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21秋《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96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691844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财经大学21秋《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96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北财经大学21秋《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96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北财经大学21秋《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96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北财经大学21秋《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96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北财经大学21秋《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96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财经大学21秋《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9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财经大学21秋《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96(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财经大学21秋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1. 公共政策都有一个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继往开来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原则,即研究公共政策必须坚持历史的观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 科学的抉择方案要遵守的规则有( )。A.赞成投票规则B.淘汰投票规则C.多数抉择规则D.全体一致同意规则参考答案:ABCD3. 体制创新战略包括组织结构的变化、功能与权力的调整和人员行为的转变。(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 市场类型包括( )。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市场参考答案:ABCD5. 将旧的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

2、各自形成一项新政策。这种行为叫做( )。A.政策废止B.政策代替C.政策分解D.政策减缩参考答案:C6. 政策评估形成于20世纪( )。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参考答案:C7. 公共政策是为了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从分配的角度看,政府对公共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人们必须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A.政府为什么应该这样分配B.政府为什么能够这样分配C.这种分配的实际结果是什么D.需不需要重新分配参考答案:ABCD8. 定量评估方法克服了评估活动中的主观倾向,使得评估结果更客观、更科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9. 趋势外推法具

3、体方法有许多种,如:( )A.指数曲线法B.生长曲线法C.替代曲线法D.包络曲线法参考答案:ABCD10. 政策客体研究的是( )A、社会问题B、政策问题C、经济问题D、目标群体E、老龄化问题参考答案:AD11.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思想是一种典型的( )。A.政策修正B.执行再决策C.政策变通D.政策替代参考答案:C12. ( )市场的效率最高,消费者得益最大。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市场参考答案:A13. 政策方案的评估包括( )。A.政策方案价值的评估B.政策方案效果的评估C.政策方案风险的评估D.政策方案可行性的评估参考答案:ABCD14. 公共政策研究

4、中价值分析的真正难点在于( )。A.如何排除“掺杂利益的考虑”B.如何让被调查者大胆表明其“掺杂利益的考虑”,甚至是“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的价值观C.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如何从整体利益出发,牺牲个人利益参考答案:B15. 政策方案的评估包括( )。A.方案的价值评估B.方案的效果评估C.方案的风险评估D.方案的可行性评估参考答案:ABCD16. ( )是次于总政策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部门或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实质性政策。一般可以将基本政策称为基本国策。A.再分配性政策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D.总政策参考答案:B17. 根据目前的变量情况结合概率来预测这些变量今后将如何变动,这种方法叫做

5、( )。A.马尔柯夫分析B.线性分析C.排队论D.回归分析参考答案:A18. 西方国家一般采用两党制或多党制,在我国则采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A.多党合作制B.民主集中制C.议行合一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参考答案:A19. ( )是指在政策监督和控制所获得的有关政策系统运行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不断的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到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A.政策监控B.政策监督C.政策控制D.政策调整参考答案:D20. ( )是用来解释和预测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A.硬模型B.软模型C.描述模型D.规范模型参考答案:C21.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单项政策或

6、政策单元运行中从第一轮的规划活动到下一轮的规划活动,这是政策运行的( )。A.规划周期B.政策实施周期C.政策评估周期D.政策完结周期参考答案:A22. 公共政策在其有效期限内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3. 建议是针对政策制定部门的,不是面向政策执行部门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4. 本质论认为判断一个政策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要根据这一政策行为的性质,而不根据其结果。(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5. 公共政策的(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往往是在控制某种利益矛盾时调节、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的。人们也都是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中来实现对

7、社会利益矛盾的控制。A.控制功能与协调功能B.规范功能C.协调功能和规范功能D.导向功能参考答案:A26. 你认为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参考答案:(1) 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2) 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3) rn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4) 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5) rn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27. 下面属于垄断市场的有( )。A.电视B.铁路C.自来水D.煤气E.通讯F.电力参考答案:BCDF28. 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A

8、.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9. 微博是公共政策行为者。(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0. 以下属于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的原则有( )。A.实事求是的原则B.信息原则C.民主原则D.动态原则参考答案:ABCD31. 公共政策利害人总体类型不包含( )。A.政策制定者B.政策受益者C.政策牺牲者D.政策参与者参考答案:D32. 政策目标的( )会影响到公共政策评估。A.多样化B.政治化C.复杂化D.单一化参考答案:AB33. 博弈是指利害关系对立的各方,根据他方所采取的策略或手段来确定自己的对策的活动或行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4. 公司奖励是一种政策工具。( )A.正确B.

9、错误参考答案:B35. 公共政策周期的第一阶段是( )。A.政策实施B.政策形成C.政策评估D.提案的提出参考答案:D36. 层次分析法就是用来确定政策问题发生原因的方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7. 所谓测定,就是根据政策评估的指标和收集到的信息,在加工整理的基础上对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描述。(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8. 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必要性。参考答案:(1) 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降低公共行政的投入和成本,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公共利益;(2) 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行政目标的达成度;(3) rn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组织的各种要素组合的科学合理程度;(4)

10、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行政活动的社会效益的大小。39. 学习公共政策有助于向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0.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 )。A.强制性和广泛性B.利益性C.公共性和社会性D.主体的单一性参考答案:ABCD41. 交通违章罚款是一种政策工具。(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2. 经济环境是对公共政策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部分经济因素。(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3. 一个人的价值观由( )决定。A.社会地位B.生活背景C.宗教信仰D.文化修养E.利益F.对社会的各种要求及客观因素参考答案:ABCDEF44. 政策终结的策略:( )A

11、.重视说理工作,消除人们的抵触情绪B.公开政策评估结果,积极争取支持力量C.建立利益补偿机制D.旧政策终结与新政策出台并举,缓和政策终结的压力参考答案:ABCD45. 学习公共政策都是公务员的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6. ( )是非官方公共政策主体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它在公共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利益团体B.社会团体C.事业单位D.民办给企业单位参考答案:A47. 简述行政监督的特点。参考答案:(1) 监督主体的多样性;(2) 监督对象的双重性;(3) 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4) 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5) rn法律地位的独立性。48. 共产党领导的政府使政治与行政彼此间相互支持,紧密联系,这样,政府创新就具有综合创新的特征。(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9. 在公共政策终结的对象中,组织的终结是指执行公共政策的组织因公共政策的终结而被撤消,而不包括缩小规模、减少经费等情形。(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0. 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是指通过考察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及价值规范,并确定公共政策价值准则的过程和方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