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5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70327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5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5篇 小说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局部,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5篇,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1 当我读完三国演义时,心中除了震撼还是震撼!那一幕幕的画面还在脑海中回放,就如同过了一个世纪。千军万马,势不可挡,而在我心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绝非是这些,而是被称为“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曹操! 一开始,我只是听人说曹操并非善类,但当我真正读完这本书时,才发觉我错了。鲁迅说过,曹操是个大英雄,至少是个英雄,顺应了历史潮流,统一了北方,为三国乱世结束奠定了

2、根底。虽然有人说他是奸雄,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统一天下。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奉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他有着一般人没有的勇气,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皇帝的名号,去指挥诸侯;他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宝,史称建安风骨。我们学过的许多诗都出自他手,例如观沧海,龟虽寿等等。 曹操一生有许多战役,其中“赤壁之战”著名,虽然曹操失败了,但并不能说明曹操的军事才能不好,失败原因的其中之一是曹操是北方人,他的军队也是。他们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这样会使战斗力大大下降;他们也不识

3、水性,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但即使这样,曹操还是这乱世的领导者,没有人能改变他。还有一场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这一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根底。这一战胜利的原因是曹操奇袭乌巢的正确抉择,再加上袁绍的轻敌,才让曹军三四万人打败了袁绍的十万大军。不得不说曹操过人的军事才能,当我看到这的时候,我不禁说了两个字:美丽! 可是,有才能的人总是离世的早。曹操身上有一种叫“头风病”的病,本来是可以医治得好的,但曹操的疑心实在太重了,华佗说要开脑壳动手术,曹操身经百战,经历了太多事情,他谁都不敢太过于信任,心中总是疑心有人要害他。哎!无奈一代乱世

4、枭雄,就死于对他人的不信任。曹操离世时才六十五岁啊! 三国,假如没有曹操,战争将会继续下去,曹操是应运而生,他所做出的奉献不是一点两点,我只想称他为乱世枭雄! 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2 闲来无事,捧起一卷三国演义,阅读之余被描写的已经很熟悉的情节再次吸引,决定重温那一段脍炙人口的风云故事。数天之后感慨颇深,记录下来,也算是收获。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下面我最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观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

5、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能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根底,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观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上下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214和217年连续下了三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最值得我观赏,是他那豁达的胸襟和宽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

6、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爱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3 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持续了近一百年。佩服罗贯中把这一百年的故事写得面面俱到塑造了一大群鲜亮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曹操阴险狡诈,心狠手辣。刘备大仁大义,礼贤下士,关羽威猛刚毅,义薄云天。诸葛亮料事如神,神机妙算大小战役描述了近上百场。其中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文武百官献计献策。三国纷争你不服我,我也奈何不了你。 假如在三国中仅仅是观赏英雄人物,观看国与国之间勾心斗角的话那是大错特错,走马

7、观花倒不如不看,三国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并不是没有它的道理,看了它如同获得一位良师益友让我受益匪浅,在它的身上我看到了智勇,忠义,还有赤心报国。 魏蜀吴三国纷争之所以能持续近一百年少不了文武百官的辅佐,武的勇猛无敌。文的献计献策。长坂坡赵云视曹操几万人马如同草芥七进七出救了后主,吕布面对各路诸侯的讨伐面无惧色杀的对方魂飞魄散,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仅仅凭借匹夫之勇终不能成就大事,几路诸侯讨伐董卓空费人力资历到头来还是王允巧施连环计使董卓父子俩反目成仇终于借吕布之手铲除汉贼,要说用兵如神诡计多端谁也不如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初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以说一个人不光

8、要有胆识有勇气还要通晓古今,文武双全才能成就大事。 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4 读完三国我痛恨董卓的残暴,曹操的阴险,敬佩诸葛亮的计谋,刘备的忍让,观赏赵云的胆气,周瑜的雄姿英发。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关羽的忠义,当他失守下邳不得已投靠曹操时,曹操对关羽倍加厚待为了笼络人心赠送金银珠宝很多,而且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甚至把赤兔马都赠送给他。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关羽的忠心。等知道了刘备的下落,过关斩将不顾困难险阻也要回到主公的身边。三国英雄人物众多,不单单只有关羽是忠义之士,诸葛亮六出祁山,只为刘备临死前的嘱托真可谓鞠躬尽瘁。姜维九伐中原,当蜀国灭亡之后还一心想着兴复汉室。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北就刑,这事审配

9、临死前的一席话。这些忠义人士虽然没有关心主公完成大业,但是他们的赤胆忠心不得不让人敬佩。 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心报国,与禽兽何异。这是曹操曾经对王允的,你一席话。三国之中英雄辈出。 先是剿灭了黄巾贼。后又讨伐董卓。为国为民。在这些人中最受人们拥护的只有刘备了,虽然刘备早年东奔西走,寄人篱下。但是他心慈仁善,对人民倍加爱戴,对国家,赤胆忠心。尽管没有兴复汉室铲除奸贼。但刘备始终是人们敬爱的刘皇叔。除此之外。王允,董承,穆顺。马腾等等。他们在巨大的权势之下毫不畏惧。虽受奸人所害。但一心为了国家。这样的人物流芳百世。永久是后人赞美的对象。 三国演义有三绝。智绝(诸葛亮) 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10、 我不喜爱奸绝。尽管曹操的奸诈不得不让人佩服,但是赤心报国,光明磊落远比阴险狡诈要强的多。 读三国演义有感例文5 在今年的寒假里,我阅读了许多的书籍,其中就有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典人物。例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羽。 关羽从桃园三结义后就一直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后来战败被生擒,不得不投降曹操。而曹操十分赏识关羽,不仅好生相待,还封关羽为偏将军。后来袁绍派大将颜良与淳于琼、郭图等攻白马,曹操率军救援,并让张辽和关羽做为前锋。关羽勇猛杀敌,还斩杀了颜良。战后,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赐予“赤兔马”,但还是想要离去。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关羽却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所以一路之上遭到了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五关,斩六将。我认为他的忠心十分感动我,我们也应该学习他的精神。 通过这本书,我还学到了许多。我们应该像书中的英雄人物一样坚忍不拔,不怕困难,勇敢无畏,不自私自利、宽容大度去学习他们的精神。这样我们读书才有价值,、有意义,假如只是随便看看,打发时间,那就无用了。而且书中情节刻画与描写十分生动,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盼望大家都可以阅读三国演义!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网络生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