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54100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调查报告 15篇中学生调查报告1一. 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我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 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宏大的爱国英雄屈 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 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我国 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觉许多人不能完全说出我国传 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二.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 及文化,就必需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

2、示对于 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 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 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 别人的节日。三. 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缘由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学问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 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我国文化博 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 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学问以应付考试,忽视了 对我国传统文化学问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我 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

3、于外国 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 的对象。四. 调查中消失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觉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 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1. 建议给我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我国传统节日加 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我国情人节”,更令人无 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我国鬼节”。2. 部分人表示“不承认”我国有些传统节日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 当有假期,可是我国的许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 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

4、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我 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五. 保护我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胜利 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我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 产,对于 XX 年韩国申报我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 我们应当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我国人都应 当去重视,保护我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六. 结论与建议通过该调查发觉,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 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学问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 致的。我期望当代在校大

5、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 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忱。七. 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具体的数据,该报 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消失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中学生调查报告2现在问起学生的学习情况,许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现在的孩子学 习成果和学习习惯不如以前了,究竟哪些缘由导致中小学教育质量的 下滑呢?我作为中学班主任,对全班 64 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回 收 61 份,现总结如下,让我们从中探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吧。一、学习计划:32人,即 30%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订过计划,11人即 35%的学 生订过计划但不能坚持,只有

6、18 人即 28%的学生订学习计划并能坚 持执行。所以从学习方向和目标上来考查,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目标、 没有方向,整日懵懵懂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现状很让人 担忧,因为没有抱负和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更何谈专心刻苦地学 习呢?作为一个教育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树立学生乐观向上 的心态,不仅要教学生制定年度、学期目标,还要学会订月计划、周 计划、日计划,并坚决执行。二、学习方法:1、预习:6 人即10%的学生没有进行过预习,48人即 80%的学生 有时预习,只有7人即 10%的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从这一项来看,情 况也很不抱负。课前预习应当是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只有经过预习, 才能对

7、即将学习的学问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明确即将学习的重点和难 点是什么,并对自己薄弱的学问点加以特殊 的关注,以达 到有的放矢,扎实全面地学好学问。所以不仅老师家长要督促学生搞 好复习,学生自己也要养成课前预习习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2、听课:34 人即 53%的学生听课抓不住重点,26 人即 40%的学 生上课消失漏听的现象。从这一项分析,情况更加严峻。听课应当是 学习的中心环节,可是许多学生上课不能集中精神,详细有哪些情形 呢?开小差。“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坐在教室里,可没有听着 着老师讲课,思维没有放在学问内容上,心里还想着还有什么东西没 吃到口里,掂念着电脑嬉戏下一关怎么过等等一些乱七

8、糟的事情上。 做小动作。不守纪律的学生传纸条、私下讲话、玩物件、吃东西, 这样自然抓不住听课的重点,更不说漏听了。打不起精神或干脆睡 觉。所以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纵容这些现象发生,并愈演愈烈, 要从严从重要求上课行为规范,集中精神听课,以求全体学生全面进 步和发展。3、提问:32人即 50%的学生不会问, 26人即40%的学生不问。 “不耻下问”应当是敲开学问大门的金钥匙,可是许多学生没有把握 这把金钥匙,以致怀疑得不到解决,以致堆积如山。原来一个小困难 很简单跨越,可是积累成了阻挡在前进路上的一座“大山”,很难克 服,只能望着书本叹气:“难,难于上青天”。所以要鼓励学生有疑 必问,不管是

9、请教老师还是请教同学、朋友还是家长,要把敢问作为 优良的风气发扬开来。4、记笔记:32 人即 50%的学生记笔记,50%不记或记不全。俗话 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许多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所以即使 在学习过程中精神集中,专心专注,对学习的内容消化理解了,课下 问他时,能对答如流,可是过一段时间就会部份遗忘或全部遗忘。而 记笔记就不同了,记的过程中脑、眼、手并用可以加深记忆,课下还 可以常常拿出来复习巩固,形成永久记忆,使学问成为自己真正拥有 的财富。5、准时总结:58 人即 90%的学生听课后没有进行准时总结,理 解记忆来消化汲取。这一项是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把握的学习方法,也 属于“巧学”、

10、“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后准时总结,有利于建 立以前学的学问和刚学学问的联系,形成学问的网络系统,有利于融 会贯穿,以使学问内容更加深刻和稳固。6、作业:32 人即 50%的学生做作业之前没有进行复习巩固,50% 的学生间或进行过复习。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作业之前对所学的 学问进行复习巩固,对作业时敏捷运用学问起着不忽视的重要作用, 同时作业也是学习过程中对学问巩固和扩展延长的环节。可是现在许 多学生作业是敷衍了事,有的晚上回家根本不做家庭作业,早上早早 地到学校教室里补作业、抄作业,甚至干脆不做作业,所以消失了新 现象:学生上学放学两手空空,既不带书本,也不带文具。对于此类 现象消失,家

11、长要负很大的责任,毕竟家庭作业需要家长的监管和督 促,其次老师也要加强检查和管理。7、课外练习及阅读:32 人即 50%的学生课外阅读做过或间或做 过读书笔记,而 50%的学生没做。“学无止境”,课内的学问学好了, 还有必要对学问的内涵加深、范围扩大,开阔视野,而这些学问的扩 充和加深就来自于课外练习及阅读,这是搞好学习的更高要求:学问 渊博、广泛涉猎。8、准时复习:51 人即 80%的学生考试之前才进行复习,没有进 行周总结。这说明许多的学生学习没有阶段性的总结,因而不能对前 一阶段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也不能使学到的学问系统化并得到巩固 因而这样的进步自然很小或停滞不前。这一点,老师应要求学

12、生作周 总结,引导学生上路,使周总结和周计划相得益彰,促进学生学习成 果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9、自我检测:51人即 80%的学生没有建立错题本,没有进行“学、 查、改、验”,查漏补缺。有些错误行为和想法因为理解不对或思维 定势而比较顽固,所以我们有必要建立错题本,使错误不再重演,同 时通过“学、查、改、验”,查漏补缺,使建立的学问网络更有条理、 更完善。10、系统复习:58人即 90%的学生不能将所学学问系统化,缺少 系统性有效性的学习方法。三、学习能力:1、消失弱科:6 人即 10%的学生基础差,16人即 25的学生对该 科不感兴趣,而 42 人即 65%的学生认为该科难于理解。从此项调

13、查 中我们看出,弱科消失的主要缘由不是出于基础差,而是没有一种正 确的心态,要么不感兴趣,要么消失畏难情绪,所以学生自己要调整 好心态,家长老师也要擅长引导,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体 验学习的欢乐,建立学习的自信。2、完成作业:19人即 30%的学生只需半个小时左右,32人即 50% 的学生用1个多小时,还有20%学生要花2到 3个小时。所以对于作 业,我们要教育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集中精神,不 能一心二用,特殊 是不能边看电视边做作业。3、学习过程中:34 人即 53%的学生找不准重点、难点,不知从 哪里入手,26 人即 40%的学生不能集中自己的精力,还有 4 人即 7

14、% 的学生学习效率低,认为时间不够用。对于抓不住重、难点的学生, 应借助教辅资料帮忙确定学习目标;而不能集中精力的学生应当从思 想上找到症结所在,是心有他想,还是学问晦涩难懂等等,要对症下 药,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四、亲子关系:1、34 人即 53%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果不满意,28 人即 43%的 家长较满意,而只有 3 人即 4%的家长是满意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总是很高,但都“成龙成凤”是不可能的,所以家长应当对自己孩子 有个准确的评价,并作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和期望,这样反而更有利于 孩子的成长和进步。2、44 人即 68%的学生很少或间或与家进步行沟通,只有 20 人即 32%的学生与

15、家进步行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很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把握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的动态,而随时给予孩子支 持、鼓励、批判、指正,能使用权孩子健康、稳定地成长。而不是长期不管孩子,一旦消失问题就一味地责骂甚至拳脚 相向。五、师生关系:1、38 人即 60%的学生很少与老师沟通,21 人即 33%的学生间或 与老师沟通,只有 5 人即 7%的学生常常与老师沟通。与老师沟通有 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互动,使用教和学都落到实处,所以 师生双方都要放开心怀,主动联系,实现双赢,而最终目的是:“一 切为了孩子”。2、32 人即 50%的学生与同学关系融洽,29 人即 45%的学生与同 学关系

16、一般,3 人即 5%的学生与同学关系处理得不好。六、关于习惯:此次调查所填表格实收 61 份,差 3 份;填写较完整的有 29 人, 约占全班总人数的45%,其中把自己生日写清楚的有29人,约占45%。七、关于诚信:家长签名情况:54 人是自己或请他人代签,占84%;只有6 人左 右是家长亲笔签名,约占6%;剩下的 10%没有家长签名。八、建议:1、学习要有计划,制定自己学习的周计划、月计划,合理安排各科学习时间。2、要留意抓学习中的十个环节,重视课前预习,学习十个环节 要环环相扣。3、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缘由,利 用多元学习法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果的目 的。4、家长要留意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成长,多与孩子沟通,学习 不单是孩子的事,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5、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