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51831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2008年广东物理高考试卷点评广东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成熟和推广阶段,如何通过高考这个指挥棒来引领今后新课程改革进程?如何把广东的新课改成果推向全国?对此“2008年高考物理广东卷”交出了一份高质量,令人信服的满意答卷。在今年的物理卷中必考内容知识覆盖率达81.4%,整卷涉及知识面广,分布合理,几乎涵盖了高中物理学的全部主干知识。试卷从试题立意、试题素材、情景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设计等角度来实现能力立意,在全面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科学探究与实验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部分试题思维力度强。2008年新的高考试卷全面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精神,实现了对三维目标考查的量化和对主干知识的全面考查,体现了传统教育优势与新课程改革创新理念的互补和包容,落实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新的高考物理卷在继承2007年优势的基础上,其命题水平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2008年的广东高考物理卷”必将成为新课程和高考改革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考生面对考题时有一种亲切感,解题过程有如行云流水,顺畅自如的物理学探究过程,也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层次感和经历高考后的成就感。一、试题都充分落实“以能力测试为主”的高考命题理念在新课程标准物理科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中指出:“高考命题将以

3、能力测试为主。”考试大纲还对高考考查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进行了详细解读。高考命题对能力的重视程度跃然纸上。高考对能力测试的重视在新课改地区近两年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在广东高考命题中,对能力测试的重视不但落实到命题之中,还在高考试卷参考答案中的“解析”中进行了明确的说明,直接指出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这种对能力考查的重视在解答过程中的体现是在警示后来者,请一定要重视对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近两年高考试题的解答中做了明确说明,这种说明提示同学们在高考一轮的复习时,每遇到一道题首先要思考的是本题

4、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对能力有什么要求。解完此题后反思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体会。这些对今后解题有哪些帮助。这种思维方法的训练会使同学们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更加活跃,对物理会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对能力的考查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句理论上成立,现实考试中难以落实的虚拟问题,近几年新课改地区的高考命题在对能力考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就是说不参加新课程改革或者以绝对“传统”的理念进行学习,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把新课改理念渗透到学习之中,那很难应付被注入了课改元素的新高考命题,对课改地区的高考题会感到非常不适应,也很难拿到高分。【例1】(2008年广东物理19)如图(a)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AB区域内存在

5、水平向右的电场,电场强度E随时间变化如图b所示,不带电的绝缘小球P2静止在O点,t=0时,带电的小球P1以速度v0从A点进入AB区域,随后与P2发生正碰后反弹,反弹速度大小是碰前的2/3倍,P1的质量为m1,带电量为q,P2的质量为m2=5m1,A、O间的距为L0,O、B间距为 。已知。(1) 求碰后小球P1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及所需时间。(2) 讨论两球能否在OB区间内再次发生碰撞。【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学位移公式、匀速运动知识、静电学知识,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牛顿第二定律等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读图能力、对图象中信息的提取能力。考查对物理过程准确分析的能力、语言表述的能力和

6、逻辑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具体解法略)。【答案】(1) ;(2)见解析。能。【点评】本题属高考中双压轴题之一,在对考生能力考查方面进行了分层,解题的关键是分清小球的运动过程和相互作用过程,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其主要过程有:小球P1在电场强度为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P1和P2相互作用,动量守恒;小球P1碰后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小球P2向右做匀速运动;小球P1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直到追上小球P2;两小球再次发生碰撞。本题通过文字、图形和图象同时向考生提供信息,在物理情景叙述方面语言简练、物理过程清晰,对考生正确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用数学知

7、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卷的第二题也是双压轴题之一,在解题过程中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进行了分层。这种双压轴题的最大好是压轴题中层生也能解答出部分问题,使高考命题更具人性化。对于物理解题能力并不强或缺少自信心的考生是一种激励,他们能在压轴题特别是最后一题拿到分数,对其终生成长都是一种鼓舞。二、 用考试说明指导命题,传统与课改相映成趣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课程改革,其宗旨都是为国家的未来经济发展和建设培养一代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和几千年的文明史都同传统优秀的教育方式有关,这些传统的、民族的精华永远不能丢,同时教育必须实现现代化,必须与时惧进,新课程改革与传统的物理

8、教学并没有矛盾,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变革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吸取先进的经验,在一种相互包容和互助中得到提高。2008年高考广东物理命题实现了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的完美结合,考生在解答整套试卷过程中像是在重新进入了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伴随着一个个熟悉和生动的物理情景对高中的物理知识来了一次全面回顾,这种回顾是在一种轻松而紧张的高考环境下进行,大部分考生都像是经历了一场有趣的探险,尽管有难题,但还是能一路走过来,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这就是考生在答卷过程中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例2】(2008年广东物理18题)如图(a)所示,水平放

9、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间距L=0.3m.,导轨左端连接R=0.6的电阻,区域abcd内存在垂直于导轨B=0.6T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宽D=0.2m。细金属棒A1和A2用长2D=0.4m的轻杆连接,放置在导轨平面上,并与导轨垂直。每根金属棒在导轨间的电阻均为r=0.3,导轨电阻不计。使金属棒以恒定的速度 v=1.0m/s沿导轨向右穿越磁场。计算从金属棒A1进入磁场(t=0)到A2离开磁场的时间 内,不同时间段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并在图(b)中画出。【解析】本题考查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查把物理规律用数学图象进行描述的能力。(具体解法略

10、)【答案】在时间内、时间内,通过电阻的电流都是0.12A,方向向下,在 时间内,通过电阻的电流为零。如图所示。【点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的性质等知识点都是传统高考命题的热点,本题所涉及的物理模型考生并不陌生,只是两杆之间用一个轻质绝缘的棒连接,这类题型我们在各种备考资料和高考模题中都有看到它的影子,此题让我们感觉到高考题很亲切,使物理走出了新、奇、特、难的怪圈,达到了考查能力提高平均分,增强考生自信心的目的。三、通过科技与生活、实物图和图象的命题考查获取信息能力今年高考各科题目确实注重了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突出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各学科试题素材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

11、际,目的是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反映现实生活气息。2008年广东高考命题在涉及物理情景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一大批取材于现实生活,又同高中物理知识相关的物理情景成为命题的主要内容。命题者通过这些命题告诫考生和未来的备考者,物理学来源于实践和实验,学习物理就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如何解决,这张物理试卷做出了精彩的答案。如本卷中第3题的跳伞运动、第4题的回旋加速器、第5题的小型交流发电机、第10题的自行车行驶、第11题的打网球、第12题的“嫦娥一号奔月”、第14题的墨水扩散、海中航船、第15题的热敏传感器、第17题的“节能减排”、“飞椅”游乐等。今年的试卷具体在对物理规律、过程和状态

12、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合适的图像、图线表示出来,要求考生会用图像、图线来处理物理问题。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电路图、图象、图表提供解题信息,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如第4题的加速器;第5题的e-t图象;第7题的电路图;第8题的电场线与带电粒子轨迹图;第9题云室中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第10题的自行车的v-t图象;第12题“嫦娥一号奔月”轨迹图;第13、15、16、17(1)、18、19、20题的实物图、图象和图表等,如此大量的通过实物图、图象和图表提供信息的命题出现在广东、在全国高考史上还是第一次,考生在完成这些命题时深深的感受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平时备考时那种对物理学烦燥的感觉被这些取材于现实的情况

13、一扫而光,高考物理让学生感觉兴趣盎然,解答问题变成一种愉快的学习过程。高考命题的这一改革也同世界物理命题有了相似之处,我们关注到国外的一些物理教材的习题都有一个完整的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物理情景,这给人一种亲切感,很少用某一的语法,防止出现学生认为这些题都是教师编制的想法出现。【例3】(2008广东物理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验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 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 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D

14、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对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的理解能力。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的斜率为加速度,在时刻,虚线的斜率比实线的斜率小,选项A错误;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速度轴、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为位移,在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面积大于由实线计算出的面积,故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选项B正确、C错误;在时间内,速度不变,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答案】BD【点评】由于在高中阶段经常研究匀变速运动,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汽车的启动,飞机的加速、各类物体直线运动都是匀变速运动,我们的物理学习已经远离了物体真正的运动模型。本题则另辟佳境,通过某人骑自行车这一

15、情景,真实记录了其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还运动的本来面目,这正是新课程改革赋予物理的内涵。本题还通过图象考查了同学们对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概念的理解。此题通过这样一个取材再也平凡不过的生活背景落实了新课改理念,考查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实现了新课改与传统物理的完美结合。【例4】2008广东17(1)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某同学采用了一个家用汽车的节能方法,在符合安全行驶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汽车后备箱放置不常用的物品和探制加油量等措施,使汽车负载减少。假设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负载改变前、后汽车受到的阻力分别为2000N和1950N,请计算该方法使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少了多少?题0t【解析】本题考查对功率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具体解法略)【答案】W。【点评】随着美元的贬值、中东局势的动荡、伊朗核问题和世界原油供需矛盾的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能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题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几种简单易行的“节能减排”方案,把课程标准中对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融入高考命题之中,其对价值观的量化考查对考生的教育是深远的,也能创造出巨大但又无法计算的“节能减排”价值。四、实验探究题在落实新课改理念和回归教材上有重大突破 今年的物理实验重点考查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原理和方法。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及数据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