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有何要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511732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的有何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养生的有何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的有何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的有何要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养生的六大要点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 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 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 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 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 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

2、天下之人,凡 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 者寿”。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 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简言之,要做到“淡”字。第二就是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 菜为充”。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 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 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

3、高血 压等疾病与此相关。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第三是运动养生。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 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 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第四是房事养生。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 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第五是气功养生。庄子讲“吐故纳新,熊径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 之人”。“吐故纳新”指做气功,“熊径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 两种方法就是导引,这样做的人

4、就是养形人。养形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像彭祖那样“寿高八 百”。气功养生在日本很流行,有人写了一本书只需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 呼吸。当头昏脑胀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第六是药物养生。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 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 功效。冬季晨练时,要追着太阳要阳气,也就是说晨练的时间要在太阳升起以后,运动时还要 面朝太阳。人在运动时,毛孔会张开,寒气就有机会趁虚而入。而向阳运动时,人体可以吸收来自 太阳的“阳气”。中医认为,阳气维系着人体的正常生存状态,人的脏腑和器

5、官组织的一切生理活动也依 靠阳气,阳气的盛衰关系到机体生命力的强弱。同时,运动本身也可以助阳,帮助身体增加 阳气,所以向阳运动就更加可以起到提升体内阳气的作用了。另外,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因为大汗淋漓容易伤阴,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造成抵 抗力下降。运动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运动开始,先把关节活动开了,然后再进行 稍大量的运动。除了运动外,从内补充足够的食物能量也很重要。刘教授特别推荐一道“补阳粥”,制 作方法很简单,熬粥时,需用山药和大米各100克左右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蒸煮即可,山 药能益肾气,健脾胃。如果在“补阳粥”里加一些黄芪、太子参,效果会更好。对于冬天怕冷更厉害的虚寒体质的人,可以多吃黄芪、川桂枝、制附片、肉桂、山萸肉、 苡仁等,虚寒体质不十分明显的人可吃点桂附地黄丸。起居方面,专家建议早睡晚起,冬天是人体收藏的季节,等太阳出来以后才起来运动。 晚上睡觉要避免长时间使用电热毯,因为温度过高,体内的水分蒸发,容易造成血液粘稠度 增高,形成血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