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828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696749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828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828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828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828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828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828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828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下列选项中,每组词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飞镖 / 剽悍滑稽 / 缉拿恐吓 / 惊吓B 惊诧 / 叱咤歆享 / 氤氲提防 / 提拔C 奔驰 / 松弛蓦然 / 暮夜开拓 / 朱拓D 喧闹 / 寒暄粘贴 / 拈花散文 / 散场【答案解析】B(A滑稽与缉拿读音相同; C奔驰与松弛读音相同; D喧闹/ 寒暄读音相同)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有的人自以为事事精通,喜欢班门弄斧,结果也总使人贻笑大方。B “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知道集腋成裘,小善累积是能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的。C 得知国画大师作品在美术馆展览,大批爱好者欣喜若狂,趋之若鹜

2、。D 她一直对自己的手工作品要求严格, 所以件件问世的作品都是精品,但她还是觉得过犹不及。【答案解析】 B(“集腋成裘”比喻好东西积少成多,褒义。 A“贻笑大方”有“被大方之家笑话”之意,这里的“贻笑”与“使人”等词重复; C“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追逐某种东西,就像成群的鸭子一起去逐食一般,含贬义; D“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对的” ,这里误解为“做得太不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对于自己办事喜欢拖拉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B 艺术节我们班该表演什么节目,听了大家的各种建议,班长莫衷一是,不知如何是

3、好。C 每当回忆起那物质匮乏的年代, 她忍不住双眼落泪, 不住地说:“那真是蹉跎岁月啊! ”D 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闻着香气扑鼻的食物,一文不名的他只能选择匆匆逃离。【答案解析】 D(“一文不名” 指一文钱都不占有, 形容极贫穷。 A“不以为然”解释为“不认为是对的”,这里是“不以为意”的误用;B“莫衷一是”意为“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主语不能是某一人; C“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这里是“艰难岁月”的误用)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B 我国将于 5 月 12 日至 6 月 10 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

4、7 度零分、东经 171 度 32 分为中心,半径 70 海里圆形海域范围的公海, 发射运载火箭。C. 焦裕禄这个名字对年轻人可能还有些陌生, 可对 40 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D. 广东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 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答案解析】 D(A 一面与两面不一致,把“能否“改为“能够” ;B缺介词“以”,应为“由本土向以太平洋 为中心” ;C主客体颠倒,应为“青年人对 ,40 岁以上的人对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这是我们以往经常看到的事实因此必须呈现出一种立体构架

5、没有这个构架,人们的密集会产生反面效应城市文明以密集的人群为前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有秩序的操作一层一层地分列出社会文化价值等级A.    B     C      D 【答案解析】 A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歌、行、吟、引”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近体诗主要有律诗和绝句两种。 格律诗要求二、四、六、八句押韵,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B 诗的风格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派别,前者的代表人物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6、,后者代表人物如屈原、李白等。词则有豪放、婉约之别,前者代表人物有苏东坡、辛弃疾、柳永、姜夔等,后者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李煜等。C 苏轼 ,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 开创了豪放词派。他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他被贬儋州时所作。D 白居易 ,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 ,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 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是一首为歌女所写的抒情诗。【答案解析】 A(B. 柳永是婉约派代表词人,张元干是豪放派代表词人; C.念奴娇是被贬黄州时创作的; D.琵琶行是叙事诗)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赤壁怀古

7、词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下阕怀周瑜, 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诗人面对早生的华发,自斟自饮,悲伤无法释怀。B 书愤运用对比的手法,从立志报国的早年写到白发苍苍的暮年,抒发了当年的抱负和今日的感慨,充满悲愤和无奈,于是决心归隐山林。C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表现了辛弃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全词语言风格明快晓畅,通俗易懂。D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运用叠词,不仅使诗歌具有音韵美,更增强了环境的凄清气氛,加强了凄惨、忧伤的情感。【答案解析】 D.(A 诗人最后一尊还酹江月,与天地共饮,用一种豁达的胸

8、怀消化自己人生的遭遇。 B 诗人并没有决心归隐山林之意; C 诗中处处用典,语言风格不属晓畅易懂 )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祝福刻画了祥林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悲剧命运的逼迫下,走投无路的一生。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都一样地把她往死地里赶,都是把她推向死亡的一只只手。B. 项链构思精巧,情节一波三折。结尾马蒂尔德发现项链是赝品,读者感到十分意外。情节发展虽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从借项链时女友表现得相当大方, 还项链时女友甚至没有打开盒子看等伏笔就可以看出来。C. 扬州慢大量化用李商隐的词句,是因为李在扬州生活多年,写了许多描写当时繁荣景象的诗。 姜夔

9、身处的却是满目疮痍的空城,联想到昔日繁盛, 抚今思昔,表达了诗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以及收复失地的愿望。D. 说数的作者沈致远先生是一位科学家,在他的笔下数并非深奥难懂、枯燥乏味。他借用佛家的话说明零的原型;用“雁翅排开” “众星捧月”比喻数轴、复平面;用诗来表现圆周率、零的特点,全文充满乐趣,富于美感。【答案解析】 C化用的是杜牧的诗,诗歌中没有表达参加北伐渴望收复中原的期望。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唐多令邓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催世换,更随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 邓剡 ,

10、 字光鉴 , 号中斋 , 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 . 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 , 邓剡被俘,押往建康 ( 今南京 ) 路途中,见南下避兵者无数,有感而写。 (1)上阕“堪恨西风催世换”有怎样的含义?请简要分析。(2)下阕“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解析】(1)答案:运用双关手法,明写秋风使季节变换,暗写南宋为元朝统治者灭亡,自己被俘,人生也被改写。(2)答案:作者运用雁、明月、芦花三个意象, 营造了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和流离之苦。10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

11、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1)首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分)(2)前人论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请赏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中表达出了诗人“情挚意深,别有韵味”的特点。【答案解析】(1)答案:首句描绘了一幅日落西山、暮霭沉沉之时,在凄凉的猿啼声中,旅人扬帆、送者星散的悲戚的画面,借景抒情,为下文抒发送别之情做了铺垫。(2)答案:“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 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 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随着孤帆远影在眼中消失, 诗人的心何尝没有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

12、行渐远呢?也表达出诗人的同病相怜之情。11默写(每空 1 分,共 9 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1)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2)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青泥何盘盘,。(李白蜀道难)(3) ,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4)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青楼梦好,。(姜夔扬州慢)【答案解析】(1)、艰难苦恨繁霜鬓。(2)、猿猱欲度愁攀援。百步九折萦岩峦。(3)、银瓶乍破水浆迸。曲终收拨当心画。(4)、烽火扬州路。一片神鸦社鼓。(5)、纵豆蔻词工。难赋深情。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中国人

13、为何一面仇富一面拜金?现在的中国社会,有太多的事,让人看不懂,比如:心里骂着有钱人,还一心想成为有钱人,一边仇富,一边拜金。科技节举办时间:时将有方程式赛车表演、航模表演及科技游园等精彩活动。我们诚邀贵校同学前来观赏,一起见证科技的神奇。执信中学学生会主席:张尧2014年 5月 3日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古往今来,中国人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历史上记载不少有良好家风的家庭,他们通过口授身教或书信往来或汇集成书或悬挂字幅等方式,从为人处事道理原则上去教育、影响家人、后人;今天也有不少家庭承继了这样的家教传统。 当然,也有家庭教育偏离了传统的美德和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变得功利、保守、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