈佛商学院率先采用的一种经典分析法, 即根据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分析公司内部的优势 与劣势, 根据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公司的机会与威胁, 进而选择最佳战略的一种环境分 析法。3、SWO分析图(P66):(选择)第I类(右上角):增长型战略(具有很好的内部优势以及众多的外部机会);第n类(左上角):扭转型战略(面临巨大的外部机会,却受到内部劣势的限制);第川类(左

12、下角):防御型战略(内部存在劣势,外部面临强大威胁);第”类(右下角):多种经营战略(具有一定的内部优势,外部环境存在威胁)。4、战略要素评价矩阵法的分析步骤(P67):(1)由企业战略决策者识别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环境中的关键要素。(2)根据战略要素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3)1、2、3、4 各评价值代表相应要素对于企业战略来说是主要威胁(或主要劣势)、一 般威胁(或一般劣势)、一般机会(或一般优势)和主要机会(或主要优势)。(4)将每一战略要素的权重与相应的评价值相乘,得出该要素的加权评价值。(5)将每一要素的加权评价值加总,得出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或内部环境中的优 势与

13、劣势情况的综合评价值。第三章 战略目标的设定第一节 企业的愿景、使命与目标1企业愿景(P69):(名词解释)(2005年) 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的一种高度概括。2、案例(选择) :会区分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目标3、企业愿景的作用(P71):(简答)(1)使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和未来业务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2)降低由于缺少企业愿景而给公司管理决策上所带来的风险;(3)低层的管理部门可以依照它制定部门使命,设置部门的目标体系,制定与公司的发展 方向和战略协同一致的部门和职能目标。(4)激励公司的员工竭尽全力为实现公司的远景做出自己的贡献。4、战略转折点(P71)

14、:(名词解释)当企业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 这些变化往往会影响企业的前景, 要求企业对自己的发展方 向作出大幅度的调整。英特尔公司的总裁安德鲁.格鲁夫把这种情况叫做 “战略转折点 ”。5、 企业使命(P72):(名词解释)(2004年,今年重要) 是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6、 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界定企业的使命:(1)顾客的需求,即企业要满足顾客什么方面的 需求。( 2)目标市场,即企业服务的对象是谁。 ( 3)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即企业采取什么 样的方式满足顾客的需求。 (P73) (熟悉)7、企业的目标体系从影响程度和时间上来看,分为战略

15、目标、长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三个层 次( P77)。8、 企业的战略决策者从以下六方面考虑建立自己的长期目标(P78):获利能力、生产能力、 竞争地位、技术领先、职工发展、公共责任。熟悉9、 企业目标与战略管理的关系( P80):(简答)(掌握)(1)企业使命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2)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前提。(3)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的行动基础。第二节 企业的战略目标体系1战略目标的作用(P81):(掌握)(简答、论述)(1)战略目标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2)战略目标是企业战略实施的指导方针。(3)战略目标是企业战略控制与评价的标准。( 4)战略目标能够使企业使命具体化和数量化。( 5)战略目标能够有效激励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2、战略目标的特征(P82):(掌握)(1)适应性; ( 2)可实现性; ( 3)可分解性; ( 4)可接受性; ( 5)可衡量性; ( 6)可激励 性;( 7)可挑战性;( 8)灵活性。第三节 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1、 战略目标制定的原则(P86):关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