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54624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局部 前 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展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 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

2、开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展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开展。一、根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表达根底性、普及性和开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 、进展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

3、切重大技术开展的根底;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局部。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

4、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鼓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良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6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展对数学教育

5、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二、设计思路 (一) 关于学段为了表达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 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开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

6、年级。 (二) 关于目标根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表达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知识技能目标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 情境中识别出这一对象。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

7、区别和联系。掌握能在理解的根底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过程性目标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历。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历。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 的区别和联系。(三) 关于学习内容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开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

8、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 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展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展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根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根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

9、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展思考。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展合理的质疑。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测,并进一步寻求证据、

10、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符合逻辑地进展讨论与质疑。为了表达数学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标准在内容标准中仅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到达的根本水平,教材编者及各地区、学校,特别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开展的可能性,实施因材施教。同时,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教材可以有多种编排方式。(四) 关于实施建议标准针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出了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以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为了解释与说明相应的课程目标或课程实施建议,标准还提供了一些案例,供参考。第二局部课程目标一、总

11、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开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根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开展。具体阐述如下: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

12、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开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开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开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开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开展应用意识。形成

13、解决问题的一些根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开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制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开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确实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展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开展离不

14、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知识与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 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

15、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 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根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展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开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 、作图等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 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展描述。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根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的 根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根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掌握根本的 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根本性质,掌握根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