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说课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55919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温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温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温度》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度》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度说课稿一:说教材温度是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第4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负数”的第1课时,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认识范畴。负数的学习是对数概念的进一步扩充。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的知识,并有了一定的数感,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丰富负数的现实背景,让学生积累负数认识的活动经验。为学生下节课学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上的温度,能在具体情境中比较两

2、个负数的大小。2.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能正确读写温度本课的难点:初步理解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本课关键:一定要借助于温度计来理解。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谈论法进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侧重关注学生学会观察,学

3、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一)、从生活实际中感知负数开课伊始,在学生熟知的天气预报之后,让学生在学习单上用自己个性化的方式记录北京的温度。在充分交流后,让学生比较每种记录方法的优缺点,然后介绍通用简洁的记录方法:用带“+”的数表示零上温度,带“的数表示零下温度。熟知的生活场景,有趣的记数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在这一环节,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二)、从实践活动中认识负数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活动。(1)、观察活动:出示直观的温度计模型。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上有什么

4、?通过实物加强直观性,通过汇报结果突出教学的关键点。(2)、画图活动:结合温度计,让学生自己在温度计上标出5个城市的气温,体验用带符号(“+”或“-”)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数形结合,正确读写,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3)比较活动:结合温度计,从特殊的0度引出并比较两个零下温度,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温度计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比0低几摄氏度进行比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上理解温度的高低,从而突破难点。通过上述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温度的表示方法的认识,同时深化了温度的读写, 也突破了对零下温度进行比较的难点。(三)、在分层练习中运用负数为巩固知识、发展技能,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1. 基础练习,教科书85页第1题。反馈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2. 综合练习,教科书85页第2题。将数的大小比较范围扩大,防止思维定式。3. 延伸练习,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教科书85页的第3题。实时查询6个城市当天的气温,让学生综合比较一串数的大小,并引发学生思考:同样都是今天的气温,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呢?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最后联系嫦娥三号登月,感受科技创新对人类生活的巨大贡献。这三个练习的设计主要体现层次性、实用性、生活性、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既巩固了新知, 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