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1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52633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1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1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1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1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1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1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1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学业分层测评(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扇形图。据此回答12题。地貌类型占土地面积海拔粮食作物平原 20%200 m水稻丘陵60%200500 m水稻、冬小麦中、低山15%5001 000m春小麦、马铃薯高山5%3 000 m1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其主要原因是()开垦历史悠久地形平坦,便于开垦人多地少,过度垦殖土壤肥沃,便于农耕ABCD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属于该地区今后农业发展方向的是()A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B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C重点发展水稻种植业,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D调整农业

2、生产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解析】第1题,从表中地貌类型比例和水稻作物,可知该地区耕地占土地利用的55%,可平原只占20%,表明该地的垦殖度过高,对;该地区丘陵、山地占80%,不便于开垦,不便于农耕,、错。第2题,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注意生态保护。【答案】1.C2.C读“我国东北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35题。3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突出优势是()【导学号:78470135】A光照充足B土壤肥沃C降水丰沛D热量充足4该地区宜农荒地分布在()A低洼地B河流中下游C山麓地带D城市郊区5对该地宜农荒地的开发要特别注意()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土地盐碱化D保护湿

3、地【解析】第3题,东北地区分布有黑土、黑钙土等土壤类型,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土壤肥沃。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宜农荒地大多分布在河谷洼地。第5题,因为该地的宜农荒地多分布在低洼地,是湿地的主要分布区,所以开发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湿地。【答案】3.B4.A5.D读下图,回答68题。6该图最有可能是()A东北耕地分布图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D东北林地分布图7图中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是()【导学号:78470136】A针叶林B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C春小麦D大豆8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A保护水土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D

4、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解析】第6题,从图例可看出,该地理要素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而且、具有南北方向的过渡性,因此可确定为林地分布图。第7题,图例分布于东北平原南部,且为林地资源,该区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林已不存在,所以主要为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第8题,该区发展商品粮、林业的区域优势显著,故其发展方向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答案】6.D7.B8.D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江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等,而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材料二我国三江平原水系图。(1)简述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两条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2)分析三江平原商品粮基

5、地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3)东北黑土广布,在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解析】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其汛期、补给方式、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等方面阐述。第(2)题,三江平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要从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第(3)题,东北地区黑土广布,但是开发利用中出现了水土流失、黑土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水量丰富,有两个汛期,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含沙量较小,结冰期长;两河流均有凌汛。(2)夏季温暖,日照时间较长,雨热同期;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土地辽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3)水土流失;土

6、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能力提升下图为中国东北和美国部分农业区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012题。10图中字母所代表区域的农作物或农业类型,正确的是()AX:冬小麦,Y:春小麦BP:春小麦,Z:棉花CM:乳畜业,N:大牧场放牧业DP、Q均为玉米11图中两国小麦种植区()【导学号:78470137】A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B热量充足,交通便利C土壤肥沃,地广人稀D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低12M、X两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是()A草场退化、湿地减少B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C土地盐碱化、土层变薄D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解析】第10题,图中字母所代表区域的农作物或农业类型分别是X、Y为春小麦,P、Q

7、为玉米,M为游牧业,N为乳畜业,Z为冬小麦。第11题,图示两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是土壤肥沃,地广人稀。第12题,M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故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草场退化,X地区为三江平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湿地面积减少。【答案】10.D11.C12.A13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内地形区的分布特点。(2)说出图中河流哈尔滨以下河段的流向;根据下图,说明松花江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3)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

8、主要特点。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嫩平原上沼泽湿地的面积达33.12万平方千米,且分布范围较大。(4)简述松嫩平原上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导学号:78470138】【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主要为山地、平原,平原位于该区域中部,山地位于该区域西部与东部。第(2)题,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春季受冰雪融水的影响出现春汛,夏季受降水的影响出现夏汛。第(3)题,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第(4)题,松嫩平原纬度较高,冻土广布,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沼泽湿地。【答案】(1)大兴安岭位于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松嫩平原位于中部,地势平坦;小兴安岭位于东部(或东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2)河流流向:由西南流向东北(或先自西向东流,再自西南向东北流)。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春汛形成原因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夏汛形成原因主要是雨水(大气降水)补给。(3)生产规模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高。(答出其中4点即可)(4)纬度位置较高,蒸发较弱;河流汇集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有冻土分布,不易下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