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555965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6

2、、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8、供应室必须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严格按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消 毒消毒(disinfection)是指利用温和的物理化学因素抑制病原体繁殖的手段。消毒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而且灭菌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应用物理及化学方法。消毒的目的意义传染病消毒是

3、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其目的:(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免疫感染。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

4、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消毒的种类分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种,也可按照消毒水平的高低,分为高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与低水平消毒。污 染是指自然环境中混入了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其数量或程度达到或超出环境承载力,从而改变环境正常状态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重金属污染等。污染途径 各种来源的污染可以经一条或几条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 1.空气病人近距离接触时,微生物在飞沫中或直接传给他人。 2.手接触面广泛,最易受污染和传播微生物。 3.医疗器械未达到消毒效果。 4.药品血制品传播肝炎,静脉用和口服

5、制品受污染,一些外用制剂在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制过程中受污染。消毒剂、抗菌制剂,配制时所用洗涤剂或容器被污染而引起制剂污染。医院污染区指,有病人或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区域,如病室、厕所、浴室、洗漱间、污衣污物存放 处、杂用室污染端等。清洁区指没有上述污染区域,如病区内库房、药房、餐厅、配餐室、值班室等。 半污染区指二者之间,如病区内走廊、护士站等。常见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而且灭菌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应用物理及化学方法。(一)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 一般应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可消除手上绝大部分甚至全

6、部细菌,使用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及隔离病室的空气,保护无菌状态。2热力消毒 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能使病原体蛋白凝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机能。(1)火烧 凡经济价值小的污染物,金属器械和尸体等均可用此法。简便经济、效果稳定。(2)煮沸 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属器械均用本法,10012分钟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则须较长时间。炭疽杆菌芽胞须煮沸30分钟,破伤风芽胞需3小时,肉毒杆菌芽胞需6小时。金属器械消毒,加12%碳酸钠或0.5%软肥皂等碱性剂,可溶解脂肪,增强杀菌力。棉织物加1%肥皂水15l/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物品煮沸

7、消毒时,不可超过容积3/4,应浸于水面下。注意留空隙,以利对流。(3)流动蒸气消毒 相对湿度80100%,温度近100,利用水蒸气在物何等表面凝聚,放出热能,杀灭病原体。并当蒸气凝聚收缩产生负压时,促进外层热蒸气进入补充,穿至物品深处,加速热量,促进消毒。(4)高压蒸气灭菌 通常压力为98.066kPa,温度121126,1520分钟即能彻底杀灭细菌芽胞,适用于耐热、潮物品。(5)干热灭菌 干热空气传导差,热容量小,穿透力弱,物体受热较慢。需160170,12小时才能灭菌。适用于不能带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属器械等。不同病原体的热耐受力,以热死亡时间表达。 3辐射消毒 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二种。前

8、者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后者包括丙种射线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红外线和微波主要依靠产热杀菌。电离辐射设备昂贵,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目前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份、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和酸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亡。紫外线波长范围21003280A,杀灭微生物的波长为20003000A,以25002650A作用最强。对紫外线耐受力以真菌孢子最强,细菌芽胞次之,细菌繁殖体最弱,仅少数例外。紫外线穿透力差,3000A以下者不能透过2mm厚的普通玻璃。空气中尘埃及相对湿度可降低其杀菌效果。对水的穿透力随深度和浊度而降低。但因使用方便,对药品无损伤,故广泛用于空气及一般物品表面

9、消毒。照射人体能发生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和臭氧中毒等。故使用时人应避开或用相应的保护措施。日光曝晒亦依靠其中的紫外线,但由于大气层中的散射和吸收使用,仅39%可达地面,故仅适用于耐力低的微生物,且须较长时间曝晒。此外过滤除菌除实验室应用外,仅换气的建筑中,可采用空气过滤,故一般消毒工作难以应用。 (二)化学消毒法 根据对病原体蛋白质作用,分为以下几类。1凝固蛋白消毒剂包括酚类、酸类和醇类。(1)酚类 主要有酚、来苏、六氯酚等。具有特殊气味,杀菌力有限。可使纺织品变色,橡胶类物品变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故除来苏外应用者较少。酚(石炭酸)(carbolic acid):无色结晶,有特殊臭味,受潮

10、呈粉红色,但消毒力不减。为细胞原浆毒,对细菌繁殖型1:801:110溶液,2030分钟可杀死,但不能杀灭芽胞和抵抗力强的病毒。加肥皂可皂化脂肪,溶解蛋白质,促进其渗透,加强消毒效应,但毒性较大,对皮肤有刺激性,具有恶臭,不能用于皮肤消毒。来苏(煤酚皂液)(lysol):以47.5%甲酚和钾皂配成。红褐色,易溶于水,有去污作用,杀菌力较石炭酚强25倍。常用为25%水溶液,可用于喷洒、擦试、浸泡容器及洗手等。细菌繁殖型1015分钟可杀灭,对芽胞效果较差。六氯酚(hexochlorophane):为双酚化合物,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酯、醚,加碱或肥皂可促进溶解,毒性和刺激性较少,但杀菌力较强。主要用于

11、皮肤消毒。以2.53%六氯酚肥皂洗手可减少皮肤细菌8090%,有报告可产生神经损害,故有宜长期使用。(2)酸类 对细菌繁殖体及芽胞均有杀灭作用。但易损伤物品,故一般不用于居室消毒。5%盐酸可消毒洗涤食具,水果,加15%食盐于2.5%溶液可消毒皮毛及皮革,10l/kg加热30浸泡40小时。乳酸常用于空气消毒,100m3空间用10g乳酸薰蒸30分钟,即可杀死葡萄球菌及流感病毒。(3)醇类乙醇(酒精) 75%浓度可迅速杀灭细菌繁殖型,对一般病毒作用较慢,对肝炎病毒作用不肯定,对真菌孢子有一定杀灭作用,对芽胞无作用。用于皮肤消毒和体温计浸泡消毒。因不能杀灭芽胞,故不能用于手术器械浸泡消毒。异丙醇(is

12、opropylalcohol)对细菌杀灭能力大于2溶解蛋白消毒剂 主要为碱性药物,常用有氢氧化钠、石灰等。(1)氯氧化钠 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杀菌力强,24%溶液能杀灭病毒及细菌繁殖型,10%溶液能杀灭结核杆菌,30%溶液能于10分钟杀灭芽胞,因腐蚀性强,故极少使用,仅用于消灭炭疽菌芽胞。(2)石灰 遇水可产生高温并溶解蛋白质,杀灭病原体。常用1020%石灰乳消毒排泄物,用量须2倍于排泄物,搅拌后作用45小时。20%石灰乳用于消毒炭疽菌污染场所,每46小时喷洒一次,连续23次。刷墙2次可杀灭结核芽胞杆菌。因性质不稳定,故应用时应新鲜配制。3氧化蛋白类消毒剂 包括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因

13、消毒力强,故目前在医疗防疫工作中应用最广。(1)漂白粉 应用最广。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OCl)2,含有效2530%,性质不稳定,可为光、热、潮湿及CO2所分解。故应密闭保存于阴暗干燥处,时间不超过1年。有效成份次氯酸可渗入细胞内,氧化细胞酶的硫氢基因,破坏胞浆代谢。酸性环境中杀菌力强而迅速,高浓度能杀死芽胞,粉剂中用于粪、痰、脓液等的消毒。每升加干粉200克,搅拌均匀,放置12小叶,尿每升加干粉5克,放置10分钟即可。1020%乳剂除消毒排泄物和分泌物外,可用以喷洒厕所,污染的车辆等。如存放日久,应测实际有效氯含量,校正配制用量。漂白粉精的粉剂和片剂含有效氯可达6070%,使用时可按比例减

14、量。(2)氯胺T 为有机氯消毒剂,含有效氯2426%,性较稳定,密闭保持1年,仅丧失有效氯0.1%。微溶于水(12%),刺激性和腐蚀性较小,作用较次氯酸缓慢。0.2%1小时可杀灭细菌繁殖型,5%2小时可杀灭结核杆菌,杀灭芽胞需10小时以上。各种铵盐可促进其杀菌作用。12.5%溶液对肝炎病毒亦有作用。活性液体须用前12小时配制,时间过久,杀菌作用降低。(3)二氯异氰尿酸钠 又名优氯净,为应用较广的有机氯消毒剂,含氯6064.5%。具有高效、广谱、稳定、溶解度高、毒性低等优点。水溶液可用于喷洒、浸泡、擦沫,亦可用干粉直接消毒污染物,处理粪便等排泄物,用法同漂白粉。直接喷洒地面,剂量为1020g/m

15、2。与多聚甲醛干粉混合点燃,气体可用薰蒸消毒,可与92号混凝剂(羟基氯化铝为基础加铁粉、硫酸、双氧水等合成)以1:4混合成为“遇水清”,作饮水消毒用。并可与磺酸钠配制成各种消毒洗涤液,如涤静美,优氯净等。对肝炎病毒有杀灭作用。此外有氯化磷酸三钠、氯溴二氰尿酸等效用相同。(4)过氧乙酸 亦名过氧醋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酸味,是一种同效速效消毒剂,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具有漂白的腐蚀作用,易挥发的刺激性酸味,是一种高效速效消毒剂,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具有漂白和腐蚀作用,性不稳定,遇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强大碱等易分解。0.010.5%,0.5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1%5

16、分钟可杀灭芽胞,常用浓度为0.52%,可通过浸泡、喷洒、擦抹等方法进行消毒,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气雾(5%浓度,2.5ml/m2)和熏蒸(0.751.0g/m3)消毒。(5)过氧化氯 36%溶液,10分钟可以消毒。1025%60分钟,可以灭菌,用于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服装等消毒。10%过化氢气深胶喷雾消毒室内污染表面;180200ml/m3,30分钟能杀灭细菌繁殖体;400ml/m3,60分钟可杀灭芽胞 乙醇,经肺吸收可导致麻醉,但对皮肤无损害,可代替乙醇应用。(6)过锰本钾 15%浓度浸泡15分钟,能杀死细菌繁殖体,常用于食具、瓜果消毒。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季铵盐类,高浓度凝固蛋白,低浓度抑制细菌代谢。有杀菌浓度,毒性和刺激性小,无漂白及腐蚀作用,无臭、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