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起点问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525391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史起点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代文学史起点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代文学史起点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史起点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史起点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学史起点问题 摘要:文学史的发生及其开展形成是一个过程,关于现代文学的起点的界定无论是五四还是世纪年代末都是把它定位为一个详细时间点上,使文学缺乏了自身的承继性,因此对它的起点界定在时间段里也许会更好表达文学自身的特性。关键词:五四;时间段;文学;起点如今大多数的学者都把五四视为中国文学史的起点,这种认识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五四以前的中国文学史的现代化的进程,也会忽略一些在五四以前就初具现代性的作品。所以把五四这个详细时间点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未免有些牵强,假如按照当下把五四作为现代文学史起点的话,那么五四前期的时代的准备和思想的酝酿,截取其中的某一个点作为现代的文学史的起点,其实也是

2、可以说的通的。如今对于文学史的起点的界定众说纷纭,显而易见的是,现代文学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确实是在五四前后的,尽管在此之前黄遵宪的文言合一;的现代性的观念的提出,以及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和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等具有现代性气息的作品的问世,但是应该把它视为一种文学在开展进程中现代性意味的表露。有的学者从时间意义和概念意义上对文学史的开端的进展界定,我也比拟认同从宏观的视角上来把握文学史的开端问题。因为文学作为上层建筑,它本身具有一种思维意识的性质,使得文学本身就具有一种流动性,延续性和不确定性。所以不同的学者对于文学史的界定就会在缝隙中形成自我的价值判断和认同,从而就会形成仁者见仁,智

3、者见智的文学观念。我觉得不应该以某个年份或者详细的时间点作为某一种文学的开端,而应该用一种开展的历史观来对待这个问题,把文学史放到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去把握界定,可能更符合文学的独立性的特质和它的现代性概念。其实一旦我们通过文本的转化,表达去接近文学史的实际开展的话,再加上历史本质上是一种关于历史的文本,因此在叙事的同时也在改造着历史,也就是历史文本化;,历史被文本化后将不可防止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歪曲,带上了主观性,假如非要给现代文学史的开端找一个起点的话,我会更倾向于把起点限定在一个时间段里。文学的产生、开展和演变都是在继承前代文学的根底上开展而来,发力于五四的新文学必然也是在汲取以往文学的精华所

4、致,由于文学本身的流动性和延续性,所以五四新文学的萌芽很可能就发生在世纪年代末年代初,但是我不同意严家炎学者把现代文学的起点定义在世纪年代末年代初这个时间点上,他在论文提出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提出了文言合一;的理念,契合五四时代提倡白话文;的主张,但他是否有意识或者说有志于通过文学提醒病苦,引起疗救注意;。光绪三年黄遵宪到日本后,随后两年就开场搜集史志,拟草?日本国志?,在年形成始成稿,在年刊行,在光绪十六年年他在驻英使馆参赞任上作?日本杂事诗自序?提到及阅历日深,闻见日拓,颇悉穷变通久之理,乃信其改从西法,革故取新,卓然能自树立,故所作;,并且在?日本国志?的内容的编排和分配上,很大的一局

5、部在写日本明治维新的体制和法制的变革,对日本开展的作用,所以提出文言合一;的观念是作者无意识中的一个现代性的萌芽,而不是把它作为改变中国腐败落后的重要的途径,他是在希求中国模拟日本进展变法和改革,逐渐的强盛起来。随后严家炎学者列举了世纪年代末年代初的一些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作品。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英勇的爱?还有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等,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陈季同的作品时用法文写成,而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是吴语小说即地方方言写成,所以这样就会造成在现代文学的萌芽期时,它缺乏由理论的提出到实际的创作,在从创作中总结出经历理论的这样的一种螺旋上升的衔接。无法从实际的创作中去验证文言合一;的理论,语

6、言的局限性,就会使文学难以产生一种强大的合力,因此它就不可能形成五四那大声势的思潮,从而产生宏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明确提出打倒孔家店,提倡白话文,并且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了许多用白话文写成的作品?月夜?,?关不住了?,小说?狂人日记?等,都对白话文的倡导作了有力的支撑。并且作家们在实际的创作中不断进展探究,胡适在年月?出版?卷号发表?白话诗八首?,在卷号发表?白话词四首?的时候,诗明显有旧体的痕迹,口语入诗较古代多且气息浓重,形式上也是不伦不类,白话词的创作甚至不解尝试;何在。可是年发表?月夜?现代新诗的时候,已分行为外观形态的特点突出,并且初步有了象征的意味,还在音节,压押上进展

7、了尝试。所以在五四的时候理论的提出和实际的文学创作使互相照应的,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在五四才能出现一个强大的合力。现代文学形成强大的影响力的时候是在五四新文化时期,但是现代文学的起点显然不能把它定义到五四这个时间点上,因为从世纪年代末年代初开场确实有一些零星的具有现代性的意义和特征的作品产生,并且为五四现代文学开展的高潮的形成作了铺垫,所以我把现代文学的开端限定在世纪年代末年代初到五四形成文学的影响力的一段时间里或许更符合文学本身的延续性和历史开展承继性的特点。 孙淑君 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注释】张荣翼:?历史的文本化和文本的历史化文学史考察的视点问题?,?山西大学学报?,第卷第期,年月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上海同文书局出版社,年月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人民出版社,年【参考文献】范伯群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的向前移;问题江苏大学学报,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刘纳新文学何以为新;兼谈新文学的开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起点在何时社会科学辑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