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树的人文历史拉丁学名: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科属: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无患子亚科 Sapindoideae 文冠果属 Xanthoceras Bunge 文冠果是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m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花杂性,整洁,白色,基部有由黄变红之斑晕;蒴果椭圆形,径4-6cm,具有木质厚壁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本种花序大而花朵密,春天白花满树,花期可持续20多天,是难得的观花小乔木,也是较好的蜜源植物 文冠果树的人文典故:1·以形、依史、生长地区取的树名文登阁、僧灯毛道、温旦革子、文冠木、文官果、土木瓜、 岩木瓜、木瓜2·树名的由来明代万历年间京官蒋一葵撰《长安客话》载“文官果肉旋如螺,实初成甘香,久则微苦昔唐德宗(公元780年~8在位)幸奉天,民献是果,遂官其人,故名另,果实酷似古代文官的帽子亦名3·文革被政治文革期间,文冠果和木槿曾经被定为“钦定植物”,就因文冠果又名“文官果”( 果------实现)寓意“文官掌权” 5·历史上的文官以文冠果的花的颜色定制官服颜色宋高宗(公元1127年)时,胡仔篡集的《笤奚渔隐丛》后集,卷第三十五记载:上痒录云“贡士举院,其地栖广勇故营也,有文冠花一株,花初开白,次绿次绯次紫,故名文冠花。
花枯经年,及更为举院,花再生今栏槛当庭,尤为茂盛文冠果在宋朝时叫文冠花,当时的文官,首穿白袍,次着绿袍,再穿红袍,最大的官才穿紫袍6·与佛教的渊源文冠果是中国国宝级的树种,人工栽培文冠果历史比较悠久,庙宇、宅院里很早就有栽植在古代出土的皇家陵墓中,长明灯用的燃料就是文冠果油,由于文冠果树形及果实、花序的典雅不凡,人们出于对佛的尊敬,采集文冠果种子榨油供点佛灯之用,在西藏、青海、内蒙等地,寺庙里的僧侣把文冠果油作为食用油或佛前长明灯用油民间相传文冠果是神树,最早是由僧人引种的据传:“在藏、蒙佛教界,把文冠果树视为神树,把文冠果油称作神油,只有活佛和少数高档僧侣、喇嘛才有机会和资格食用……庙宇里用文冠果油点长明灯,不仅灯光明亮,并且不冒黑烟,不熏佛像由此,每建一处新的庙宇,僧人都要将种子带去,种植于庙宇前后,几年后小树结籽,即可供庙内使用7·文冠果象征着官运亨通在古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们,在应试完等待发榜时,考生们就会涌到京城西山八大处的到处大悲寺两棵文冠果下,借着“文官果”的喻旨在树下祈求文官果能给她们带来好运山东莱芜刘庄曾经有一棵古文冠果树,传说是清代的一种县老爷从北方带来的县老爷觉得,文冠果有保佑文官官运长期的作用。
可惜,前些年,这棵古树被本地人作为名木给卖掉了,估计树龄在150年以上8·民间流传“闻到文官果,当官不用悉:摸到文官果,升官在眼前:吃到文官果,当官一辈子”在晋北,文冠果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地人取其谐音,称之为“文官果”农户喜欢把文冠果栽在土窑洞的脑畔上,成熟的文冠果落下来,她们会说:“文曲星来临了”,“文官入院了”9·长寿之树明代,陈吴子又名扶摇,另署西湖花隐翁著《花镜》载:“文冠果产于北地,树高丈余,皮粗多砢,木理甚细,叶似榆而尖长,周边锯齿纹深,春开小白花成穗,每瓣中微凹,有细红筋贯之,子大如指顶,去皮而食其仁甚清美如每平常浇或雨水多,则实成者多,若遇旱年,则实秕,小而无成矣又据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文冠果生郑州南荒野间,陕西人呼为崖木瓜,树高丈余,叶似榆叶而狭小,又似茱萸叶亦细长花开仿佛似藤花而色白,穗长四至五寸结实状似枳谷而三瓣,中有子二十余颗,如皂角子子中瓤如栗子,叶微淡,又似米面,叶甘可食其花叶甜,其叶味苦,救饥采花炸熟,油盐调食;或采叶炸熟,水浸淘去苦叶,亦用油盐调食;及摘实取子煮熟食,玄扈先生嗜过子本嘉果,花甚至多可食文冠果树龄一般在数百年至千年以上,陕西淳化县固贤乡发现三人合抱的文冠果树,树龄约余年,现仍能结出果实。
山西晋北地区有10以上古树,清徐县徐沟镇宁家营村有一株至少在5以上树龄的大树,树径1.5米,树高8米左右在甘肃镇原县曙光乡的黄土山坡,发现了一株600多岁高龄,胸围2.15米,基围1.75米,干高2.5米、冠幅5.8×6.2米,株高达9.5米的文冠果古树靖远县东湾镇乃家沟乃国伟家既有两株生长百年以上的文冠果树,大的一株至少有3以上的树龄,地围达3.6米,树高6米,冠幅6米多,农民俗称为木瓜10·文冠果树与戏剧《杨家将》戏文中的“降龙木”就是文冠果杨六郎欲破天门阵,因需穆柯寨之降龙木,杨宗保前去索要,后与寨主之女穆桂英相爱成婚杨六郎得知大怒,欲斩之,穆桂英来献降龙木,并愿破天门阵,宗保始赦文冠果在古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11·文冠果的食用《党史资料》记载,1976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夫妇访华期间,江青接待她们的宴会,用的就是文冠果油烹调出来的菜肴当时的简介说:这些菜都是用中国生长的文冠果榨出的油烧的,这是一种高档食用和工业用的植物油,旧社会是高档喇嘛食用的油尼克松夫妇和布伦南总管3人用餐后,赞扬菜的味道鲜美,并且非常好看尼克松说,简直是一次宴会,尼克松夫人说,她从未吃过比这更好的菜……文章资料来自网络等资源,在此,向原作者致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