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晨景人音版五线谱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52982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晨景人音版五线谱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晨景人音版五线谱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晨景人音版五线谱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晨景人音版五线谱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晨景人音版五线谱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晨景人音版五线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晨景人音版五线谱(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 晨景学科音乐学段年级五年级相关领域表现领域:演唱与识读乐谱;模仿领域:探索音响与音乐形象、主奏乐器的演奏姿势。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本课从听觉入手,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已有一些自主学习能力,在音响活动中感受、聆听晨景,哼唱主题旋律,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新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的情感体验,应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应强调音乐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所以,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中,突出以情感体验为主旨的思想。2.教学背景分析教学

2、内容分析:一、教材分析 管弦乐晨景 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晨景。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非洲摩洛哥时,描写大摩洛哥自然风光的音乐,展现了摩洛哥海岸清晨的气氛,晨曦初上的美丽景色。晨景田园风的快板,描写摩洛哥海岸清晨的气氛。原为诗剧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远涉重洋,前往美洲去贩运黑奴,往中国贩运偶像,一时成了富商。这时,他培尔金特来到摩洛哥,一天清晨,在一个山洞前面,他用独白披露自己的内心活动。但这段音乐所描绘的并非是炎热的沙漠,而更像北欧清晨静谧清新的抒

3、情画面。在单簧管与双簧管的和声上,长笛奏出清爽悠扬的主题,不久大提琴奏出晦暗的副题,渐入高潮后又返回主题,乐曲具有牧歌风格,由单一的田园风味主题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小提琴的波浪式音型使音乐的跳跃感强,很活泼,色彩明亮清新。感觉像金色晨光穿过薄薄的云雾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又向它穿透林间,一缕一缕地洒向草地,高潮时朝阳喷薄而出。谧静的森林渐渐苏醒,鸟鸣声、猎号声令人陶醉。这醉人的画面在主题的重复中减弱消失给人以梦境般的朦胧曼妙,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晨景田园风的快板,E大调,6/8拍。第一段具有牧歌风格,采用通用田园曲的体裁和单主体三段式的结构,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在单簧管与双簧管的和声上

4、,长笛奏出宁静的田园曲主题:连续向上方三度转调(E-升G-B)利用调性色彩的变化描写太阳从东方升起。第二段是音乐的高潮,描写太阳透过云层,大放光芒。大提琴奏出晦暗的副题,小提琴的波浪式音型使音乐的跳跃感强,很活泼,色彩明亮清新。感觉像金色晨光穿过薄薄的云雾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又向它穿透林间,一缕一缕地洒向草地,高潮时朝阳喷薄而出。谧静的森林渐渐苏醒,鸟鸣声、猎号声令人陶醉。第三段又回到平静的气氛。结尾时单簧管和长笛暗示鸟语,圆号暗示猎人的号角,最后,田园风的音调消失在一片宁静之中。醉人的画面在主题的重复中减弱消失整首乐曲给人以梦境般的朦胧曼妙,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描绘出一幅北欧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

5、画面。二、作者简介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一1907)是挪威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他出生在挪威卑尔根的一个富裕而有教养的家庭,父亲学识渊博,母亲则有较高的音乐修养,经常在家里举行家庭音乐会。格里格从小就显出对音乐的喜爱,六岁从母亲学习钢琴,九岁就开始作曲的尝试。然而挪威小提琴家奥莱布尔(Ole Bull,1810一1880)帮助他选定了一生的事业。奥莱布尔说服其父把他送进了莱比锡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EF文策尔和莫歇勒斯,接受严格系统的西欧音乐训练,受到舒曼、肖邦音乐风格的影响。1862年毕业于莱比锡音乐学院后,回国创办挪威音乐学校,并从事音乐创作。他立

6、志发扬挪威的民族音乐,曾收集和整理过大量的挪威民歌,并在创作中体现了这种民族的传统和风格。由于他对挪威音乐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成就,因此生前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他的一生几乎是在和病魔作斗争中渡过的,但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伟大工作。人民热爱他,死后为他举行国葬。主要作品除培尔金特组曲外,还有a小调钢琴协奏曲、抒情小品10册以及歌曲60余首等。格里格的音乐创作是在继承挪威民间音乐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欧洲其他民族音乐以及传统音乐的因素,如莫扎特、瓦格纳、舒曼、门德尔松等的风格和技巧,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打上挪威印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充满挪威民族民间音乐特有的泥土芳香,他创作出了许多既绮丽清新

7、又粗犷纯朴,具有北欧特征和柔和抒情的诗人气质相融合的优秀作品。培尔金特组曲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他曾说:无论祖国的前途如何,要把握和挪威分开那就等于割掉我的手臂和双腿。格里格以他一生质朴的思想言行和音乐创作充分表明:他不愧是祖国最忠诚的儿子。他向世界宣告了挪威民族不屈的性格,因而他赢得了挪威乃至世界的尊重,特别是他那些质朴无华而光芒四射的音乐篇章,更是世界音乐文化的瑰宝。三、作品背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简介: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成为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戏剧原著采用挪威民间传说,通过青年农民彼尔所经历的光怪

8、陆离的冒险生活(如战胜山魔、掠财致富、异国漫游等),嘲讽了追求权力与金钱的私欲,讴歌了淳朴、自然的生活理想。格里格将这二套管弦乐组曲最优秀的四首:晨景、阿塞之死、阿妮特拉之舞、在山魔宫中,编成第一组曲,编号为46号,成为很多交响曲演奏会节目表中,不可或缺的曲目。此组曲采用器乐奏鸣曲的乐章分配形成,因此各乐章的配合十分恰当,是他所写的组曲之中,具有相当独特风格的组曲。第一曲:“晨景”。田园风的快板。这是描写摩洛哥海岸清晨气氛的音乐,在单簧管与双簧管的和声上,长笛奏出一段清爽优美的清晨主题,描写在金色晨光中,朝阳冉冉升起。不久大提琴奏出性格晦暗的副题,渐入高潮后,又返回清晨的主题,形成和平清新的情

9、调。第二曲:“阿塞之死”。悲伤的行板。形式虽然单纯,但颇为出色。加上弱音器的弦乐奏出的悲恸主题,啜泣般反复了许多次,其缥缈的和声,有着奇妙的效果。这是许多挽歌中之佼佼者,此曲在第三幕培尔金特的母亲临终时演奏。第三曲:“阿妮特拉之舞”。马祖卡舞曲。由加入三角铁的弦乐合奏,描绘出妖艳的阿妮特拉向培尔金特献舞的情景。在短小的序引后,进入东方情调的马祖卡舞曲。中段是迷人的小提琴重奏,最后又返回马祖卡舞曲的曲调。这是一段艳丽无比的音乐。第四曲:“在山魔宫中”。进行曲风。先由圆号奏出阴森的乐句,再由低音提琴的拨奏奏出妖魔们狂舞般的旋律。这旋律由别的乐器移接后速度渐快,造成紧张的气氛。突然传来教堂钟声,山魔

10、们惊慌失色,乐曲在最强奏中结束。四、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采用体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感知音乐,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五、学生情况分析本课以我校五(4)班学生为例。1.年龄特点:五年级学生模仿力强,思维活跃,对管弦乐的作品很感兴趣。2.音乐与欣赏认知能力:能够分辨出乐曲的演奏形式,能够初步听辨出乐器的音色及主题旋律。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感受并描述出音乐中速度、节奏、旋律的变化,乐于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但通过音乐要素的分析来判断乐段的能力欠缺。3.听音习惯:学生已初步养成了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1、认识长笛、双簧管的外形,哼唱音乐的主题旋律,听辨出长笛和双簧管的音色。2、过程与方法:在聆听、模唱中体会音乐的情绪,模仿不同乐器演奏姿势,体会主题的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能够安静的聆听音乐朝景,体会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描绘的意境。教学重点:能够充分地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的意境。教学难点: 准确听辨长笛、双簧管的音色,熟悉并哼唱音乐作品的主题。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一、图片导入 教师提供两幅图片为清晨的景象,第一幅图为城市的清晨,第二幅图为大自然的清晨 【设计意图】从视觉上直观地感受清晨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画面。二、教学过程(一)完整初听完整聆听晨景 ,播放

12、音频提出问题:充分展开想象,你感受到怎样的场景?(二)晨曦微露1、聆听第一乐段,播放音频 提出问题:你听到了什么乐器?(长笛、双簧管)2、介绍长笛及音色特点:长笛属于木管乐器,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中、高音区明朗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低音区婉约如冰澈的月光; 而且擅长花腔,演奏技巧华丽多样,在交响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是重要的独奏乐器。乐器特色:清新、透彻,色调是冷的。高音活泼明丽,低音优美悦耳,广泛应用于管乐队、管弦乐队和军乐队。3、介绍双簧管及音乐特点:双簧管属于木管乐器,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音。乐器特色:音色柔和软丽,有芦笛声,适于表现田园风光和

13、忧郁抒情的情绪。4、学唱主题旋律,出示谱例【设计意图】带学生把主题旋律唱熟,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二)初见太阳聆听第二乐段,播放音频1、感受与第一乐段的不同,如何变化? 2、情境感受主要有哪些乐器,力度发生哪些变化?【设计意图】使学生充分感受管弦乐,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三)太阳升起聆听第三乐段,播放音频1、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声音?2、寻找主题旋律,哼唱主题旋律3、音乐的尾声是如何进行的,让你联想到哪些画面?(四)介绍背景1、介绍作者格里格【挪威】,著名作曲家,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2、介绍作品选自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3、创作背景作曲家为诗剧培尔金特创作的作品,这段音乐描绘了北欧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五)完整聆听 完整聆听晨景,学生谈感受5.教学资源:(一)从听觉入手,每个环节都是遵从“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感受与体验音乐”的基本理念进行设计。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