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学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五大领域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67094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科学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五大领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把科学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五大领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科学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五大领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科学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五大领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科学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五大领域-幼儿教育论文-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认为科学也是如此。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则新奇,吸引着他们明亮的目光,他们会对周围环境中忽然发生的一些科学现象、事物及有趣的情景产生好奇心和关注,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如果置之不理,盲目的干涉或指责,将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如果进行恰当的引导、激励、支持,不仅爱护了孩子的好奇心,还会使孩子产生积级的态度。如 何把科学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我有如下体会:一、在一日活动中发明必要的条件,为幼儿提供科学活动的时机比方:利用区域活动时间,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如磁铁,凹凸镜、纸、水、颜料、电池等,让他们自

2、己动手做一些感兴趣的小实验,如“磨擦生电、“沉浮实验、“会变的颜色等等。再比方通过自然角,使幼儿发现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另外在一日活动中要安顿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无拘无束,自发的察看探索行为。在一次饭后,小明、小强围在塑料盆边,把用餐后的竹筷放进盆中,塑料盆里有半盆水,竹筷很快就浮在水面上了,两个孩子显得很惊奇,不停地用手摁竹筷,手一离开,竹筷就又浮出水面了,不一会儿,吸引了好些孩子,并开始议论起来,“筷子在水中就是浮在水面上的。“我家的筷子不会浮。老师参与到孩子中,关于各种不同的筷子的浮沉情况的科学活动就很容易地生成了。二、教师要做有心人,激励幼儿发现问

3、题,并给予及时指导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有敏锐的眼光关怀周围事物,并善于察看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及时关给予激励、指导。一次户外活动时,我发现亮亮在仔细的察看着轮胎的花纹,就走过去问他:“你在干什么?他说:“老师,这些花纹多漂亮啊,为什么要有花纹呢?我想了想问:“你们的鞋底有没有花纹呢?如果穿上鞋底没有花纹的鞋会怎样呢?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开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鞋底的花纹,就会太滑了。当孩子对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好奇时,教师要学会指导,则就会使其成为一次有益的科学活动。第三、让幼儿自己寻找答案,发现科学规律。在教学中,幼儿是主体,作为教师,应当尊重他们,激励他们自己在不断的探索中

4、让幼儿学,而不是靠老师灌。如在“故事角里,诺诺在给小朋友讲?小浣熊的故事:“这天,朋友送给小浣熊一块糖,它很快乐,拿着糖就到水里去洗,打算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再美美地享受。可是洗着洗着,咦,糖不见了。“为什么糖不见了呢?孩子们很好奇。教师也参加了小朋友的行列:“你们说,糖为什么不见了呢?“小浣熊不小心把糖掉河里了。“糖被河里的鱼吃了。“糖在水里化没了。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开了。诺诺说:“小浣熊没有把糖掉了,也没被鱼吃。是糖在水里化了。真的是这样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动手做个实验吧,科学活动?糖在水中会怎样自然生成了。在动手动脑、交流体验和理解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一些最简单的科学办法,获得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科学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些优秀品质:尊重科学、勇于探索、乐于创新以及好奇探究的热情,关爱和爱护周围环境、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分享、交流等。我们在科学活动中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是办法、是思想、是精神,这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