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历史进程到世界史探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51337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当代历史进程到世界史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从当代历史进程到世界史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从当代历史进程到世界史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从当代历史进程到世界史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从当代历史进程到世界史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当代历史进程到世界史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当代历史进程到世界史探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论社会信息化的影响与冲击:从当代历史进程到世界史研究日期:2007-11-19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论社会信息化的影响与冲击:从当代历史进程到世界史研究王旭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叶开始的社会信息化已成为有必要加以研究的重大历史现象。社会信息化的由来,有其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技术、理论和认知上的背景及动因;社会信息化自身不仅在当代世界史据有一席之地,而且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信息化进程给历史研究的对象、资料、理论、方法和手段等都打上深刻烙印。在现今信息时代,对当代世界史,进而对整

2、个世界史展开深入研究时,不能无视社会信息化及其作用的存在。关键词 世界史 信息化 社会 政治 军事 经济 科学文化 影响 冲击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社会信息化冲破冷战政治对峙,破除传统经济模式羁绊,向全球各个角落推进,续写出变革连绵、创新层出的当代世界史。同时,也向世界史研究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社会信息化的由来严格意义讲,作为概念的社会信息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信息化问题;狭义则指20世纪中叶逐步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问题,本文取后者。狭义社会信息化概念指的是,“培育并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信息能的传递为纽带、

3、以社会财富创造者具备智能信息处理能力为标志的新型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进而导致人类社会诸方面向更高阶段智能化变迁的一种历史过程。”社会信息化的概念用语产生于日本。1962年晚秋,文明形态史学者梅棹忠夫首次提出“信息产业”的概念。1963年初,此概念被放送朝日杂志刊发而流传于社会。1964年1月,同一杂志又推出以日本立教大学教授神岛二郎(Kamishima)来稿为基础改写的文章信息社会的社会学,“信息社会”一词也因之见诸媒体。1967年初,日本科技与经济研究会推出“社会的信息化”语句,以表述人类社会正迈向未来信息社会这一过程。届此,社会信息化概念用词初步成形,“过程”成为其定义表述的核心。支撑社会信

4、息化的技术基础,事实上早于日本出现在美国。首先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微电子技术的创新;其次是个人计算机出现,硬件制造成本及购买费用不断降低,升级换代频率进入加速度,以及程序语言推陈出新和应用软件层出不穷;第三是计算机技术与电视、卫星通讯技术的结合;第四则是网络技术诞生、互联网应用普及和无线网络崛起等,构成了社会信息化的关键性技术内核。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始,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科技领域的创新与进步,带动了50年代日本计算机技术的研发,由此激发了日本社会创造信息化概念用语的思想火花。社会信息化的理论前提,也于梅棹忠夫提出“信息产业”一词之前便已在美国发展起来。1948年,贝尔电话实验室数学家申农

5、(L.E. Shannon)率先在通信领域定义了信息概念,开创了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处理及传递的信息理论。1948至1954年间,麻省理工数学系教授维纳(N. Wiener)从控制论角度对信息理论加以拓展和完善,揭示出“信息”概念的人文和社会内涵。20世纪60年代起,愈来愈多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置身于社会信息化理论的探索。代表人物及相关理论有:1)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发表的论文“信息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成为信息理论同经济学交叉的崭新学科信息经济学诞生的标志;2)奥地利裔

6、美籍经济学家弗利兹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著、1962年出版的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一书,提出“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概念,就与之相关的信息、信息设备或设施、信息组织机构等展开系统阐述,被西方社会奉为宏观角度研究信息产业和信息社会的先河;3)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1962年在波士顿“技术和社会变革”研讨会上散发题为“后工业社会:推测1985年及以后的美国”论文,首次从智能、技术和科学角度给“后工业社会”概念做出界定。10年后,其总结性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出版。该书指出,后工业社会的标志在于产业结构

7、以服务业为主;生产工具以计算机使用为主;生产者以白领阶层为主;生产力则以知识为主。贝尔就为何没有使用“信息社会”概念做出解释,认为“后工业社会”其实已将信息社会现象纳入其中;4)1977年,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马克U波拉特(Marc Uri Porat)所撰9卷本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出版。其在发展马克卢普信息经济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把信息产业界定为国民经济“第四产业”,并提出信息经济测度模式“波拉特体系”。此研究成果很快在世界范围引起重视,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定为测算成员国信息经济发展程度的权威方法。上述学者的著述,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其所处时代社会信息化演变的进程。社会信息化概念涵盖的具体构建,是

8、在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人将西方正在发展的新技术,同东方的思想火花加以整合而完形。首位提出信息化问题的法国政界要人是米歇尔波尼亚托夫斯基(Michel Poniatowski)。20世纪60年代末,身为国会议员的波尼亚托夫斯基撰写希望的选择一书时便论及信息化问题。70年代中期,他又以内政部长身份促成相关立法,接着作为总统智囊团核心成员,令法国政府最高决策层对信息化进程给予了高度重视。1976年底,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给财政部总稽核西蒙诺拉(Simon Nora)下达任务,要求其立刻探讨引导“社会信息化”的可行性和相关方法。诺拉同阿兰孟克(Alain Minc)联手展开调研,很快在1978年1月

9、将研究报告上呈总统。4个月后,该报告以社会的信息化作为书名公诸于世。诺拉/孟克报告首次明确界定了“社会信息化”概念,将泛泛的宏观“过程”微观化到技术层面,即:一种正在形成中的由远程数据处理技术所引发,以计算机为核心、数据库为基础、多种通讯手段为连结纽带、具备音频播放和视频显示终端功能的网络,以及这种网络在社会各个领域推广普及的过程。这种表述比日本的更明晰和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而能对此后的历史发展起到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除以上三国外,北美的加拿大;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印度和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欧盟其他成员国,在促进信息化的实践中也就其内涵的确立和完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仅就中国而言

10、,大陆印刷品中“信息化”中文词出现情况有:1)内部资料上的首次使用,是中央气象局于1978年颁发的一份文件;112)权威性新闻媒体上的首次使用,是1980年人民日报一篇介绍西方汽车工业的文章;123)公开出版译著上的首次使用,是由齐沛合翻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波尼亚托夫斯基著作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而上面论及的诺拉孟克报告,被译成简体中文版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则是1985年之事。此外,台湾将信息化称之为“资讯化”,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关沿革之详情,限于篇幅恕不赘述。社会信息化影响当代历史进程社会信息化在其本身成为当代世界史组成部分的同时,正以未曾有过的特殊方式,影响着当

11、代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1对自然人个体的影响仅就历史创造者最基本单元自然人个体而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已经使人们不仅感受到“手的延长”,甚至得到“脑的扩展”。13在信息时代之前的传统工业社会模式中,个体人的创造力惟有依赖群体或整个社会体系的支撑,才有可能被激发和转化为对社会发展具有价值的推动力。即便是自激能力强的发明家、科学家或理论家,其创造力也只能通过实验室和工厂车间,或通过专业化出版发行和传媒业界,才能实现作用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转化。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的创造力,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和物质条件缺乏,基本处于被抑制状态。然而,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智能化不断提升,其操作日益便捷、直观和更趋于人们的自然习惯,进

12、而呈现出计算机多样化应用在世界各个领域得到普及的繁荣局面;其硬件成本不断降低,使之广泛进入家庭,正成为人们信手可拈的随身工具。在计算机的支持下,人类个体的创造潜能获得从未有过的激发和最大程度的释放。普通人单凭一台计算机也能很好地发挥出自身创造性,并通过打印机、移动式存储设备或是随处可觅的网络系统,把个人创造成果广为传播,以实现自然人个体对整个人类社会物质及精神财富积累过程的参与。2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结构的作用在人类社会无时无处不在。现实社会的结构以自然人个体为基准点,垂直隶属作用关系如家庭、血缘族群(如宗族)、行政区划中的郡府省州、国家,相互间组合成纵向结构;而水平交互作用关系如家庭、聚落、社区

13、、自然条件制约而形成的地区或区域性社会、国际社会,相互间则组合成横向结构。然而,信息化进程直接冲击了这种结构,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的出现。物理层面上计算机的网络互联,以及这种互联从美国扩展到全球,是虚拟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虚拟社会首先出现的类型是邮件交互型虚拟社区。这一类型包括两种“社区”形式,一为邮件用户群(“Mailing List”,又称邮件列表),1975年首次在ARPAnet上出现,其虚拟人际交往反映出相对固定的电子邮件列表订阅者之间的关系;二为网络新闻组(“USENET”),创建于1979年,利用电子邮件原理把访问者汇聚到新闻组下不

14、同主题社区里。邮件交互型虚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为:1)两层关系架构即系统管理者和用户;2)用户关系呈现一对多状态;3)人员交往具有延时性。第二种类型是游戏交互型虚拟社区。这一类型的早期,以支持多用户在线互动的计算机连线游戏程序方式存在,如1978年秋由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学生罗伊特鲁伯肖(Roy Trubshaw)编写的MUDs(俗称“泥巴”),便是这类虚拟社区最早、最杰出的代表。MUDs中的虚拟人际关系结构,已经表现为多阶层。高阶层成员可以拥有更大的可支配虚拟资源和发言权。14第三种类型是公告板式论坛交互型虚拟社区。如1978年创建的CBBS(电子公告板系统),奠定了当今虚拟社区主流网上论坛的基

15、本样式。1981年,由纽约市立大学的艾拉弗契斯(Ira H. Fuchs)和耶鲁大学的格雷登弗里曼(Greydon Freeman)成功架设的BITNET,是一个完全脱离ARPAnet专网限制,仅靠普通电话线便能将计算机主机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系统。15经此网络系统可以实现个人计算机自由建立脱离政府网络平台的虚拟社区,从而使民间“虚拟疆域”突破国界地理局限而泛国际化。类似游离于ARPAnet之外的虚拟网络社区有1984年6月汤姆詹宁斯(Tom Jennings)向世界发布的“FidoNet BBS”(简称FidoNet,我国译为“惠多网”),及至1993年6月,FidoNet遍布世界各地站点数达到

16、2.48万,注册用户数超过156万。16 虚拟社会带给现实社会以深刻影响:1)现实中的社会结构纵、横向关系因之嬗变。纵向结构上,信息化手段所具有的传递直达性,使得以往信息输送所依赖的多层次中间环节渐趋简化;横向结构上,信息传递的无边界和送达同步性,使得某一信息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同步作用于全球,国际社会某些旧有“规则”也极可能因之而改变;2)以地理空间为基础的生物型社会结构之上,叠加了以物理空间为基础的电子型社会结构,后者对前者的虚拟异化,使得网络空间诸多反现实行为出现的同时,也给现实生活带来各种未曾有过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冲击。3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国际组织状况、各国政府及领导人动态、各种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