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612918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昌市第一小学 谢妮娜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出“符号,密密麻麻,准确,规范,具体事实,亲切自然,愣住,春风拂面,信心”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重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回忆学过的旧课爬山虎的脚,引出作家叶圣陶老先生。板书:叶圣陶。2、简介叶圣陶老先生,引出作者肖复兴。板书:肖复兴 。4、简介肖复兴,引出课题,学生跟着老师书空课题。5、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幻灯片:“符号,密密麻麻,准确,规范,具体事实,亲

2、切自然,愣住,春风拂面,信心” 等词语。指名读,检查预习情况。2、自由朗读课文,先圈出以上词语,再用直线划出左边词语所在的句子,用曲线划出右边词语所在的句子。3、学生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三、检查自学情况。1、读词语。(1)指名分别读左右两列词语。(2)男女生分别读左右两列词语。2、读词语所在的句子。(1)指名读画直线的句子。(2)齐读画曲线的句子。四、理清课文结构。1、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两件事?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修改作文 邀请做客五、细读课文,重点品味。 1、出示问题:从叶老的修改中,“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教师口头要求:默读课文1到5自然段,用直线划出“我

3、”看到的有关句子,曲线划出我的感受。 3、学生默读。 4、学生汇报情况。看到的:(1)指名读直线划出的句子。 (2)师生合作读3至5自然段,学生读直线句子,老师读剩下的部分。我的感受:(1)指名读曲线划出的句子。 (2)分角色读3至5自然段,男生读直线,女生读曲线,老师读剩下的部分。六、再现生词,回归整体。 1、出示课始出现的两组词语。 2、竖着读,女生读左边,男生读右边。 3、横着读,生读左边,师读右边。4、你们有什么发现吗?(1、竖着看,左边那列词语是“我”看到叶老为我做的,右边那列是“我”的感受。2、横着看,左边两个词语是原因,右边那个词语是结果,它们有因果关系。) 5、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句式,师生合作读两列词语:因为(看到密密麻麻的符号)所以(我一下子愣住了)因为(看到叶老修改得很准确和规范)所以(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因为(看到具体事实、亲切自然这样的评语)所以(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6、此时,在你的眼中,叶老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七、结束语。孩子们,整堂课,有没有出现过爬山虎这个词?可课题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八、板书设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 修改作文 肖复兴邀请做客注:该教学设计在文昌市2010年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