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清明节的由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52247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清明节的由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作文清明节的由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作文清明节的由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作文清明节的由来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作文清明节的由来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清明节的由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清明节的由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清明节的由来作文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一个特别重要的传统节日。那么你对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带来的作文清明节的由来!一起来看看吧!作文清明节的由来1春秋时代,有人要杀害晋国国君的大儿子重耳。重耳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几天几夜找不到吃的东西。重耳坐在地上叹着气说:“我死了是小事,晋国的百姓又有谁会关切他们呢?”介子推一听这话,想到重耳在苦难中还不忘百姓,心中非常感动。他咬咬牙,偷偷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当重耳知道这件事时,感动得流着泪说:“你这样待我,我将来怎么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报答,只希望你将来作个好国君,

2、把老百姓放在心上。”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最终回国作了国君。他给当年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示重耳,重耳特别过意不去,确定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介子推早已带着老母亲躲进绵山里去了。重耳带人搜山,没有找到介子推母子。有人出办法说:“从三面放火烧山,逼他们从没有火的一面逃出来。”重耳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下令烧山,但始终不见介子推走出绵山。大火熄灭以后,重耳才发觉,他要报答的人,已经被烧死在一棵老柳树下了。重耳特别懊悔,他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吩咐全国的老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其次年,重耳带领群臣去绵山祭祀,先在山下寒食一日,其次天身穿

3、素服,登山致哀。重耳来到坟前,发觉那棵柳树复活了。重耳望着这棵柳树,就像望见了介子推。他尊敬地折下一根柳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还把那棵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名为“清明”。从今,重耳始终怀念着介子推,他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使老百姓们安家立业。为此,寒食节、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过节之时,人们喜爱用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还把柳枝插在门前、沟边的泥土里。哪知这清明柳遇土就生根,插在哪里活在哪里,没几年,漫山遍野布满了柳荫。直到现在,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仍旧在中国民间流行着。作文清明节的由来2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晋献公,他有个妃子叫骊姬。由于骊姬的儿子奚齐想继

4、承王位,骊姬便想方设法地设计谋害太子,太子申生被逼无奈,只好悬梁自尽了。骊姬奸计得逞之后,又想杀害申生的重耳,重耳听到风声就连夜慌张逃出了皇宫。重耳逃出皇宫时,身后跟着数百个随从,可是在逃亡路上,须要经验的磨难数不胜数,几百个人的队伍变成了几十人,最终只剩下几个人了。有一次,公子重耳饿得快昏倒了,手下的忠臣介子推就把自己腿上的一块肉割下来,烤熟了给重耳吃,以表自己的一片忠心在外流浪了十九年,重耳得知骊姬已被诛连九族时,便回到皇宫执掌了政权,这就是后来的晋文公,读后感。晋文公把以前忠于自己的人,都封官加爵,却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一个人说起了介子推,晋文公才猛然想起了他,就派御林军出去找他,然而,

5、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顺当。御林军去介子推家三次都家门紧锁,晋文公就亲自去他家,不想,介子推辞背着老娘,二人一起逃上了家对面的绵山。有人给晋文公提议说:“我们把这座山三面点火烧了,只留下一面不烧,介子推就会从不烧火的一面下来的。”晋文公果真采纳了他的看法,照他说的方法做了。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旧不见介子推的影子。等到大火熄灭后,御林军就上山去看,只见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抱着一课烧焦的柳树而死了。这棵柳树的树洞里有一片衣襟,上面写着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如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名。后来,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

6、,把放火烧山的那天定为“寒食节”,把其次年去祭拜的那天定为“”。唐朝时,人们把寒食节和清明合二为一,就是现在的清明。在民间清明里就有吃寒食的习惯了。作文清明节的由来3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为躲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着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偏僻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慢慢复原了精神,当重耳发觉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时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许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

7、,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静静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惭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简单,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觉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觉一血写的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其次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祀,发觉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作文清明节的由来4在我的家乡对清明

8、节有这样的传闻,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太子为了躲避祸害,在流亡期间,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都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赤胆忠心的人,跟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太子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太子,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他吃了。十九年后,太子回国做了君主。就是后来传闻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向想起了旧事,心中有愧,晋文公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山里。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山搜寻,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办法说,不如放

9、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想让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其次年清明节这天,晋文公率众臣到山下的介庙祭祀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山春游。作文清明节的由来5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国君听信谗言,要杀掉公子重耳,重耳听说后,赶忙带着随从逃跑了。他们跑了几天几夜,实在跑不动了。因为当时走的匆忙,忘了带干粮,现在一个个饿得不行了。随从介子推见主子没吃的,饿得连路都走不动了

10、,就走到一旁,从自己的身上割下了一块肉,做成了汤,给重耳端了去。重耳一看,有吃的了,就大口地把汤喝了。喝完后,重耳问道:“你真行,从哪儿弄来的肉啊?”介子推说:“这儿哪儿有什么肉啊,这肉是从我向上割下来的呀。”重耳一听,当时就流下了热泪。十九年后,重耳在大家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国君晋文公。为了感谢当时的随从,晋文公便重赏了他们,可晋文公却偏偏忘了犒赏介子推。有人让介子推去找晋文公,可介子推不愿,他不愿争名夺利,于是就带着自己的老母住进了深山。晋文公知道后,感到非常懊悔,也很内疚。于是他带着随从,上山去找介子推。找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这时有人献计说:“只要放火烧山,一逼,介子推不就出来了吗?”晋

11、文公觉得有理,就让人放火烧山。介子推知道这是晋文公逼他,可他不情愿做官,就是不出山,后来就和母亲一起被火烧死了。晋文公上山看到介子推母子被烧死了,心里很难受。这时晋文公发觉,在他们母子被烧死的那棵枯萎的柳树下,有一封血写书,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深有感慨。为怀念介子推,他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其次年,晋文公再去拜祭介子推的时候,发觉那棵柳树复活了。他就把此树赐为“清明树”,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以后,人们把寒食节和清明节合二为一,始终流传至今。这就是清明节的来历。作文清明节的由来6前几天刚过了清明节,那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为躲避迫害

12、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着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偏僻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慢慢复原了精神,当重耳发觉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时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许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静静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惭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简单,有人献计,从三

13、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觉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觉一血写的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这一天就被命名为清明节。这就是清明节的传闻,一个凄惨的传闻。作文清明节的由来7啊,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都赶着去祭拜自己死去的亲戚和挚友,有的人买菊花和美酒;有的买纸钱和香和烛。可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就让我来告知你吧: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起先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上升,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故有“清

14、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慢慢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季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而且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闻: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接连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赤胆忠心的人,始终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

15、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闻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其次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祀,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望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关于清明节的传闻是多种多样的,是说不完的,今日就讲到这里吧!从去年起先,清明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日,便于人们有的时间去祭祀亲人。清明节真是来之不易啊!作文清明节的由来8清明节,始自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源是纪念介子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君献公之子重耳,于献 公22年(公元前636年)遭到其父王,宠妃骊姬的陷害,后又遭兄弟惠公追杀,被迫带家臣仓惶出逃。 介子推就是随重耳逃离晋国的忠臣之一。一路风餐露宿,重耳饥病交加,气息奄奄, 感叹道:吾一死无妨,生怕晋国百姓能康乐哉!介子推听了,见主公在苦难之中,仍记忆犹新百姓,激情大发,背着重耳,在自己大腿上割肉一块,熬汤给重耳充饥,救了重耳一命。重耳食后,精神大振,问:何来此肉也!介子推卷起血淋淋的裤腿示之。重耳感动不己曰:吾当即位在手,定於回报焉。重耳流亡19年,于惠公14年(公元前655年),重耳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