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新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534368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相和》新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将相和》新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将相和》新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将相和》新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将相和》新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相和》新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新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相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将相和一、教材内容分析 将相和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二、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理屈、示弱、绝口不提、完璧归赵”等词语的意思。2、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2、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4复述“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教学难点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齐唱黄河颂。听到同学们雄壮有力、气壮山河的歌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将相和,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将相和”

3、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唱歌)。生和教师一起书写板书(学生书空)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司马迁的资料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史记的资料通过检查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为理解下文学习作铺垫。示标课件出示目标并读目标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理屈、示弱、绝口不提、完璧归赵”等词语的意思。、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

4、题,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学生齐读本节目标出示目标,让学生清楚本节课要干什么,学什么,怎么学,达到怎么样的效果或者结果,以便于下面的合作学习。目标即是方向、航向。探究三、自主、合作、探究给课文分段,并给起个小标题。1、出示自主合作要求和任务。 2、教师朗读要求和任务。三、小组展示汇报、教师引导、点拨。(10)(一)展示朗读环节(7) 1、提名朗读,评价,正音。2、交流分段情况。(二)展示课文内容学习,找找看,从哪段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人不和?(3)(三)、交流探讨蔺相如是仅仅靠的一张嘴吗?1.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

5、给你看。蔺相如:机智,聪明2.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勇敢,临危不惧四小组合作交流1.组内试着复述这个小故事。2.小组推选代表复述故事。1、学生朗读合作要求和任务。2、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课文内容。1学生初次读文,小组成员评价,学生自己评价。2、学生书空写生字,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学生练习朗读。小组代表汇报对课文的学习,分段、起小标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情感。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看法小组推选代表复述“完璧归赵” (配乐齐读、提名朗读)讨论、交流人物品质学生再次感情朗读。围绕“自主、合

6、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借助课件这一教学素材,运用“自读、想象、讨论、叙述”等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表演再现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的魅力所在,从而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名著的兴趣的目的。训练1.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2、 用上“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因为所以 ”联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说一句话。1、生自读课文,自悟。2、小组交流人物品质。3、全班试着复述小故事“完璧

7、归赵”举一反三,通过拓展训练,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总结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提高对古典名著的喜爱,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六、板书设计 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忠贞爱国廉颇

8、知错就改-豪爽直率七、教学反思这学期,我们学校积极探索餐桌式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在学习理论,把握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的主渠道、主阵地,因为我们的研究和探索最终要致力于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我校自开展餐桌式课堂教学已有两个多月了,我们语文教研组先后已有三位语文教师就自己校本研究的主题和餐桌式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中观课、议课活动,。教研组的同事们就我教学的将相和一词开展了听评课活动。将相和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

9、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在设计中,我遵循“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运用“自读、想象、讨论、叙述”等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此外还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复述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带领学生进入古典名著的情境中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现我将本节教学效作以梳理,反思如下: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

10、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学时,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课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评价之后,我让学生给每个小故事加上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予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再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是要调动

11、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精读课文时,我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在课外研究。 这篇课文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军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哪个人物,

12、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美好品质。 回顾这篇课文的教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学生。但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有些忽略;二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包办代替的话有些多,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执教时间 2014年5月13日 执教教师 刘芬 执教班级:五年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