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课程纲要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69654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课程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物理课程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物理课程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物理课程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物理课程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课程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课程纲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物理课程纲要嵩阳高中高三物理备课组课程名称:物理必修+选修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 教材:人教版2009年授课时间:560课时 授课教师:赵建西 对象:高三学生【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1、知识方面:完成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单元范围内的系统性。2、能力方面:加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并突出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二)具体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描述运动情况的基本概念(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2、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体会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运用运动规律熟练解决直线运动问题。3、理解重

2、力、弹力、摩擦力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力的分析方法4、知道矢量与标量的概念;熟练掌握用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5、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受力、质量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并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6、知道力的平衡条件,掌握解决力的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知道超重和失重现象。(1)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理解功和功率。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2)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3)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4)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用

3、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5)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守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6)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2)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7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8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

4、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9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10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1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12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13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14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定律。15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6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7知道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

5、用。18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19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20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21了解磁场,知道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22会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23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会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计算匀强磁场中安培力的大小。24通过实验,认识洛仑兹力。会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会计算洛仑兹力的大小。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25认识电磁现象的研究

6、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6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7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28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9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举例说明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30知道交变电流,能用函数表达式和图像描述交变电流。31通过实验,了解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32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33了解从变电站到住宅的输电过程,知道远距离输电时应用高电压的道理。34知道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35通过实验,知道常

7、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6列举传感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37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简谐运动的特征。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38通过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39知道单摆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40通过实验,认识受迫振动的特点。了解产生共振的条件以及在技术上的应用。41通过观察,认识波是振动传播的形式和能量传播的形式。能区别横波和纵波。能用图像描述横波。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42了解惠更斯原理,能用其分析波的反射和折射。43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衍射现象。44通过实验感受多普勒效应。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8、实例。45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46了解电磁波的产生。通过电磁波体会电磁场的物质性。47了解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48通过实例认识电磁波谱,知道光是电磁波。49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和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0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定律。51测定材料的折射率。52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纤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光纤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53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知道产生干涉、衍射现象的条件。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54了解激光的特性和应用。用激光观察全息照相。55知道狭义相对论的实验基础、基本

9、原理和主要结论。56了解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别。体会相对论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57初步了解广义相对论的几个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观测证据。58关注宇宙学研究的新进展。59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60通过实验,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61通过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62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63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64知道原子核的组成。知道放射性和原子核的衰变。会用半衰期描述衰变速度,知道半衰期的统计意义。65了解放射性同

10、位素的应用。知道射线的危害和防护。66知道核力的性质。能简单解释轻核与重核内中子数、质子数具有不同比例的原因。会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67认识原子核的结合能。知道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关注受控聚变反应研究的进展。68知道链式反应的发生条件。了解裂变反应堆的工作原理。了解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知道核电站的工作模式。69通过核能的利用,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70初步了解恒星的演化。初步了解粒子物理学的基础知识。71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比较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72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

11、意义。73了解康普顿效应。74根据实验说明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光是一种概率波。75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知道电子云。初步了解不确定性关系。76通过典型事例了解人类直接经验的局限性。体会人类对世界的探究是不断深入的。【课程内容】:时间章节内 容课时第1-2周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单元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2第2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4第3单元 运动图象及其运用2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机动1第3-5周第二章相互作用 力与平衡第1单元 力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3第2单元 力的合成与分解3第3单元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力的平衡3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的伸长关系1实

12、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月考5第5-6周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单元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2第2单元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运用3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1第6-8周必修2第四章功和功率 能的转化与守恒第1单元 功和功率2第2单元 动能定理及其运用3第3单元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运用3第4单元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2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 1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第8-9周第五章抛体运动第1单元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第2单元 抛体运动的基本规律3第9-10周第六章圆周运动第1单元 圆周运动的描述 离心现象2第2单元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运用 宇宙速度3第10-12周选修3-1第七章静电场第1单元

13、电场力的性质2第2单元 电场能的性质2第3单元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3机动(段考)5第13-14周第八章电路第1单元 恒定电路的基本概念2第2单元 电路的基本规律及运用3实验七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1实验九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及内电阻2实验十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月考5第15-17周第九章磁场第1单元 磁场的描述 安培力2第2单元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2第3单元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4第17-18周选修3-2第十章电磁感应第1单元 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2第2单元 楞次定律 自感3第3单元 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3第19周第十一章交变电流传感器第1单

14、元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2第2单元 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2实验十一 传感器的简单运用 1第19-20周选修3-3第十二章热学第1单元 分子动理论 物体的内能2第2单元 固体、液体和气体3第3单元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2实验十二 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1第21周期末考【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体悟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2、重视实验在本模块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积极开发实验在新知识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通过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实验去探究物理规律的意识和能力3、把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为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完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在用好学案的基础上,让课堂直接指向学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二、学习方式1、以学案为基础,做好课前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进课堂2、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3、提倡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过程或拓展活动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上、注意思考与表达的规范性、逻辑性及科学性三、课时安排 20112012学年高一物理教学第一学期周历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