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纲要最终打印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689750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5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纲要最终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纲要最终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纲要最终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纲要最终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纲要最终打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纲要最终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纲要最终打印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纲要)20102020年(报审稿)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二一年七月目 录一、贵阳市实践低碳发展的战略意义41、机会、挑战与形势42、贵阳市实践低碳发展的战略意义52.1 低碳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52.2 低碳发展是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52.3 低碳发展是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63、贵阳市实现低碳发展的可行性63.1贵阳市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趋势63.2 贵阳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有利条件73.3贵阳市实现低碳发展的障碍8二、贵阳市低碳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原则和总体思路91、战略思想92、指导原则103、总体思路10三、低碳发展

2、目标12四、低碳发展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151、加大服务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在旅游、会展、休闲房地产及现代物流等领域实现超常发展172、以主要资源行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重点项目建设与运营为抓手,实质性地推进高排放强度行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193、在高耗能、高排放重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统计核算信息阳光计划,通过高效技术与管理措施提高能效、减少排放204、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215、构建低碳城市交通系统216、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发展低碳绿色建筑227、加强贵阳市环城林带森林资源管理,增强碳汇228、加强城乡废弃物回收与处理,控制非二氧

3、化碳温室气体排放239、改善提高公众低碳意识行动的效果,引入经济激励手段,引导公众接受低碳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2310、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政府在低碳方面的示范作用23五、促进低碳发展的主要行动措施和支持保障体系241、塑造城市低碳形象242、适时开展低碳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243、提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244、加强低碳人力资源开发255、建立完善政策制定与实施机制256、依法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保障低碳发展目标实施267、积极倡导低碳文化,促进公众参与278、加强低碳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贵阳国际化水平27六、技术附录281、研究内容和基本步骤282、所采用的关键假设和参数293、关键数据结果31(

4、1)贵阳市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现状31(2)贵阳未来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和低碳发展目标34(3)贵阳落实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动37一、 贵阳市实践低碳发展的战略意义1、机会、挑战与形势低碳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新能源开发、引导消费模式转变等多种手段,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矿物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改善民生,实现人类发展目标, 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在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克服金融危机、寻找新的发展动力的背景下,低碳发展正在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

5、其低碳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加以落实”。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提出,为中国促进低碳发展和深化节能减排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契机。贵阳市作为一个正处于跨越式加速发展阶段的西部城市,现阶段的发展仍然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要进程,能源资源禀赋以

6、煤为主,技术体系特征表现为在制造技术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设计技术与研发能力依然薄弱,建设生态文明的公众意识及城市能力还亟需加强。这些低碳发展的挑战都决定了贵阳必定要寻求一条具有贵阳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从城市入手探索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落实低碳产业政策、摸索低碳经济的发展经验成为当前中国推进低碳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贵阳市广大干部和群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特色定位,发挥独有比较优势,以建设生态文明引领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民素质和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和谐协调发展的良好势

7、头。但是,由富含磷、铝等自然资源禀赋和国内、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所决定,贵阳经济将长期承担为国内外市场提供磷、铝等高耗能产品的产业分工职能,这就决定了在人口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贵阳经济在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人均水平上将长期处于高位、甚至在近期还会有所提高的态势。此外,贵阳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不可再生资源,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明显伴随着能源、原材料等物质消耗和生活垃圾、城市废水、废气等排放物的总量增长。而且,制约贵阳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些长期性和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积极地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防止经济增长与资源投

8、入、污染排放的同步翻番,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是摆在贵阳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更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问题。贵阳市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应对挑战的关键之举和战略选择,并将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2、贵阳市实践低碳发展的战略意义实践低碳发展,对贵阳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1 低碳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低碳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能够促进贵阳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

9、持续发展,是贵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2.2 低碳发展是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跨越式发展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后来者直接跨越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发展历程。贵阳除了具有磷、铝等不可再生资源优势之外,还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气候优势、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低碳发展正是贵阳立足于自身最大的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低碳发展有助于贵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摆脱资源、能源、环境等对发展带来的约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建立起现代化的低碳产业体系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发展将给贵

10、阳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2.3 低碳发展是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低碳发展会带来协同增效的“多赢”结果,低碳发展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还将改善本地的环境质量,保障能源安全,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低碳发展不仅将有利于贵阳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还将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废物排放和局地环境污染、改善局地环境质量。更为重要的是低碳发展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促进贵阳市的生态化转型,提升城市层次和综合竞争力,塑造城市品牌,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3、贵阳市实现低碳发展的可行性3.1贵阳市能源相关的

11、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趋势2009年贵阳市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704万吨(考虑外调电对应排放的情况下为3,413万吨,以下描述均不考虑外调电对应排放的情况)。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3.02吨/万元,相当于全国2007年水平的1.22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82吨CO2/人,相当于全国2007年水平的1.41倍。从燃料构成看,贵阳市2009年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中,由燃煤(包含原煤、洗精煤和焦炭等)带来的排放为2,170万吨,占总排放的80.2%;燃油和燃气(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带来的排放为534万吨,占总排放的19.8%。可见燃煤仍然在贵阳与能源相关的二

12、氧化碳排放中占据主导地位。从部门构成看,贵阳市2009年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中,电力部门的排放为481万吨,占总排放的17.8%;供热部门的排放为231万吨,占总排放的8.6%;农业部门(第一产业)的排放为89万吨,占3.3%;工业部门(包括建筑业)的排放为1411万吨,占52.2%;交通部门排放为318万吨,占总排放的11.8%;建筑部门的排放(指建筑运行过程中由于满足供热、制冷、照明、炊事、电器等服务所引致的排放)为174万吨,占总排放的6.4%。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省市情况相比,贵阳市电力部门的排放在总排放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这是由于贵阳市2009年有52%的电力消耗依赖于外调电,

13、同时贵阳本地发电量中53.5%的发电量为水力发电。工业是贵阳CO2排放的主要来源部门,在工业内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四个行业是主要的排放大户,合计占工业排放的80%以上。从长远看,贵阳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化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贵阳市CO2总排放量和人均排放仍将面临持续增长的压力。工业在中短期内仍将是贵阳市CO2排放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经济发展,预计交通部门和建筑部门的排放在总排放中的比重将快速上升。3.2 贵阳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有利条件(1)具备较大的增量升级和结构调整潜力低碳发展意味着产业结

14、构调整和大量基础设施及技术设备的升级换代,意味着巨大的重置成本。贵阳市当前的产业发展尚处于上升阶段,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贵阳市具有更大的增量调整的空间和技术选择余地,这也意味着在低碳发展过程中将面临着较小的重置成本。这为贵阳快速完成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使得贵阳市能同发达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进行以低碳发展为指向的产业结构设计和优化,并借助后发优势提升产业水平和城市竞争力。(2)具有一定的产业能效改善基础和巨大的基于结构调整的控排潜力贵阳市近年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以及清洁生产等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特有的产业优势,开发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如磷

15、煤化工废气综合利用、黄磷尾气制甲酸、回收合成氨尾气生产公交车用LNG、利用磷石膏生产建筑砌块项目等。一些先进技术仍在开发中,部分技术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并逐渐在贵阳市的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为贵阳市实现低碳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依托。同时,旅游业等三次产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形成了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势头并展现了巨大的基于结构调整的控排潜力。(3)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优势贵阳市独有的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贵阳市独有的旅游和气候资源优势,有助于打造旅游业、特色房地产业、休闲度假产业,实现产业结构沿低碳方向的调整。(4)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贵阳市素有“森林之城”的美誉,全市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丰富的森林资源,除了作为碳汇发挥巨大的生态功能之外,还能为贵阳旅游城市品牌的竖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国家发展碳汇造林、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趋势下,从林业发展中获取经济效益和气候、环境效益等方面,贵阳具有广阔的前景。贵阳市应当充分看到这一契机,尽可能地将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3.3贵阳市实现低碳发展的障碍(1)经济总量偏小,工业结构调整难度大贵阳市经济总量偏小,在经济发展上与全国其他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贵阳市工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贵阳市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