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中考五十篇理解背诵复习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51296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广州中考五十篇理解背诵复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广州中考五十篇理解背诵复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广州中考五十篇理解背诵复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广州中考五十篇理解背诵复习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广州中考五十篇理解背诵复习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州中考五十篇理解背诵复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广州中考五十篇理解背诵复习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中考五十篇理解背诵复习1、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

2、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

3、斯夫,不舍昼夜。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的“论”读l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

4、方来,不亦乐乎?”2、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3、.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5、,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

6、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8、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9

7、、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0、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

8、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万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

9、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土地平旷,屋舍

10、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老死不相往来;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11)各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四段的大意: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找桃花源。(12)文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1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11、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11、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文中用比喻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2、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

12、,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

13、品德高尚的人。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3、.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杜甫

14、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 恨 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 搔 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引用春望中原文回答。)15、郦道元的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

15、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