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539292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0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选择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这一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及建成后的经营管理,而且关系到卫生境埋场的建设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他的总目标要求。场址的选择是卫生填埋场规划设计的第一步,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从防止污染角度考虑的安全原则;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经济合理原则。安全原则是填埋场选址的基本原则。垃圾填埋场建设中和使用后对整个外部环境的影响最小,不能使场地周围的水、大气、土壤环境发生恶化。经济原则是指垃圾填埋场从建设到使用过程中单位垃圾的处理费用最低,垃圾填埋场使用后资源化价值最高。即要求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

2、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经济效果,实现环保的目的。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主要应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和法律等方而来考虑。这几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选址过程中,应满足以下基本的淮则: 场址选择应服从总体规划作为城市环卫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填埋场的功能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控制和处理,目的是保护城市环境卫生及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卫生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应与城市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其场址的选择应服从当地城市总体现划,符合当地城市区域环境总体规划要求,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填埋场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影响或虽影响周围

3、环境但不超过国家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填埋场应与当地的人气保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场址应满足一定的库容量要求任何一个卫生填埋场,其建设均必须满足一定的服务年限。一般填埋场合理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特殊情况下不少于8年。应选择填埋库容量大的场址,单位库区面积填埋容量大,单位库容量投资小,投资效益好。库容是指填埋场用于填埋垃圾的场地体积大小。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以增大填埋容量。填埋城市生活垃圾应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填埋计划和填埋进度图也是填埋场世纪的重要文件。依据填埋进度图可计算出填埋场每阶段和总填埋量,即库容填埋容量基于设计的平面团,每一等高线用求积仪测出面积,平均面积

4、乘以等高线的高度而求得,或由横断面图而求得。对于山谷型填埋场,垃圾的沉降对填埋库容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把由于沉降而产生的库容折算成垃圾容重。如刚刚填埋的垃圾,在充分压实的条件下,容重可能达到lt/m3,若考虑沉降,在计算总库容时,可以把垃圾容重折算为1.21.3t/m3。 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场地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地表水,同时也往往决定了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废物运往场地的方式也需要进行地貌评价才能确定。一个与较陡斜坡相连的水平场地,会聚集大量的地表径流和潜层径流。地表水和潜层水文条件的研究特有助于这种情况的评价,也有助于评价地表水导流系统的必要性和类型。场地地形坡度应有利于填埋场施工和其他建筑设施

5、的布置;不宜选在地形坡度起伏较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场地内有利地形范围应满足使用年限内可预测的固体废物的产量,应有足够的可填埋作业的容积,并留有余地。应利用现有自然地形空间,将场地施工土方量减至最小。 气象条件场址还应避开高寒区,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不应位于龙卷风和台风经过的地区,宜设在暴风雨发生率铰低的地区。场址宜位于具有较好的大气混合扩散作用的下风向,白天人口不密集地区。寒冷、潮湿、冰冻等气候条件将影响填埋场的作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地表水域的保护所选场地必须在100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之外,或历史最大洪泛区之外。避开湿地,与可航

6、行水道没有直接的水利关系,同时原理供水水源,避开湖、溪泉等。场地的自然条件应有利于地表水排泄,避开滨海带和洪积平原。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必须考虑其位置应该在湖泊、河流、河湾的地表径流区。最佳的场址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危害的风险最小。填埋场不应设在专用水源蓄水层与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距居民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填埋区直接与河流和湖泊相距50m以内地区。填埋场场址离开河岸、湖泊、沼泽的距离宜大于1000m,与河流相距至少600m。 对居民区的影响场地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或更远。最好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使运输或作业期间废物飘尘及臭气不影响当地居民,同时应考虑到作

7、业期间的噪声应符合居民区的噪声标准。对场地地质条件的要求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石或坚硬岩层的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基岩完整抗溶蚀能力强,覆盖层越厚越好。场地基础岩性应对有害物质的运移、扩散有一定的阻滞能力。场地基础的岩性最好为粘滞土、砂质粘土以及页岩、粘土岩或致密的火成岩。场地应避开断层活动带、构造破坏带、褶皱变化带、地震活动带、石灰岩溶桐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坍塌区、含矿带或矿产分布区以及地表为强透水层的河谷区或其他沟谷分布区。 对场地水文条件的要求场地基础应位于地下水(潜水或承压水)最高丰水位标高至少1m以上(参照德国标准),及地下水主要

8、补给区范围之外;场地应位于地下水的强径流带之外;场地内地下水的主流向应背向地表水域。场址不应选在渗透性强的地层或含水层之上,应位于含水层的地下水水力坡度的平缓地段。场址的选择应确保地下水的安全,应设有保护地下水的严密的技术措施。 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场地应选在工程地质性质有利的最密实的松散或坚硬的岩层之上,它的工程地质力学性质,应保证场地基础的稳定性和使沉降量最小,并有利于填埋场边坡稳定性的要求。场地应位于不利的自然地质现象、滑坡、例石堆等的影响范围之外。填埋场场地不应选择建在砾石、石灰岩溶洞发育地区。场址周围应有相当数量的土石料所选场地附近,用于天然防渗层和覆盖层的教土及用于排水层的砂石

9、等应有充足的可采量和质量来保证能达到施工要求;黏土的pH值和离子交换能力越大越好,同时要求土壤易于压实,使土具有充分的防渗能力。填埋场的覆土量一般为填埋场库区库容量的10-20,并且土源宜为黏土或黏质土。城市附近土地紧张,应尽量利用丘陵或高阶台地上的冲积、残积及风化土,以减少侵占农田;土料应尽量在填埋场附近选择,以降低成本,但对场区内可作为天然衬里的黏性土不宜破坏。11场址应交通方便、运距合理。场址交通应方便,具有能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运输的全天候公路,宽度合适,承载力适宜,尽量避免交通堵塞。根据有关资料,垃圾填埋处理费用当中约60-90为垃圾清运费,尽量缩短清运距离,对降低垃圾处理费的作用是明显的。以目前城市较为普遍采用的垃圾清运车一一东风牌自卸汽车为例,运距每缩短1km,每吨垃圾即可减少0.15L的耗油量,车辆周转时间可缩短l分钟。因此,场址选择应综合评价场址征地费用和垃圾运输费用,择其最低费用者为优选场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