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押题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54540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押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押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押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押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押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押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押题卷(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语文押题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爽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好用价值。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意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须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行能有超越生产力发

2、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当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洁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缘由。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提倡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缘由,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朴实,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

3、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致与漂亮,他认为,那种漂亮的色调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洁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志向、“大巧若拙”的社会志向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实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志向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丽的气概,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实、自然、平

4、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样性。崇尚自然、平淡、朴实、简约,原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很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简洁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动身,提出“非乐”的主见,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看法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原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见。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

5、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实、自然、平淡、简约、好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实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1.下面有关“朴实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朴实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好用价值。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意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须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C.朴实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

6、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志向、社会志向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实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实力,实力层级为B级。A项,忽视了“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这一信息,表述肯定化。答案:A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爽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显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洁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缘由。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致与漂亮,强调漂亮的色调不但对人的心理是

7、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实力,实力层级为C级。从文中第三段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一种“治国的原则”,而不是“美学思想”。答案:C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见。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实、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

8、想有着明显的不同。C.假如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简洁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实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解析:本题 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作者在语言中的观点看法的实力,实力层级为C级。A项,强加因果,前后构不成因果关系。B项,曲解文意,文中重点强调庄子重视平淡之美。C项,将“已然”当“未然”,原为是“成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选项中是“将成为”。答案:D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9、题。游清源山记王慎中登高望远,揽山水之奇变,娱耳目于清旷寥廓之表,而窅然失一世之混浊,天下之乐宜无逾此者。牛山之游美矣,而景公以之雪泣沾襟,不能自止;羊叔子登岘山以临汉水,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何情之反也?以景公之愚,睠然揽齐国之富,恐其一旦突然去之而死,而不得免其意之卑,而晏子笑其不仁,宜矣。叔子慨然顾其一时之功,爰而难忘,虑他日之易泯,抚当身之权而不足以自慰,可谓贤者。其当乐而哀,以身为累而不得尽悦生之性,亦何以异于不仁者之悲嗟乎?富贵之君侯,功名之卿士,穷天下之欲无所不足,志满气盛,其多取于物而备享之以为快,何所不得,宜其兼得于山水。而牛山、岘山之胜反以出涕而兴嗟,彼其念富贵之可怀

10、,而伤其不得久,有喜功名之甚,冀于垂永而患其无闻,则虽左山右江,履嵂崒而俯涛澜而不能有其乐;宁独不乐而已,且为之感慨而哀。孰知夫苍崖翠壁,发舒气象而凌薄光景,亦导忧增戚之物也。当其戒具往游,固以酣乎奢佚之骄羡,倦乎勋伐之劳动,思取乐于山水之间,以适耳目之娱。卒之求须臾之乐而不行得,岂非以其所都者厚,与所挟之高,起于濡恋矜顾而然耶?富贵功名者之于山水,其果不得以兼取也。清源山者,泉州之名山也,余尝以暇日往游于其间。好事者往往撰酒肴跻山之巅,就予而饮食之。因辄相命为游,攀援险绝,探讨幽窈,极意所止,有从有否,不为恡也。顾视其踽踽寂寥,坎坷而盘桓,何足以望牛山之傧从,岘首之宾僚?然吾未尝不乐,而客之

11、从者未尝不与吾同其乐也。以吾之早废于时,习于富贵之日浅,而顽拙不适用者,曾无秋毫之长,可以挟而待,后欲为濡恋而无所可怀,欲为矜顾而无所可喜,而山水之乐,卒为吾有。吾虽困于世,于物无所多取,而独得之于此。彼富贵功名者,于天下之欲穷矣,而于天下之乐犹有所憾。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既以语客,复记之如此。(选自明人清源山游记三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 怃然:怅然失意的样子B.其多取于物而备享之以为快 备享:充共享受C.攀援险

12、绝,探讨幽窈,极意所止 探讨:探讨D.顾视其踽踽寂寥,坎坷而盘桓?顾视:回头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实力,实力层级为B级。探讨:探寻。答案:C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B.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C.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

13、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D.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实力,实力层级为B级。首先,通读文章,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有时可借助标记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本语段中的“者”“也”“欤”。答案:B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拥有富贵的君侯,拥有功名的卿士,在观赏美景时反而流泪兴叹,他们是为不能够许久拥有它们而难过。B.那些拥有功名富贵者经常搜求穷尽天下快乐的欲望,什么都要得到满意,由此来看,功名富贵与山水之乐不

14、行能兼得,因此,只要拥有了前者那就寻求不到山水之乐。C.作者经常与友人相互结伴出游,攀登险峻的山岭,尽管跟从一起沿坎坷山路盘桓而上的人并不多,但自己与同游者都特别快乐。D.作者说自己被时代废弃,享受富贵的日子少,因而为人愚笨不适用于社会,没有什么可以眷恋顾惜的外物,却独独能够得到这山水之乐。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实力,实力层级为B级。B项中“只要拥有了前者那就寻求不到山水之乐”的结论属主观臆测,观点肯定化。原文是说一些拥有功名富贵的人因贪恋不能许久占有这些外物而难过,并非全部拥有功名富贵的人都寻求不到山水之乐。答案:B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15、其当乐而哀,以身为累而不得尽悦生之性,亦何以异于不仁者之悲嗟乎?(5分)译文:(2)卒之求须臾之乐而不行得,岂非以其所都者厚,与所挟之高,起于濡恋矜顾而然耶?(5分)译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实力,实力层级为B级。第(1)句中语有“悦”“悲嗟”,第(2)句中的语有“须臾”“都”“濡恋矜顾”。答案:(1)他遇到快乐却心生哀伤之情,以身子为拖累,因而不能够尽情地让生命的本性愉悦,又跟那些不仁之人的哀痛有什么差异呢?(2)最终寻求片刻的快乐却没有得到,莫非不是因为他们所聚焦的太多,与所恃的太高,因眷恋、顾惜而引发这样的吗?参考译文登高望远,揽取山水的奇妙变化,让那清旷寥廓的大地美景来

16、消遣耳目,远远地忘却整个世界的俗事,天下最快乐的事,应当没有超过这个的了。牛山一带的旅游景致够美了,可景公却因为它而泪流满面沾湿衣襟,无法停止。羊叔子登岘山临汉水,与手下参佐相互谈论,悲慨哭咽,一副怅然失意的样子,为什么状况会截然相反呢?因为景公愚蠢,留恋不舍揽取齐国的富足,担忧自己某一天突然离开它们死去,因而不能免除他的低劣心愿,晏子讥笑他为人不仁义,那是应当的了。羊叔子感慨万端顾念自己一时的赫赫功勋,疼惜它难以忘怀,考虑到他日它们简洁泯灭,据有及于自身的权力而不足以它来自我劝慰,可以称得上是个贤人。他遇到快乐却心生哀伤之情,以身子为拖累,因而不能够尽情地让生命的本性愉悦,又跟那些不仁之人的哀痛有什么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