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重庆市物理中考考试说明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53156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重庆市物理中考考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重庆市物理中考考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重庆市物理中考考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重庆市物理中考考试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重庆市物理中考考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重庆市物理中考考试说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重庆市物理中考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初中毕业学业暨高中招生的考试范围,是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减小了考试范围。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结构:1、内容结构与比例力学约占40%,光学约占10,热学约占10%,电学约占40%。2、题型结构与比例选择题(单项选择)约占30、填空、作图题约占15%、实验与探究题约占27.5%、论述计算题约占27.5%。四、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价值观,对物

2、理、社会和技术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能力等。(一)科学探究1、提出问题(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2、猜想与假设(1)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2)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2)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3)尝试考虑影响探究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能通过观察、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证据。(2)尝试、评估有

3、关信息的科学性。(3)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4)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5)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5、分析与论证。(1)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2)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3)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4)经历体验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5)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6、评估(1)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2)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3)尝试改进探究方案。(4)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7、交流与合作(1)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2)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3)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4、4)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二)科学内容力学部分1、认识机械运动,能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释实际问题。2、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运动物体的参照物。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4、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5、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了解匀速直线运动。6、了解平均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7、认识物体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8、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9、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10

5、、认识重力,知道重力是怎样产生的,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11、认识弹力,知道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关系。12、认识摩擦力,知道摩擦力在实际中的意义,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3、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14、理解二力平衡条件,能根据平衡条件由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15、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及其原因。16、认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了解定律的建立过程及理想化的实验方法。17、了解物体的惯性,能用惯性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有关现象。18、了解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公式,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进行有关简单计算。19、了解液体的压强,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

6、律和公式。20、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了解影响大气压强变化的因素,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21、认识浮力,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轮船,潜水艇和气球的浮沉原理。22、认识功的概念,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23、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24、认识机械能,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知道弹性势能。25、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26、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27、理解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8、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7、29、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热学部分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了解摄氏温度,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使用液体温度计。2、认识物质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3、认识熔化和凝固现象,知道晶体的熔点,了解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4、认识蒸发现象。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和液面上方气体流动速度有关,了解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5、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沸点及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6、知道液化现象,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7、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8、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9、了解分子动

8、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10、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传热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1、知道热量及其单位,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12、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会查比热容表。光学部分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了解折射的特点。4、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5、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6、了解放大镜,照相机和幻灯机的原理。电磁学部分1、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2、知道电路各组成部

9、分的基本作用,知道常用电路元件的表示符号。3、了解电路的通路,开(断)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4、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5、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6、知道电流及其单位,会用电流表测电流。7、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理解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8、知道电压及其单位,会用电压表测电压,知道干电池及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值。9、理解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之和。理解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相等。10、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1、知道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

10、改变电路中的电流。12、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理解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13、了解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了解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14、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15、知道电功及其单位,理解电功的公式,会用电能表测量电功。16、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及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会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17、了解用电器的铭牌,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18、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知道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作用。19、知道安全用电常识,知道安全电压。20、认识磁体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体的性质。21、了解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场具有方向性,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22、认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1、,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23、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其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24、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知道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25、认识电磁感应现象,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6、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其他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总能量守恒。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3、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知道原子能。4、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5、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6、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