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25 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529210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25 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25 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25 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25 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25 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25 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25 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气象预报显示某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并出现雾霾天气,其中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节能减排是有效缓解这一环境危机的主要途径 B. 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 C.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其pH明显下降 D.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全球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的环境容

2、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环境污染与人口的过度增长有密切的联系3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生态危机是()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4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5.我国西部因历史和气候的原因,生态环境较差。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 () A.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

3、B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以减轻人类对环境的压力 C治理严重的水污染,从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D.发展乡镇企业,增加收入,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6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7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卤代烃(如制冷剂氟利昂),严重破坏

4、了臭氧层,引起地球表面紫外辐射增强。臭氧层耗损引起的普遍的生物学效应是() 海洋浮游生物增多人类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加 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农作物减产 A. B. C D8.科学家测定了某地区近几十年来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化石燃料的增加、植被的破坏是大气中CO2 含量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B.大气中C02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是:夏季下降,冬季上升 C大气中CO2 浓度的季节性变化与植物光合作用的CO2利用量的季节性差异有关 D.在草原上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降低大气中CO2 含量的有效措施9由于人类的活动,云南滇池多次在夏季出现由蓝藻爆发引

5、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滇池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如果比较滇池水体的pH,则早上比傍晚要 (2)夏季气温偏高是滇池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滇池生态系统的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 来影响蓝藻的生长的。 (3)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已知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 C, D,其中

6、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0.2 0303110107765B组(添加N)1152 2.520191817 l8 C组(添加P)8 9 9510119575757D组(无添加)0.2020.31 1097 765 请回答有关问题: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 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微专题25 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1解析:选

7、C。大量的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节能减排是有效缓解这一环境危机的主要途径,A正确;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B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其细胞周期缩短,B正确;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因此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后,不会导致人体血液pH明显下降,C错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2解析:选D。目前全球人口数量没有达到地球的环境容纳量,故A错误;生物种群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类,因为人口数量还受到经济、文化、政策等因素影响,故

8、B错误;科技进步不能解决人口增长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故C错误;环境污染与人口的过度增长有关,故D正确。3解析:选B。食物链上营养级越高,则汞、镉等有毒物质在其体内不断积累、浓缩的量将越高,所以B正确。4解析:选D。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大气层的防护作用受到破坏即臭氧层破坏,所以D正确。5解析:选A。由题目可以看出,西部的问题在于“生态环境较差”,所以在开发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改善其生态环境。6解析:选C。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因我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7解析:选B。臭氧层是地球生物圈的天然保护伞,在生物进化

9、过程中对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有重要意义。臭氧层被破坏后,地表紫外辐射增强,不利于动植物的正常生长生活,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同时使诱变频率增大,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8.解析:选D。虽然树木的增多可以使得大气中CO2含量降低,但草原上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这是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9解析(1)蓝藻为原核生物,而绿藻是真核生物。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水中的CO2在傍晚较早晨低,故水体pH在早晨较低。(2)水体出现蓝藻爆发的原因是污染物的排放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从号取水点向下游的污染明显加重,说明工厂是污染源。由A,B,C,D对照知B组号以后水样中蓝藻数量较其他组别多,说明N是限制河流中蓝藻生长的因素,而添加P后对号以后水样中蓝藻无影响,说明P不是限制河流中蓝藻生长的因素,即河流中P含量超标。 答案:(1)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叶绿体等细胞器,答出一种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也可) 低(2)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 酶的活性(3)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 对照 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