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检测试题AB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55300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检测试题A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检测试题A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检测试题A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检测试题A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检测试题A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检测试题A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检测试题AB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检测试题(卷)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A卷一、规范书写。(3分) 爱情使人心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境。二、基础知识及运用1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气魄p 扮演bn 澎湃bi 哽住gng B哺育f 惩罚chng 懊悔o 逼狭xi C屏障png 山巅din 滋长z 炽痛ch D惨白chn 泛滥fn 镐头go 胡骑j 2加线字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山巅(山顶) 狂澜(大波浪) 哽住(声气阻塞) 木兰当户织(门) B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阻抑(控制) 亘古(延续不断) 问女何所忆(思念) C澎湃

2、(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哺育(喂) 宛转(曲折) 关山度若飞(过) D懊悔(悔恨) 惨白(悲惨) 怪诞(荒唐的) 愿为市鞍马(买) 3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 A怪诞 亘古 蚱蜢 无实无刻 B班斓 泛滥 崎岖 回环曲折 C屏障 懊悔 雄键 亦复如是 D狂澜 险峻 坦荡 九曲连环 4 . 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偶)(3)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比喻)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

3、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6、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篇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

4、神。7. 按要求默写原文。(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 , ;(2)山际见来烟, 。 (3) ,明月来相照。(4)峨眉山月半轮秋, (5)此夜曲中闻折柳, (6)请写出一句关于“黄河”的名言或诗句。(2分) 三、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

5、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1、选文从 、 、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 的思想感情。(4分)2、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3分) 3、“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3分) 4、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2分)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B、小弗朗士是个活泼天真的孩子,他根本不知道最后一课的意义。只是对老师的离开感到难过。C、韩麦尔先生心情悲痛,是因为他即将失去工作。D、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二)文言文阅读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

6、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本文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题目中的“伤”意即。2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世隶耕(属于) 父异焉(感到惊异) 借旁近与之(身边)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人处理好关系) 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邑人奇之(奇特) 或以钱币乞之(乞讨) 父利其然也(从中得到好处) A B C. D.3补出下列句子省略的部分。(1)不使学。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什么? 5翻译句子。(1)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 稍稍宾客其父。 (3) 泯然众人矣。 6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四、作文实践每一个人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面对养育自己的父母、教导自己的老师、关注自己的亲人、一同成长的伙伴,总有许多感触,请回忆你与妈妈、爸爸、奶奶、老师、朋友等之间发生的使你最难忘的事,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