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694414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4 1、相关国家、地方、企业管理规定- 4 -2、相关标准、规范、规程 4 3、编制原则 5 -二、工程概况 5 -1、工程概述 5 -2、基坑地质情况 6 -3、基坑支护设计 6 -4、施工条件、周边环境及管线布置 7 -三、施工部署- 8 -1、工程目标 8 -2、组织机构及项目管理 8 3、拟投入的机械设备 11 4、劳动力安排- 11 5、主要材料计划表 12 6、工期安排- 12 7、施工进度计划 12 四、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3 1、施工准备- 13 2、施工工艺- 13 -3、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20 五、土方开挖方案- 21 1、土方开挖特点

2、- 21 -2、土方开挖方法- 22 -六、质量保证措施 23 -1、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23 2、设备材料保证措施- 24 3、其他保证措施- 24 七、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24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4 2、管理措施- 25 -3、预防边坡土方坍塌措施- 25 -4、预防触电措施 25 -5、预防机械伤害措施 26 6、预防坠落及物体打击措施- 27 -7、预防喷射作业伤人措施- 27 -8、雨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7 9、人员上下通道、护栏、基坑边的限载措施- 30 10、旋挖机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及备案措施- 31 -11、挖掘机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及备案措施 32 12、喷射混凝土安全

3、技术交底内容及备案措施 33 13、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及备案措施 34 14、截排水措施- 34 -八、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 34 九、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措施- 34 -1、建立和健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34 2、施工现场- 35 -3、生活及办公设施- 35 -4、保健急救- 36 -十、施工监测 36 1、围护体顶水平位移- 36 2、围护体顶垂直位移(沉降) 36 3、周围建筑物沉降- 37 -4、周围建(构)筑物及基坑边坡裂缝监测 37 -5、监测工序和测点- 37 -6、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37 -7、监测计划- 38 -十一、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

4、8 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39 -2、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39 3、项目部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 42 -4、项目部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责 43 5、预警行动原则- 43 -6、项目部安全资料与设施- 44 -7、应急救援程序图- 44 8、应急救援基本措施- 44 9、基坑边坡发生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 45 -10、高空坠落事故的应急预案- 46 -11、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预案 47 -12、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47 13、机械伤害的应急预案 48 -十二、附表- 49 1、巡视检查日报表 49 -2、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 49 十三、附图- 49 -1、基坑支护平面布置

5、及周边设施平面布置图 49 2、施工剖面示意图- 49 3、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49 -4、施工进度计划图- 49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相关国家、地方、企业管理规定1.1 国家和地方颁发的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标准及相关文件;1.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1。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1.4 南宁市建委关于加强建筑边坡和深基坑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1.5 本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1.6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7 广西华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横县市民中心项目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岩土

6、工程勘察报告;1.8 本工程建筑施工图及结构施工图;1。9 本工程的基坑支护设计图纸.2、相关标准、规范、规程类 别编 号名 称国家标准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

7、定标准GB50203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行业标准行业标准JGJ 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85-201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311201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CECS22:2005岩土锚杆(

8、索)技术规程企业标准2011年广西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企业标准公司质量标准化管理图集企业标准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图集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手册3、编制原则3。1坚决遵照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和补充协议中各项标准和条款要求;3.2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以及施工图纸、施工细则、设计修改通知书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3。3坚持先进性、科学性、经济合理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3。4坚持施工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3。5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作用;3。6充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

9、源消耗;3.7坚持“项目法”原则,即通过劳动力、资金、设备、材料、施工方法和信息的优化处理、实现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的目标效果。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横县市民中心建设工程由广西横县国泰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项目座落于广西南宁横县茉莉花大道南侧,距地下室东面10m、西面10m处为已建市政道路,地下室南面10m处为拟建市政道路.建筑层数:地上4层(共4栋),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为60998。87,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3619。28,地上4个单体建筑及配套设施分别为:青少年活动中心,高18.9m,建筑面积4260。88;工人文化宫,高18.9m,建筑面积4432。15;科技馆,高20

10、.4m,建筑面积4478.84;群众艺术馆,高18.3m,建筑面积4207.72;配套道路、主要景点、广场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附属工程.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10.65m,基础形式采用柱下独立基础结合满堂基础,以红黏土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220KPa,基础入持力层不得小于500mm。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60.30m,基坑底标高49.15m.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形地貌较简单,无不良地质作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属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岩土种类较多,土层性质有一定的变化,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综合确定本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为广西华南

11、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基坑支护设计单位为广西华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本次施工组织为横县市民中心建设工程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基坑支护整体方案为:采用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桩间布设挂铁丝网喷射混凝土封土。2、基坑地质情况2。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上属准岩溶平原,场地上覆第四系残积黏性土,下伏基岩为泥盆系(D)石灰岩,第四系与泥盆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场地岩土层的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1)杂填土1(Qml):褐色、褐黄色等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黏性土及碎砖块等建筑垃圾组成,欠固结,结构松散,堆填时间约5年。该层分布于大部分场地,层厚约0.76。0m,平均层厚3.66m。(2)耕土2(Qpd

12、):褐色、褐黄色等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黏性土及植物组成,欠固结,结构松散,该层分布于大部分场地,层厚约0。30.8m,平均层厚0.61m。(3)红黏土(Qel):黄褐色,以硬塑为主,局部可塑,稍湿,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裂隙稍发育。该层全场均有分布,层厚约8。121.5,平均层厚12.86m。(4)石灰岩1(D):灰、灰黄色,隐晶质结构,岩芯呈碎块,中厚层构造,裂隙发育,岩体极破碎,裂隙大量黏性土充填, 岩芯采取率为1020%。该层全场均有分布,岩面埋深10.525。8m,标高35。8649。33m;厚度为1.46。6m,平均层厚3。5m。(5)石灰岩2(D):灰、灰白色

13、,隐晶质结构,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巨厚层构造,裂隙稍发育,岩体呈较破碎,属较硬岩,岩石基本质量等级级, 岩芯采取率为5070.该层全场均有分布,岩面埋深13.728。2m,标高32.4246。65m。2。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范围内揭露到一层地下水,为裂隙水,赋存于红黏土层中,土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动态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水位变幅一般在3。0m左右.初见水位埋深为2。46。0m,标高为52。258。4m,对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影响有一定影响,需做好地表水的截排水措施。3、基坑支护设计本工程属临时性基坑支护工程,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二级,采用支护桩+预应力锚索+挂钢筋网喷射砼

14、封面的方式进行护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土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本方案主要考虑在坡顶截水、坡底有组织排水等措施来排除地表水及雨水对基坑安全的影响。(1)支护桩根据各段不同地层,支护桩采用旋挖桩,桩径为0.8m,桩间距为2。0m,桩长在17m18。5m之间(具体详见基坑设计图),桩身通长配筋,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桩顶设置高度0.6m桩径尺寸宽度的C25混凝土冠梁。(2)预应力锚索为控制桩顶位移量及保证支护桩的整体稳定性,在桩身设置2道预应力锚索,锚索采用压力型锚索,由2根或3根无粘结钢绞线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要求其单根的连接强度大于200kN,锚头设置腰梁锁于桩身上.钢绞线为直径15.24mm、强度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锚索在腰梁浇筑7天及注浆体强度达到75后可施加预应力,锚索锚定张拉力为设计荷载的0.91.0倍。(3)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桩桩间设置6。5250250mm的钢筋网片,喷射C20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