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记的所有古今异义词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524890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必记的所有古今异义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必记的所有古今异义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必记的所有古今异义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必记的所有古今异义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必记的所有古今异义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必记的所有古今异义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必记的所有古今异义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比及:由两个同义介词并列构成的复合结构,做介词,意思是“等到时候”,如,比及三年,可使足矣。2不然,由副词加复指上文的代词构成,做连词,表示否定前文所说,意思是“如果不如此”如:不然,籍何以至此。3不啻,由副词加动词构成,1做状语,表示不限于某范围,意思是“不止”、“不仅”,如:不啻增二十倍焉;2做谓语,意思是“不及”、赶不上,如:虽连城拱璧不啻也。4不亦,由副词加语气词构成,做副词,常构成“不亦乎”的句式,表示反问,意思是“岂不是吗”,如:吾射不亦精乎。5得无,由助动词加上动词构成,相当于一个副词,表示委婉反问,1意思是“是不是”、莫不是,如:得无教我猎虫所也?2意思是“难道能没有”、“

2、怎么能没有”,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而后,由连词加动词构成,意思是“然后”,做连词,表示承接,意思是“如此”、“以后”,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7而已,由连词加动词构成,1意思是“就停止”,如:臣请三言而已矣;2虚化为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急读则为“耳”,意思是“罢了”、“就是了”,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8尔来,由代词加动词构成 ,意思是“从那以来”,如:尔来有二十有一年矣。9否则,由否定副词加连词构成,意思是,否定的是上文所说的整个内容,相当于“不+前句”,所以,“否”实际上是个否定性假设分句;“则”是个连词,引出下句结果,意思是“如果不这样,就”,“否则”凝固成一个关联

3、词,连接的两部分是正反并列关系,如: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10 何况,由副词加动词构成,意思是“怎么能”,做连词,用于后一分句,引出进一层的意思,与“而况”同,如: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11何其,由疑问副词加动词构成,有疑问句中或感叹句中表性状至极,意思是“怎么这样”、“多么”,如:泣下沾襟,何其衰也。12何如、何若,由疑问代词加动词构成的偏下词组,表示询问,意思是“怎么办,怎么处置,怎么对付等”,也可倒置为“如何”、“若何”,表示强调,1做状语,译为“怎么”,如:山节藻悦,何如其知也?2做定语,译为“什么”、“什么样”,此为何若人也?3做谓语,也写作“如之何”、“若之何”,意思是“怎么

4、办”、“怎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寇深矣,若之何?4做谓语带宾语,译为“比怎么样”、“哪赶上”,如: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13何所,是由“所”字结构作主语和疑问代词作谓语的判断句构成的倒装,表示询问,如:问女何所思?14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表示强调,用以表示询问或反问,包括两类:1是由动词“为”加疑问代词构成的动宾结构,意思是“一干什么”,用反问表示否定,既可以加在另一个动词或动宾词组后,做句子的另一个连动谓语,这时“何”也要提到另一个动词前,构成“何+动+为”的格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也可以加在用“以”构成的介宾词组后做句子的谓语,这时“何”也要提到介宾结构前,构成“

5、何以为”的格式,表示“用做什么”,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2是由介词“为”和疑问代词“何”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意思是“为什么”,如,若何为生我家?15何也、何者、何则、何欤,疑问代词加语气词构成,由判断句式“则何”发展而来,做判断谓语,询问原因,意思是“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如,独五人之徼徼,何也?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欤?16何以,由疑问代词加介词构成的介宾结构,是“以何”的倒置,表示疑问,以示强调,做状语,译为“凭什么”、“怎么”,如,何以战;何以至是乎?做谓语,译为“怎么样”、“怎么办”,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吾欲辱之何以也?17既而、已而、俄而、久而、始而、继而,由动词加连词构

6、成,表示在前一个动18可得,由两个助动词构成的复合结构,做状语,表示可能,意思是“可能”、“可以”,如,可得闻与?19,可以,由助动词和介词组成,1做状语,相当于“可以”+“以(之)”,意思是“可以用(它)来”,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相当于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许可,意思是“可能”、“完全可以”,如,可以无悔矣;与“可以”同类的结构还有“足以”、意思是“是用来”或“能够”,如,火尚足以明。20奈何,由疑问代词加动词构成的偏正结构“何奈”的倒置,表示询问,以示强调,意思是“怎么对付”,1做状语,译为“怎么”、“为什么”,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做谓语,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

7、么对付”,如市义奈何?3做谓语,宾语要插入中间,构成“奈何”,译为“对(把、拿)怎么办”,如,虞兮虞兮奈若何?4做“无”的宾语,意思是“什么办法”、“对付的办法”,如,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21且夫,由连词加语气词构成,做连词,用于句首,表示进层,意思是“再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22然而,由指示代词加连词构成,连分句,表示转折,意思是“虽然如此,却”、“可是”,如,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23然则,由指示代词加连词构成,连接分句,1表示承接,用以推理,意思是“既然如此,那么”,如,然则何时而乐也;2表示转折,同“然而”,意思是“但是”,然则北通巫峡。24若夫、若乃,由动词加指示代词

8、构成的动宾结构,做连词,用于句首,表示另提,意思是“如果说到”、“像那”、“至于”,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25是故,1由介词“故”加代词“是”构成的介宾结构“故是”的倒置,以示强调,用于后一分句前,引出结果,意思是“因此”、“所以”,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2由代词加副词构成,意思是“这乃是”、“这就是”,如,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26是以、是用,介宾结构“以是”、“用是”的倒置,以示强调,做连词,表示顺承,引出结果,意思是“因此”、“所以”,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敢用是为怨望。27孰若,由疑问代词加动词构成的偏正结构,1表示比较,意思是“哪赶上”,如,为两郎童,孰若为

9、一郎童也,2表示选择,意思是“不如”、“哪如”,如与其坐而待毙,孰若起而拯之。28孰与,1“与孰”的倒置,“孰”是疑问代词做充当谓语的主谓词组的主语“与”及其宾语做状语,意思是“与比谁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由疑问代词加动词构成的状谓词组,义同“何如”,做谓语,表示反问,“怎么能”,如,百姓是,君孰与不是?3做连词,表示选择,意思是“不如”,如,惟坐待亡,孰与伐之,4由疑问代词加介词构成的介宾结构“与孰”的倒置,表示疑问,以示强调,意思是“跟谁”,如,正气丹心孰与俦。29谁者,由者字结构作主语加疑问代词作谓语组成的判断句式的主谓倒装格式,以示强调,意思是“者是谁”如,谁为哀者?30谁

10、何,谁能奈何,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一说,“谁”通“孰”,“何”通“呵”,指诘问,如,今我垒上,谁何不绝。31虽然,由转折连词加指示代词构成,“然”复指前一分句,“虽”表示转折,意思是“虽然(即使)是这样,但是”如,善哉,虽然 ,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胜。32遂乃,由两个副词并列构成的复合结构,表示承接,意思是“于是就”,如,遂乃研核阴阳。33所自、所从,“所”同“何”,由疑问代词“所”加介词构成的介宾结构倒置,做状语,意思是“从哪里”,如,抚军不忘所自;乃令吏官记地动所从方起。34为所本是动 词加“所”字结构组成的动宾结构,后“所”虚化为助词,遂为表示被动的格式,故“为”乃读wi。“为”

11、后可引出主动者,也可不引出,如,恐为操所先;若属皆且为所虏。35未几,否定副词加不定量数词构成,意思是“没有过多少时间”、“没多久”,如,未几,敌果舁炮至。36无何,由动词加疑问代词构成的动宾结构,意思是“没有多长时间”、“不久”,如,无何,宰以卓异闻。37无乃,也作毋乃,由两个副词并列构成,意思是“岂不乃是”,做状语,表示猜测,意思是“岂不是”、“莫不是”、“或许”、“只怕”、“恐怕”,如,无乃不可乎?38无非,意思是“没有什么不是”,如,所见无非牛者。39无所,意思是“没有的”,如,财物无所取。40相与,表示双方共同的关系,意思是“互相”、“彼此”或译为“一齐”、“共同”,如,卒相与欢。4

12、1向使,表示假设,意思是“假如”,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42行将,表示未来,意思是“将要”,如行将为人所并。43要之,意思是“总之”,用于总结全文,引出结论或点明要旨,如,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44以为,1由两个动词构成的兼语式结构,意思是“使(让)成为”如,舜以为乐正;2由动词加系词构成的兼语式结构,只是兼语省掉了,意思是“认为是”,如,庞然大物也,以为神;3由介词加动词构成的状谓结构,介宾常省略或前置,意思是“把(拿、用)作为(当作)”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4由连词加动词构成,“以”顺承前一动作,相当于“而”,“为”译为“作”、“作为”、“成为”,如,柔以为轮,其曲中

13、规。45已而,做副词,表示时间,意思是“不久”、“随即”,如,已而得舟,避渚洲。46犹若,意思是“仍旧”、“仍然”、“还是”,如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47于是,1由介词加代词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或补语,要根据上下文恰当译出,如,于是(在这时)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吾祖死于是(在这件事上);2虚化为连词,表示因果承接。如,于是废先王之道。48有所、有以,表示“有的”、“有用来的”。如,臣乃得有以报太子。49无所、无以,如,河曲智叟无以应。50至于,1由动词加介词构成,做谓语,意思是“达到”、“到”,如,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2虚化为介词,同“至”,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3虚化为连词,表示转折,可不译,如,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51之谓,由复指宾语的代词加动词构成的宾语前置,“之”虚化为提示宾语标志的结构助词,多用来总括判断。1后边无宾语时是一般宾语前置,可译为“说的就是”如,夫子之谓也2;后边有宾语时是兼语式宾语前置,意思是“叫为”也可译为“把叫做”如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类的“之”也可视为主谓之间表示强调的助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