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物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530162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物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学影像物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学影像物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学影像物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学影像物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物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物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影像物理学(Z)1、X射线产生条件:电子源高速电子流适当的靶物质。2、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是由连续X射线和标识X射线两部分组成的混合射线。3、连续 X 射线(又称韧致辐射):是高速电子流撞击阳极靶面时,与靶物质的原 子 核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连续波长的X射线(连续X射线)的过程。4、标识放射(又称特征辐射):标识 X 射线的波长同阳极靶原子的结构有着密切 的 联系,仅取决于阳极靶物质,与 X 射线产生过程中的其它因素无关。不同靶材 料的辐 射光子的能量和波长也不同。每一种元素的标识X射线的波长是固定不变的。标识辐 射的 X 射线波长是由跃迁的电子能量差决定的,与高速电子的能量(管 电压)无直

2、接 关系,主要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越高,产生的标识 辐射的波长越短 o5、X 射线的基本特性: X 射线的穿透作用、 X 射线的荧光作用、 X 射线的电离作 用、X射线的热作用、X射线的化学和生物效应。6、X射线的质:又称线质,表示X射线的硬度,即X射线穿透物体的能力与光子能 量的大小有关,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能力越强,越不容易被物体吸收。7、X射线的量:垂直于X射线束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子数称为X射 线的量。8、光电效应: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内层电子作用时,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 能量 的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而光子本身整个被原 子吸收的 过程称为

3、光电效应。9、在光电效应过程中产生: (1)负离子(光电子、俄歇电子); (2)正离子(丢 失电子的原子);(3)标识X射线。10、X射线诊断中的光电效应:(1 )利在于可以产生高质量X射线照片,一是因为 它不产生散射线,减少了照片灰雾,二是增加了射线对比度,光电效应发生的 概率与 原子序数的 4 次方成正比,增加了不同组织之间的吸收差异。(2 )弊在于 入射光子 的能量通过光电效应全部被人体吸收了,加大了辐射损伤,为了减少辐 射对人体的损 害,经常采用高千伏(高能量)摄影,减少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11、康普顿效应:入射当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外层轨道电子(自由电子)相互作用 时, 光子的能量部分交

4、给轨道电子,光子的频率改变后发生偏转以新的方向散射 出去即散 射光子,获得足够能量的轨道电子形成反冲电子,这个过程称为康普顿 效应。12、光蜕变:能量在lOMeV以上的X光子与物质作用时发生光蜕变。13、X射线的衰减: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物质吸收了 X射线后,X射线 强度的减弱,即为衰减。包括距离所致的扩散衰减和物质所致的吸收衰减。14、影响 X 线衰减的因素:( 1 ) X 线的能量: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 强,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下降,X线衰减越少,透过的X线强度越大。(2)吸收物质的密度:吸收物质的密度越大, X 线衰减越大。人体的组织密度 大致 分为三类,即高密度组织、中等

5、密度组织、低密度组织。(3)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大,X线衰减越大。(4)吸收物质的每克物质的电子数越大,X线衰减越大。15、X射线的滤过分为固有滤过和附加滤过。16、X 射线摄影基本原理:用胶片代替荧光屏,透过人体的 X 射线作用在胶片上, 由 于X射线的光化学作用,使胶片感光,因各组织器官的密度、厚度不同,对X射线的 衰减不同,对胶片的感光程度也就不同,于是形成X射线影像。17、胶片主要感光材料:澳化银18、计算机图像处理主要包括图像增强(选择性加强图像中某些有用的信息,削弱或 去除无用信息)、图像恢复(力求恢复图像的原来面貌)、图像兴趣区的定量 估值与 三维图像重建等等

6、。19、图像增强:对比度增强(是图像增强技术中比较简单但又十分重要的一种方法。 如灰度变换法、直方图调整法)、图象平滑、图象锐化、同态滤波、伪彩色 与假彩色 处理、代数运算、几何运算。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基本方法:时间减影、能量减影、混合减影。21、能量减影条件:利用碘在33keV附近对X线衰减系数有明显的差异而进行。22、 影像板(IP板):(1)表面保护层:防止PSL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损伤。 它不能随外界的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在非常薄的条件下能弯曲、耐磨 损、透光率高。常用聚酯树脂类纤维制造这种保护层。(2)PSL物质层:将PSL物质混于多聚体溶液中,涂在基板上,干

7、燥而成。(3)基板:基板的作用是保护PSL物质层免受外力的损伤。要求具有很好的平面 性、适度的柔软性及机械强度,材料是聚酯树脂纤维胶膜,厚度在200 350um。(4)背面保护层:防止使用过程中成像板之间的摩擦损伤,其材料与表面保护层相 同。物质尼背胭保护层图2J6成像板结构示意图23、体素:指在受检体内欲成像的断层表面上,按一定大小和一定坐标人为地划分的 很小的体积元。24、像素:指在图像平面上划分的很小的小单元,它是构成一幅图像的最小点,是构 成图像的基本单元。2 5、CT=k (ug /uwCT值:CT影像中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物质X射线线性平均衰减量大小的表示。26、窗口技术:指CT机放大

8、或增强某段范围内灰度的技术。窗宽=CTlllax - CXin窗位=(CTmax + CTm)/ 227、窄窗宽:适用于软组织部位,如脑和腹部。宽窗宽:适用于对比度较大的部 位, 如肺和骨骼。28、螺旋CT的优势:一次屏息完成扫描、减少部分容积效应、无间隙、叠加影像任 意重建无需额外投照、为3D重建提供高质量的数据。29、 层厚选择【选择适当层厚是为达到边缘锐利度(空间分辨率)和噪声的平衡,因 为他们相互制约】对CT机的影响:(1 )层厚厚:低噪声、更好的密度分辨率、边 缘锐利度(空间分辨率)较差、部分容积效应。(2)层厚薄:高噪声、密度分辨 率 差、更好的边缘锐利度(空间分辨率)、无部分容积

9、效应。30、磁共振成像(MRI)原理: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的含有自旋不为零 的 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发生核磁共振,用感应线圈采集共振信号,经处理, 按一定 数学方法建立的数字图像。31、MRI应用于医学的优势:利用人体氢质子的MR信号成像,从分子水平提供 诊 断信息;任意截面成像;软组织图象更出色;不受骨伪影的影响;无电离辐射, 一定 条件下可进行介入MR I治疗。32、旋进也称进动:描述的是具有角动量的物体或体系在外力矩作用下,其角动 量发 生改变的现象。角动量的改变包括两方面,一是大小改变,二是方向改变。 旋进是角 动量方向发生连续改变的现象。33、核磁共振现象中的共振吸收:用 R

10、F 电磁波对样品照射,如果 RF 电磁波的能 量 刚好等于原子核能级劈裂的间距时,就会出现样品中的原子核强烈吸收电磁波 能量, 从劈裂后的低能级向相邻的高能级跃迁的现象。34、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为表征磁场性质(即磁场强弱和方向)的两个物理 量。35、纵向驰豫时间(L):纵向恢复时间是由于被激发的反平行于静磁场的质子恢复 到平行状态,所以纵向磁化增大。弛豫快慢遵循指数递增规律,把从。增大 到最大值 的 63%的所需时间。36、横向驰豫时间(L):横向衰减是由于相位同步质子的又开始变得不同步,所 以横 向磁化减小。弛豫快慢遵循指数递减规律,把从最大下降到最大值的 37%的 时间定义 为横向驰豫

11、时间。37、L、L的物理学意义及生物学意义(P108)38、驰豫过程的综合表示(三种运动的综合过程):磁化矢量的旋进、纵向磁化 的逐 渐增大过程、横向磁化的逐渐减小过程。(如图一所示)39、MRI图像特点:主要反映组织间的信号强度(1 ) T1 加权像:反映组织间 T1 的差别,有利于观察解剖结构(2) T2 加权像:反映组织间 T2 的差别,显示病变组织好40、加权图像:为了分析图像的方便,希望一帧 MRI 的断面图像主要由一个成像 参 数(p、L、L)决定,这就是MRI中图像加权的概念。41、K 空间:抽象的频率空间,是一个以空间频率为坐标轴的空间坐标系所对应的 空 间。42、K空间的空间

12、频率分布是中心频率为零,距中心频率越远,频率越高。43、K空间的性质:储存在K空间不同位置的MR信号对图像的贡献不同。中心部 分对应的MR信号空间频率低,幅度大,主要形成图像对比度。外围部分对应的MR 信号空间频率高,幅度小,主要形成图像的分辨力。44、磁共振成像质量: (1)内部因素:由生物组织的种类及生理、生化特性决定, 如Tl、T2、p、化学位移、生理运动、相邻组织的位置、大小等。(2)外部因素: 脉冲序列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脉冲序列类型;Tk、Te、T质磁性造影剂;激励脉冲的偏转 角 6。45、磁场修正的方法有两种,其一可在磁场适当部位加入金属材料(在设备安装 过程 中,一次性安装,调试

13、完成的)。其次可采用补偿线圈的方法来实现(比较灵 活,可 在MRI装置运行中由主控系统调试完成)。46、放射性核素显像(RNI)本质:就是体内放射性活度分布的外部测量,并将测量 结果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出来。47、RNI不可替代性依据:RNI可以获取定性、定量、定位的生物体内物质动态变化 规律。48、核素:凡是具有一定原子序数、一定质量数和一定能量状态的各种原子,统 称为 核素。49、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位数。50、同质异能素:凡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的一类核 素, 它们彼此称为同质异能素。51、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应用于示踪的两个基本根据:

14、(P144)。52、半衰期:(1)物理半衰期符号T1/2,在单一的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放 射性活度降至原有值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物理半衰期,简称半衰期( T1/2 )。(2)生物半衰期符号Tb,是指进入生物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生物代谢过 程从 体内排出到原来放射性活度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3 )有效半衰期符号Te,进入生物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放射性衰变及生物代谢的 共同作用,该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减少到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有效半衰期。 即放射性核 素被引入生物机体内时,放射性活度一方面按衰变规律减少,另一方 面还会通过生物 代谢排出。53、放射性活度(又称放射性强度):是一定量的放射性

15、核素在一个很短的时间 间隔 内发生的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发生的衰变的原子核 数。放射 性活度的单位:贝克(Bq )、居里(Ci )。54、丫射线能谱:把Y射线在Y闪烁能谱仪中产生的脉冲高度谱。55、临床医学中测量丫射线能谱主要意义: (1)测定某种放射性同位素的特定能 量Y 射线的计数率(2 )检定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性药物56、闪烁计数器是射线探测的基本仪器,它由闪烁体、光学收集系统和光电倍增 管组 成。其测量原理是: Y 射线在晶体内产生荧光,利用光导和反射器组成的光 收集器将 光子投射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击出光电子,光电子在光电倍增管 内被倍增、加 速,在阳极上形成电流脉冲输出,电流脉冲的高度与射线的能量成 正比,电流脉冲的 个数与辐射源入射晶体的光子数目成正比,即与辐射源的活度 成正比。57、符合探测原理:两个相对的 Y 闪烁探头加符合电路组成湮灭符合探测装置。 上 述两个方向相反的光子若同时分别进入这两个探头,通过符合电路形成一个信 号而被 探测到。湮灭辐射发生的位置限于这两个探头的有效视野内,凡在此视野 外或在此视 野内发生的湮灭辐射,所产生的两个 Y 光子不能同时进入两个探头 者,都不能形成符 合信号,因而不能被记录,此即符合检测原理。58、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