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56589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技术方案工程名称: 方案编制: 技术审核: 方案批准: 检测单位: 地 址: 电 话: 日 期: 目 录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述3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4 地基处理方案及设计参数5 检测质量目标和服务承诺6 检测人员7 检测工作计划和进度计划8 检测流程、检测方法和原理9 检测仪器和设备10 需有关单位配合的事项11 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12 预期成果附图1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测试要求图附图2:作业平面示意图1. 编写依据n 技术标准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n 技术文件1.1 该工程

2、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1.2 该工程的基础施工方案(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 工程概述受成都安基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对/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工作。该工程由/设计,监理单位为/。框剪结构, 3层,根据地勘资料,人工挖孔桩以中风化泥岩为持力层,要求人工挖孔墩墩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30kPa。桩基施工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本项试验工作的目的是:确定深部地基土及大直径桩端土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3.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区地质情况表3-1。表3

3、-1 拟建场区地质情况一览表地层序号地层层号岩土名称1回填土2粉土3粉质粘土4砂土5卵石土根据钻探结果:拟建场区地下水丰富,该水化学类型属HCO3-Ca-Mg-K+Na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有微腐蚀性。4. 地基处理方案及设计参数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地基处理,详见表4-1。表4-1 人工挖孔灌注桩设计参数楼号总桩数(根)桩径(mm)桩长(m)桩端土(岩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单桩承载力(kN)120612002-44305. 检测质量目标和服务承诺5.1 质量目标1、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5481-2000,健全和完善公司质量体系并持

4、续有效地进行;2、本着“质量第一、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的宗旨,努力贯彻“客观公正、科学准确、方便客户”的服务方针,使客户的满意率不低于95;3、以公司的质量体系规范全员的行为,并以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信誉服务于社会;4、保证检测设备的合格率和准确率达到100,维持试验条件并不断完善管理水平;5、检验报告不出现结论性的差错,其它差错低于1。5.2 服务承诺为保证公司全体人员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更好地做好检测服务工作,对公司的服务方针做如下承诺;1、不受行政干预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压力,保证检测数据的客观性和检测行为的公正性;2、按照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制定完善的作业指导文件,采用先进适用的检测设备,

5、认真对待检测工作的每个环节,保证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检测报告的差错率控制在质量目标的范围内;3、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及时发送检测报告,检测报告清晰、完整,结论正确;4、认真执行检测收费标准,做到收费管理规范。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与客户协商收费标准;5、为客户提供优质、方便的服务,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对客户的投诉及时受理,认真调查处理,并给予答复。6. 检测人员本次试验工作人员配置见表6-1。试验工作将根据工作性质及试验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分工协作,确保试验质量和试验的顺利进行。表6-1 本项目检测人员统计表序号姓 名性别技术职称在本项目中担任的职务1/男/项目负责人2

6、/男/现场负责人3/男/项目检测员4/男/项目检测工7. 检测工作计划和进度计划7.1 工作计划接到进场通知前完成以下工作:1、 踏勘现场,并了解相关资料;2、 人员准备及培训;3、 加载反力系统的设计与低应变仪的前期准备;4、 安排仪器及设备运输。7.2 进度计划试验整体进度根据挖孔施工情况及相应规范对成孔护壁及灌注桩养护期的要求最终确定。 岩基承载力试验采用撑壁式反力装置,据此初步拟定工期如下:1根人工挖孔灌注桩深层平板载荷试验1点/台班,共计1天完成现场检测工作,之后1天内提交检测快报,7天内提交正式报告。8. 检测流程、检测原理和方法8.1 检测流程制定试验方案人员组织试验设备技术交底

7、静载试验试 验试验准备试验设备进场试验设备安装试验设备调试设备拆卸、退场试验数据分析、整理提交试验报告图8-1 检测流程框图8.2 检测原理和方法8.2.1 试验设备1、承压板:采用1块圆形刚性承压板(=800mm、h=30mm);2、加荷系统:由标定过的QF200t油压千斤顶配0.4级的精密压力表及高压、油泵组成; 3、反力系统:采用放置于井壁护圈底端的主梁与护圈、井壁的摩擦力作反力系统;4、观测系统:测定地基土沉降和承压板周围地面变形的观测系统由观测支架和测量仪两部分组成,由基准梁、联系支架及2只最大量程为50mm、精度0.01mm的位移计组成; 5、主梁:由两根根据孔径确定的长度的Ib4

8、2工字钢组成;6、基准梁:由一根据孔径确定的长度的Ia10工字钢组成。 7、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主要设备一览表名 称规 格编 号设备状况数量千斤顶100t/合格3台手动泵QYB-2/合格3台油压表0-60MPa/合格3只百分表0-50mm/合格6只8.2.2 现场测试技术要求1、在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前,先对工挖孔桩的桩端土进行施工勘察,以确定桩端下三倍桩直径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是否有软弱夹层。2、在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前,应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的承载力特征值对作反力装置的井壁护圈进行计算以确保有足够的反力,同时对主梁的钢度进行验算;3、试验面应开挖成水平面并置于孔底的中央,应在试验面上铺设不

9、超过20mm厚中粗砂垫平; 4、在承压板外侧地面各0.5倍承压板直径处分别安装两只位移计来测定地面的变形量;5、进行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应准确,记录应真实、清楚;6、在分级加载时,应均匀慢速地施加,以免加载过快产生冲击波对场地地基土的状态产生影响; 7、基准梁安装时一端固定,另一端必须自由支承; 8、基准梁附近不设照明及取暖炉;9、试验时荷载值要保证精确,应及时加压补油以保证达到规定的荷载值。8.2.3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设备的安装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测试安装示意图下图2、当试验面不平整时应在试验面上铺一层厚度不超过20mm的中粗砂并找平,将承压板平置轻放在试验面上,(承压板的中心应与试验面的中心

10、线重合),再将千斤顶放在承压板上(千斤顶的轴心应与承压板、试验面的中心线重合); 3、将主梁放置在主梁支架上(主梁的中心应与千斤顶的轴线重合),主梁的两端放置在井壁护圈底端,主梁的安装必须保证水平并且与千斤顶应保留23cm的空隙; 4、根据磁性表座的长度确定门架的位置,安好基梁;5、将2只百分表通过磁性表座固定在基准梁上,并将沉降引杆对称安装在千斤顶四周的承压板顶面上,沉降引杆与承压板表面必须保证垂直,将百分表安装在沉降引杆上,位移计轴与沉降引杆轴平行; 6、接好顶与油泵之间的油管。8.2.4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现场测试及资料整理 1、本工程人工挖孔墩最大荷载量为880kPa,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

11、荷载法,分10级加载,直到满足规范规定的终止试验条件为止。 2、沉降观测 每级加载后间隔10、10、10、15、15分钟各测读位移计读数一次,以后每隔30分钟测读一次,并做好详细记录,按下式计算累计沉降量。 S=Si/2 试中:S-累计沉降量(mm)Si -各位移计的沉降量 3、沉降稳定的相对标准 当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沉降量小于0.1mm时,认为已趋稳定,可以加下一级荷载。 4、终止加载条件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沉降s急剧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上有可判读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d(d:为承压板直径); 、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标准

12、;、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 、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荷载的2倍。 5、卸载与卸载沉降观测卸载分5级等量进行,每级卸载值为加载量的2倍,每卸一级荷载,读记回弹值,直至变形稳定。6、试验资料的整理根据实测原始记录绘制ps和slgt曲线。 8.2.5检测结果判断1、人工挖孔墩地基土承载力实测值和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满足前三条终止加载条件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当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不能按上述二条确定时,可取s/d=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

13、值,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2、人工挖孔墩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测试3个点的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9. 试验工作量 9.1 检测点的选取应有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及检测等单位共同定点,其基本原则为:1、随机选取并应均匀分布整个场地;2、不良地质现象或软弱地段、施工与监督过程中的异常部位;3、综合考虑布点方案,并宜在轴线交叉范围内有代表性的区域;4、荷载较大、结构受力敏感或变化部位。9.2 检测点的数量按照“DBJ51/T014-2013”的规定: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数量:按总桩数的1%抽取,且每个单体工程(每栋楼)在设计荷载相同的前提下不少于3个点,10. 需有关单位配合的事项1、试验场地地面和试验点应平整、夯实;2、提供试验设备进出场通道,以保证试验设备靠近试验点;3、在距试验区50m内,提供试验用电源(220V),并由现场电工负责接电;4、由桩基施工单位进行试桩桩头处理;5、当施工现场出现交叉作业而影响试验进度时,请委托方出面进行协调解决;6、因试验设备多且重,用人工进行现场移位有较大困难时为节省工期,请委托方协调,尽可能利用现场塔吊协助设备的场内运输和移位。11. 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为保证试验工作能科学、安全、有序的进行,依据我中心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