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共9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54702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共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共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共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共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共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共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共9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卷首语1、 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2、 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3、 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4、 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等技术问题。5、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6、 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或 高度划分

2、。7、 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8、 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1)、建筑是什么?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 能

3、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 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 c、停车场所 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 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高层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在

4、车辆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以节约场所用地。d、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是,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消防车道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单车道路宽不应小于4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7m;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1.5m.4)、怎样处理交叉路口?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与李玉干道转角处车辆转弯时的视线要求,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2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1)、在设计公共建筑时,其空间组合不能脱离总体环境,应放在特定的环

5、境之中,去考虑单体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考虑与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特点相结合,才能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相互储存,凝结成为不可分割的完美整体。2)、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三个方面: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3)、如何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P10-13)论述题4)、从整体布局出发,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根据需要改造环境,甚至创造环境,以满足设计创意的需求,使室外空间环境更完美。3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1)、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包括哪些?a、公共建筑在特定条件下(地形特定、建筑性质等),需要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而产生群体空间组合b、以公共建筑群组成的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如城

6、市的市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娱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以及居住区中心等的公共建筑群。2)、如何创建公共建筑的空间环境?a、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b、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c、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同意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第二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1)、公共建筑功能的

7、核心为题: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以及与室外环境的联系等2)、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论述交通联系有哪些形式?p273)、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4)、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 a、基本属于交通联系的过道、过厅和通廊。 b、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过厅或通廊。 c、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和厅堂。5)、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通道宽度与长度是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定及空间感受来确定。一般在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地车道,宽度常在1.5m以上,例如旅馆、办公建筑要做到1

8、.5-2m或者更宽些。学校建筑一般为2-3m医院门诊部为3-4m左右。公共建筑过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性质,耐火等级、防火规范以及视觉艺术等方面的要求而定,其中主要是控制最远房间的门中线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应控制在安全疏散的限度之内。6)、通道的采光。一般是依靠走到尽端开窗,或借助于门厅、过厅或楼梯间的光线采光,也可利用走到两侧开敞的空间来改善过道的采光。7)、总之,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布置,应从全局出发,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空间艺术构思的需要,力求减少通道、厅堂的面积和长度,这能使空间组合紧凑,也可带来经济效益。8)、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 a、楼梯:在公共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

9、少设置两部楼梯; b、坡道:坡度一般为8%15%,在人流较集中部位,需更平缓,常为6%12%,还应考虑防滑措施。 考虑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度以及与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过度的作用。公共建筑的主要路口部分,是空间组合的咽喉要道,既是人流汇集的场所,也是空间环境设计的重点。9)、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依据两个方面的要求:功能方面和精神方面。10)、公共建筑的门厅空间环境应满足通行能力,还应体现出空间的构思意境。11)、在门厅或大堂的设计中,应具备合适的尺度感与明确的导向感。12)、在对称布局的门厅设计中,采用建筑构图的轴线方法,展

10、示空间的导向,以增强人流的方向感。13)、公共建筑的门厅空间环境,有室内外的过渡问题。2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1)、将建筑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根据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明确,交流方便;还应对主于次、内与外、闹与静等方面进行分析。2)、功能分区的主次关系,应与具体的使用顺序密切结合。3)、公共建筑中的主要空间能否发挥作用与辅助空间配置的是否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4)、对于各类组成空间的使用性质,有的功能与对外联系为主,有的与内部关系密切;考虑空间组合时,应妥善出来功能分区中的内外关系问题。3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 *交通、医疗、商业、展览、体育的主要路线是什么?1)、公共建筑

11、空间组合中的人流组织问题,实质上是人流活动的合理顺序问题。2)、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问题,是人流组织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人流量大而集中的公共建筑,连续性的人流疏散(医院、商店、旅馆等);集中性的(影剧院、会堂、体育馆等);兼有连续和集中的特性(如展览馆、学校建筑等)。3)、对于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组织,常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简答题)p46a、出入口合并设置,人流疏散时,自上而下,方向一致,从而简化阶梯教室与相邻房间的联系;b、出入口分开设置,出口则布置在阶梯教室的后部,使人流经过楼梯或踏步疏散。4)、公共建筑空间除了从使用性质、功能分区、流线特点、疏散设计等方面分析功能问题的;还要争取良好的朝向、

12、合理的采光、适宜的通风以及优美舒适的环境等。5)、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两种分析与确定空间组合关系的手段:a、功能关系分析图(功能需要、防火要求、空间感受、人流使用性质);b、流线分析图。第3章: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1公共建筑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论述题)1)、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要求,是创造建筑型式美的主要依据。在对公共建筑进行造型艺术创作时,力求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才有可能获取完美艺术形式。2)、多样统一是建筑艺术形式普遍认同的法则,也是公共建筑造型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据。3)、建筑艺术不同于其他作品的艺术形式,即:建筑语言不能像其他的艺术形式,它只能通过一定的空间和体形、比例和尺度、色彩和

13、质感等方面构成的艺术形象,表达某些抽象的思想内容。4)、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与于建筑空间序列中活动,所产生的印象及所构成的综合艺术效果,因为有了时间因素,常称建筑艺术为四个向量的艺术。5)、 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称为建筑构图原理,这是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反复总结和认识得来的,也是公认的和客观的美的法则,如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视觉与视察等构图经验。*怎样利用多样统一进行形式艺术美创作? 其一,多样性应是所有的建筑环境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原则,当然是公共建筑环境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据。因而在公共建筑艺术处理中应密切结合“公共性”这一基本特征,善于处理统一中求变化,变化

14、中求统一的辩证关系。 其二,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既是建筑艺术形式创作的普遍法则,也是公共建筑艺术形式美的创作准绳,因而需要正确解决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协调并善于运用娴熟的艺术技术和新的技术成就,更好地为创造新的建筑艺术形式服务。 其三,正确对待传统与革新的问题,善于吸收建筑历史传统优秀的创作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外为中用”,在公共建筑艺术创作中,力求不断创新。2室内空间环境艺术*所谓空间的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1)*什么是视觉视差?在考虑公共建筑的尺度时。还应注意视觉方面的因素,因为人对建筑空间的整体认识,除了通过在使用过程中的接触之外,在很大程

15、度上是由于人的视觉连续性和所形成的综合印象,所以人的视觉规律同样是分析建筑空间尺度的重要因素。在视觉规律中,不同的视角和视距所引起的透视变化以及由于体形的大小,光影的明与暗,方向的横与竖等一系列的对比作用所产生的错觉,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尺度感。在建筑构思中,常运用这些视觉规律增强或减弱视觉艺术的特征效果,以争取某些预想的建筑空间环境的意境。例如,有的将远处的细部尺度放大加错,借以矫正由于透视变小而产生的视差,当然也不能忽视近看的效果。又有的将建筑增加由近及远的层次,以增强其深远感。此外,建筑空间的明与暗,也常会产生不同尺度感的错觉,可以利用采光和照明的不同效应,调整建筑空间的尺度感。例如人民大会堂的顶棚采用了层层退晕的划分,再加上满天星的灯光效果,解决了顶棚下坠的错觉问题。又如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览厅,是逐层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