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原文及译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52944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记原文及译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礼记原文及译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礼记原文及译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礼记原文及译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礼记原文及译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礼记原文及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记原文及译(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敖不可长做人治学的准则【原文】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达到极点。对于贤能的人要亲近并敬重,要敬畏并爱戴。对于所爱的人要理解她的恶德,对于憎恨的人要看到她的长处。能积聚财富,但又能分派济贫;能适应平安稳定,又能适应变化不定。遇到财物不要随便获得,遇到危难不应苟且逃避。争执不规定胜,分派不规定多。不懂的事不要下断语,已明白的事不要自夸懂得。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生命与孝道之间的选择【原文】晋

2、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觉得恭世子也。【译文】晋献公想要杀掉她的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告诉申生说:“你为什么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对爸爸说呢?”太子说:“不行。爸爸有骊姬才得安乐,我说出来会伤她的心。”重耳又说:“那么为什么不逃走呢?”太子说:“不行。爸爸会说我想谋害她

3、。天下哪里有无国父的国家?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于是申生派人向狐突辞别说:“我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忠告,以至于只有去死。我不敢贪生怕死。虽然如此,但我们国君年龄老了,爱子年龄又小。国家有许多忧患,您又不肯出来为国君出筹划策。如果您肯出来为国君出筹划策,我就得到了您的恩惠,甘愿去死。”申生再拜叩头行礼,接着自尽身亡。因此,人们送她溢号称“恭世子”。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引咎自责的敬业精神【原文】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公曰:“末之,卜也!”县贲父曰:“她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士之

4、有诔,自此始也。【译文】鲁庄公和宋国人在乘丘交战,县贲父为鲁庄公驾车,卜国在车右边护驾。拉车的马受惊,将车翻倒。庄公摔下车来。副车上的人递下绳子,拉庄公上了副车。庄公说:“卜国啊,没有勇力呀!”县贲父说:“此前没有翻过车,今天却车翻人坠,这是我们没有勇气!”于是两人殉职而死。事后马夫洗马时,发现马大腿内侧中了飞箭。庄公说:“本来翻车不是她们的罪过。”于是庄公作文追述她们的功德。为士作文哀悼的风习,就是从这开始的。曾子寝疾事于小处见精神【原文】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卜也!”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

5、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只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自此始也。曾子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译文】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脚旁,童仆坐在墙角,手拿烛火。童仆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乐正子春说:“住口!”曾子听到了,忽然惊醒过来说:“啊!”童仆又说到:“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力气换掉它。元啊,扶我起来,把席

6、子换掉。”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很危急了,不能移动,但愿能等到天亮,再让我来换掉。”曾子说:“你爱我不如爱那童仆君子爱人是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我目前还规定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礼罢了。”于是人们扶起曾子,换了席子,再把她扶回到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子夏其子而丧其明劝诫忠告是爱心的体现【原文】子夏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

7、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译文】子夏因儿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前去吊唁并说:“我据说朋友的眼睛失明了,就要为它哭泣。”曾子哭了,子夏也哭起来,说道:“天啊!我没有罪过呀!”曾子气愤地说:“你怎么没有罪过呢?此前我和你在洙水和泗水侍奉教师,后来你告老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们把你比作教师。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过。你居亲人之丧,没有可觉得人特别称道的事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过。你儿子死了就哭瞎了眼睛。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曾子接着反问道你难道就没有罪过吗?“子夏听后仍掉手杖,下拜说:”我错了!我错了!我离开朋友独自居住太久了。子柳之母死君子不取不义之财【原文】子

8、柳之母死。子硕请具。子柳曰:“何以哉?”子硕曰:“请粥庶弟子母。”子柳曰:“如之何其粥人子母,以葬其母也?不可。”即葬。子硕欲以赙布之余具祭器。子柳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家于丧,请班诸兄弟之贫者。”【译文】子柳的妈妈去世了,子硕祈求备办丧葬的器用。子柳说:“用什么来备办呢了”子硕回答道:“请把庶弟的妈妈卖了。”子柳说:“怎么可以卖掉别人的妈妈,用得来的钱安葬自己的妈妈呢?不行。”安葬之后,子硕想用别人送来助葬剩余的钱帛备办祭祀器物。子柳说:“不能这样。我据说,君子不惜丧葬之事以利其家,辽是聂我把剩余的钱帛分发给贫穷的兄弟们吧。”成子高寝疾生死都要对人有益【原文】成子高寝疾。庆遗入请曰:“

9、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则如之何?”子高曰:“吾闻之矣:生有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注释】本节选自檀弓上。成子高:国子高,齐国大夫。庆遗:齐国人。请:治理的意思是询问。大病:重病治理纸委婉的死亡。乎哉:表达反问的语调词。不食之地:不长庄稼的土地。【译文】成子高病倒在床。庆遗进屋问她说:“您的病已很危急了,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后事该怎么办呢?”子高说:“我据说过,活着的时候要对人有益,死了也不要害人。我纵然在活着的时候无益于人,难道死了害要危害于人吗?我死之后,就找一块不长庄稼的地把我埋了吧。”晋献公之丧非礼不听是君子【原文】晋献公之

10、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觉得宝。父死之谓何?又因觉得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觉得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她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译文】晋献公死后,秦穆公派使者向公子重耳吊唁,并且说:“我据说,亡国常在这时,得到国家也常在这时。

11、虽然你目前庄严地处在优伤服丧期间,但失位流亡不适宜太久,不可失去谋取君位的时机。请你好好考虑一下!”重耳把这些话告诉了舅犯。舅犯说道:“你要回绝她的劝告!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可珍贵的东西,只有把以仁爱看待亲人当作宝物。爸爸去世是如何的事啊?运用这种机会来图利,天下谁能为你辩解?你还是回绝了吧!”于是公子重耳答复来使说:“贵国国君太仁惠了,派人来为我这个出亡之臣吊唁。我出亡在外,爸爸去世了,因此不能到灵位去哭泣,体现心中的悲哀,使贵国国君为我担忧。爸爸去世是如何的事啊?我怎敢有别的念头,有辱于国君待我的厚义呢?”重耳只是跪下叩头并不拜谢,哭着站起来,起来之后也不与来宾私下交谈。子显向秦穆公报告了

12、这些状况,穆公说:“仁义呀,公子重耳!她只跋叩头而不行拜礼,这是不以继承君位者自居,因此不行拜礼。哭着起立,是表达敬爱爸爸。起身后不与来宾私下交谈,是不贪求私利。”吴侵陈师出必须有名录【原文】吴侵陈。斩祀杀厉。师还,出竟,陈太宰嚭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太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今斯师也,杀厉与?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与曰:“反尔地,归尔之,则谓之何?”曰:“君王讨敝邑之罪,又在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译文】吴国侵伐陈国,破坏了祭祀的场合,杀害了患疫病的人。后来吴军返回,离开陈国边境。陈国的太宰嚭出使吴军

13、。吴王夫差对行人仪说道:“这个人能说会道,我们何不试着问她一下:出师讨伐一定要有个名录,如果人们问起我们的军队来,该如何称呼呢?”太宰嚭回答道:“古人侵伐她国时,不破坏祭祀场合,不杀害患疫病的人,不俘获鬓发斑白的人。目前贵国军队不是杀了病人吗?不是可以称为杀害病人的军队吗?”夫差说:“要是归还你们土地,归还你们被俘的子女,又该如何称呼我们的军队呢?”太宰嚭回答说:“君王讨伐国内的罪过,却又怜悯并赦免我们,这样的军队,还能没有好的名录吗?”知悼子卒进谏奉劝的艺术【原文】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

14、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大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亡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斯爵也!”至于今,即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译文】如悼子死了,还没有下葬,晋平公却喝起酒来,并让师旷和李调作陪,敲钟击鼓奏乐。杜蒉从外面进来,听见钟鼓声,

15、问道:“国君在哪里?”有人回答说;“在后官。”杜蒉进入后宫,沿阶而上。她倒了一杯酒说:“师旷,把这杯酒喝了!”她又倒了一杯酒说:“李调,把这杯酒喝下去!”她又倒了一杯酒,在堂上面朝北坐着喝了。接着,她走下台阶,快步走出后宫。晋平公叫她进宫来,说道;“杜蒉,刚刚你也许想要开导我,因此我没有同你说话。你为什么让师旷喝酒呢?”杜蒉回答道:“照礼,在甲子日和乙卯日不奏乐。知悼子的灵柩还在堂上,这比逢上甲子、乙卯日还要严重。师旷是掌乐的太师,不把这种礼节告诉国君,因此罚她喝酒。”晋平公问“你为什么让李调喝酒呢?”杜蒉回答:“李调是国君的近臣。为了吃喝,竟忘了国君的忧患,因此也罚她喝一杯。”平公又问;“那

16、你自己为什么喝酒呢?”杜蒉回答;“我掌管膳食,没有尽到提供刀、匙的职责,却胆敢参与避免违礼的事,因此罚自己喝一杯。”平公说;“我也有过错,倒杯酒来罚我喝。”杜蒉洗过酒杯,倒上酒举起献上。晋平公对侍者说;“如果我死了,一定不要废止举杯献酒的礼仪!”直到如今,但凡向国君和来宾献酒过后,就要举起酒杯,这叫做“杜举”。陈子车死于卫 制止殉葬的“黑色风趣”【原文】陈子车死于卫。其要与其家大大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译文】陈子车在卫国死了。她的妻子和家宰打算用活人为她殉葬,决定之后,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