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明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53239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长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明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长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明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天长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明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长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明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长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明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长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明显 编者按:天长市是我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32个试点县(市、区)之一。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综合改革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作为政府份内的事抓紧抓好,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严格按照省政府皖政2009122号文件精神,有效破解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平稳有序、全面高效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调动,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综合改革成效明显 1、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群众普遍得实惠。全面实行零差率销售后,该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总体水平降幅达

2、60%左右。今年1-4月份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868.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793.3万元,预计全年该市群众可从取消药品加成中直接得到实惠达4000多万元。 2、基层医疗机构体制转型全面完成,公益性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原来的38个整合为14个镇卫生院(其中7个中心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性质由原先的差额事业单位全部转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后,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显著下降,今年1-4月份基层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同比下降61.78%,门诊费用下降29.73%,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5.59%,次均门诊费用下降11.52%,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问

3、题,同时也降低了新农合基金风险。 3、创新用人机制,基层医疗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从业人员中卫技人员比例从原先的75%提高到87%,其中拥有本科和大专学历的有269人,中专以上的401人,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达164人,占编制数的22%。 4、推行分配制度改革,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今年1-4月份该市基层医疗单位的门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7411人次,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月收入已接近或超过去年同期,其中汊涧、铜城、金集中心卫生院和新街卫生院医疗收入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幅达20%以上,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也较往年有大幅度提高,月均提高幅

4、度达600元左右。 5、保障措施全面到位,保证了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市政府专门出台了保障医疗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具体办法,从2009年10月1日开始就兑现了绩效工资,今年元月1日,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行收支国库集中支付,市财政专门为医改工作安排了30万元办公经费,支付了275.5万元的人员分流安置经费,对退休、返聘人员,市财政还安排了专项资金。除此以外,对核定支出不足的部分,财政增加2200万元预算,已拨付1400万元。 总体看,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回归,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人民群众普遍拥护,基层医务人员的地位也有了明显提高。 二、精心组织,

5、扎实推进医改试点各项工作 1、建立完备的改革试点工作领导体系。该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围绕省政府出台的“一主、三辅、五配套”9份文件,认真组织学习,并据此提出了“既解决群众看病贵,又解决群众看病难”这一总体目标,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方案中突出了岗位设置的群众参与性,明确规定岗位的设置方案须经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提交全体职工讨论,获60%以上赞同的方可上报。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和编印医改简报、政策问答、设立咨询电话等方式,深入开展医改政策宣传,使广大

6、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理解、支持并参与改革试点工作。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做好人员竞聘和公开选拔工作。 经公开选拔的16名院长(主任)中有14名是原卫生院的院长,有2名是从卫技人员中公开选拔聘任的,群众较为满意。经考核、考试后,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符合竞聘条件的人员中首批上岗726人。为减少卫技人员分流数量,按照空岗岗位要求,从落聘的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中按高分到低分进行二次定岗,补录了15名,全市最终有741人重新上岗。 3、严格执行政策,积极稳妥做好分流安置。该市共有409名基层医务人员进入分流安置,其中在编人员323人,非在编人员86人。一是坚持做实做细分流安置工作。为准确掌握每个分流

7、人员情况,采取“一人一档”的办法,对照政策,逐人拟订分流办法和途径,逐人测算补助标准,由分流人员所在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逐人见面、沟通;为及时摸清和掌握基层医疗分流人员的思想动态,还建立了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与员工谈话制度,落实了包保责任制,要求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尽可能让走者愉快;为避免留下后遗症,对选定分流方案的分流人员,及时兑现补偿资金,并及时规范办理解聘手续。二是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分流安置政策。在分流安置工作中,坚持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办事,做到不搞弹性,不做自选动作。对部分在编的分流安置人员,积极主动帮助他们选择最佳的分流方式,最终有

8、22人选择了系统内统筹调剂,10人选择了三年过渡安置,54人选择了自谋职业,1人选择了学习深造。对非在编的86名人员,采取与原用人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后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并落实相关保险。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帮助就业。经多方努力,全市已有38人被推介到市民营医院或其它医疗机构就业或开设私人诊所创业,有121人选择到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 全市分流安置共补偿各类分流人员2755085.65元,其中三年过渡安置10人827084.8元,自谋职业54人1627607元,非在编人员86人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273944.35元。 4、建立完善财政包干体系,保障基层公益性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药品实行零差

9、率销售后,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出现的医疗服务收入下降、基层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创收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市财政实行基层医疗单位经费包干政策,超支不补,超收不上缴,以鼓励调动基层医疗单位合理合法创收。今年1-4月份,全市财政已实际拨付基层各医疗机构资金1408.36万元,基本满足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 5、有破有立,着力抓好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为避免出现新的“大锅饭”,市卫生部门制定出台了“天长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试点办法”、“天长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暂行)”、“天长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评分细则”等,把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群众

10、满意度等作为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兑现政府补助、院长任命与续聘的重要依据,有效调动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由卫生院院长对本单位全体员工和村卫生室进行考核,对贡献大、技术要求高、风险高、社会效益好的岗位岗位确定较高的分配系统,合理拉开档次,努力实现奖勤罚懒。 6、严格问责,切实加大督查力度。一是层层签订责任状。一方面,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发改、人事、编制、卫生、劳动、财政、信访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状,落实部门责任;另一方面,由市卫生部门与各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签订责任状,要求他们切实履行职责,维护改革稳定,维持机构正常运转,确保改革试点在本单位顺利实施。二是明确工作纪律。市监察、卫生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严明我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纪律的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和参与医改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改政治纪律、财经纪律和工作纪律,坚持按政策办事,做遵纪守规和维护稳定的模范。三是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市医改领导组下设纪检监察组负责全程参与改革试点各个工作环节的监督检查,同时在市纪检监察、卫生、人事等部门设立举报电话,把医改试点工作置于社会各界监督之下。对在改革试点中弄虚作假、违反政策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