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思考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68699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与金融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政与金融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财政与金融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财政与金融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财政与金融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与金融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金融思考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与金融 级会计(3)班 陈晓蕊 学号:第一章 财政总论在下列多种状况下,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是增长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 1、一般来说,当雇主向其工人提供健康保险时,这些福利也会惠及该工人的配偶。几年前,旧金山市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在我市做买卖的公司,向同性和异性未结婚配偶提供保健和其她福利。增长了,通过提供更多的健康保险等社会福利能增长对非市场性进行再分派,从而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影响2、 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 减少了,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是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是政府对市场性再分派活动,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会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影响。3、联

2、邦政府通过减少向州和地方政府的补贴实现了预算平衡。减少了,对向州和地方政府的补贴是转移性支出,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派活动,联邦政府减少向州和地方政府的补贴会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影响。第二章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分类 (1)按财政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送、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粮油物资储藏管理等事务、金融监管等事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她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等21类(2)按支出用途分类:重要涉及基本建设支出、公司挖潜改造资金支出、简易建筑费支出、地质

3、勘探费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等多项支出形式(3)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4)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常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5)国际分类措施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3、什么是购买性支出?它有什么作用?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涉及购买进行平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或者进行政府投资所需要的多种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即由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财政投资支出构成。它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派活动,对社会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较大,执行资源配备的能力较强。在市场上遵循定价互换的原则。4、什么是转移性支出?它有什么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

4、将一部分财政资金免费用的.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她受益者,重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构成。它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派活动,对收入分派的直接影响较大,执行收入分派的职能较强。 第三章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分类有哪些? (1)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税收 ,收费 ,债务收入 ,铸币收入 ,通货膨胀收入 (2)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 :预算内收入 ,预算外收入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重要经济因素有哪些?(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经济决定财政,没有经济不发达而财源可以丰裕的。(2)分派政策和分派制度。分派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集权和分权关系存在直接的联系。()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

5、响 。现行税收制度。第四章税收概论1、什么是税收?它有哪些特性和作用?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本,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特性:税收的强制性,免费性,固定性。作用: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能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派、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构造 2、在国内税制构成中,最重要的要素有哪三个?各自涉及什么内容? 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原则纳税人涉及自然人和法人课税对象涉及所得、商品、财产课税原则是国家征税的实际根据, 如纯所得额、商品流转额、财产净值3、 什么是税负转嫁?它有什么特点?它对社会生活有何影响?税负转嫁:商品互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措施,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

6、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特点:(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应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应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如:日用品、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食品税负易转嫁 而奢侈品税负不易转嫁 (3)课税范畴广阔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畴狭窄的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对社会生活影响:(1)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 (2)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 (3)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4)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

7、负转嫁的范畴和空间 (5)实行价外税,有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 4、国内现行税收制度的重要税种有哪些? 一、流转课税税种(1)增值税(2)消费税(3)营业税 (4)关税 二、所得课税的重要税种(1)公司所得税()外商投资公司和外国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4)农牧业税三、资源课税 (1)资源税 (2)土地增值税 四、财产课税五、行为课税5、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有哪些?有什么特点?1)公平类税收原则: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税收要公平看待所有纳税人,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应与纳税人的承当能力相适应。2)效率类税收原则:增进经济发展原则,费用最小化和的确简化原则。在组织税收收入的过程

8、中和解决税收与经济的关系时,必须讲求效率,坚持效率优先的思想第八章 国家预算1.什么是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国家进行有筹划地集中和分派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国家的基本财政筹划。.国家预算类别有哪些? 1)以形式差别: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2)以内容差别: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其她:中长期预算、项目预算、行动预算、国民经济、充足就业预算.国家预算执行机关及其参与的管理机关有哪些?国家预算执行机关:国务院(国家预算)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本级预算)其她参与的管理机关:(1)税务机关:税收征收管理 (2)海关总署:关税的征收管理(3)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基本建设的拨款、货款()中国农业银行:农业资金的拨款、

9、货款 ()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中央级行政事业经费的限额拨款,并代理国家金库业务等等。 ()国家金库: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留解以及库款的支拨、退付工作等。第九章 财政政策1 、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的,而调节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引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的类型有哪些?()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2)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紧缩性(悲观)财政政策 ,中性(稳健)财政政策3、财政政策目的有哪些? 经济适度增长,物价水平基本稳定,提供

10、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收入的合理分派,社会生活质量逐渐提高 经济适度增长在国内目前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 )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 2)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提供自主创新能力 4)增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5、加强和谐社会建设4、政政策工具重要有哪些?(1)税收 :宏观税率和具体税率的拟定、税种选择、税负分派、税收优惠与惩罚等(2)公共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3)政府投资:公共设施、基本设施等(4)国债:弥补财政赤字、调节货币供求第十章 财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有哪些类型? 集权:预算分派权限重要集中在中央的管理体制分权: 经济分权.地方自治型分级财政体制 行政分权在中央统一领导和筹划下,

11、由地方掌握部分预算分派权限的财政管理体制2 、什么是分税制?如何国内完善的分税制?分税制是指按事权划分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支出,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重要按税种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完善国内的分税制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进一步规范收入的划分 3)进一步完善预算调剂措施4)推动省如下分税制的建立和完善5) 健全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律制度第十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在漫长的商品互换发展过程中自然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了一种商品,在互换中固定地充当

12、一般等价物,这就是货币。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2 、货币的形态有哪些?货币形态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以及电子货币几种阶段3、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 、什么是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种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构造和组织形式。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单位;本位币和辅币;发行流通程序 ;货币准备制度5、国内的货币量层次是如何划分的?中国人民银行将国内货币总量划分为如下四个层次:M0=流通中的钞票M1=M+公司活期

13、存款+机关团队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公司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货币流通的形式有哪些? 现代的货币流通有两种形式:钞票流通和非钞票流通。、什么是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什么是纸币流通规律 ?(1)金属货币流通规律是指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流通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规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M=商品价格水平(P)待实现的商品总量()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2)纸币流通规律,就是指纸币发行量决定于流通中所必需的金属货币量的规律。换句话说,纸币的发行总量限于它所象征性代表着的金或银的

14、实际数量。如果用公式表达,即是: 流通中所有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金属货币的必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单位纸币的币值)流通中金属货币必要量/纸币发行总量第十二章 信用和利息 、信用形式有哪些?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重要的信用工具有哪些?短期金融工具:1)商业票据)银行票据3)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4)国库券长期金融工具:1)股票)债券衍生金融工具:1)金融期货2)金融期权3)可转换证券4)互换5)远期合同6)基金3、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1)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的基本因素2)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1)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2)经济运营周期(3)通货膨胀 (4)国际利率水平 (5)国家的经济政策(6)利率管理体制此外,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尚有经营成本、法律规定、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等。利率的变动要受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第1章 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1)交易主体:(1)公司 (2)金融机构 (3)居民个人 (4)政府机构 )交易的对象 :货币资金3)交易的工具:金融市场在进行交易时重要是以金融工具作为交易的凭证4)交易的组织形式:一种是交易所交易 ;二是柜台交易 ;三是场外交易5)交易的价格:在金融市场上,利率是资金商品的价格,利率的高下调节着资金供求和引导资金的流向.证券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各有几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