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与电子教案(DOC 25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509292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与电子教案(DOC 2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与电子教案(DOC 2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与电子教案(DOC 2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与电子教案(DOC 2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与电子教案(DOC 2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与电子教案(DOC 2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与电子教案(DOC 25页)(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教案课程: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 第1章课时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时间学时数3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认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认识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应用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1、 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简单的讲讲自己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应用范围,然后讲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发展、组成和功能,最后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类型。2、 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的认识进行说明进行讲解计算机作用何人应用范围,再举例讲解计算机网络的

2、拓扑结构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3、 教学手段:使用PPT电子课件并结合网络模型图进行教学。4、 教学资料及要求:课前收集网络拓扑结构的应用范围信息。教学内容讨论问题:1、计算机网络指的是什么,其组成部分有哪些? 2、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势? 3、计算机网络有什么作用?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2.1 第一代数据通信型网络1.2.2 第二代资源共享型网络1.2.3 第三代标准系统型网络1.2.4 第四代高速Internet型网络1.2.5 第五代未来混合型网络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3.1 计算机系统1.3.2 数据通信系统1.3.

3、3 网络软件1.3.4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1.4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1.4.1 拓扑结构与计算机网络拓扑1.4.2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1.4.3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5.1 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1.5.2 按服务方式分类1.5.3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1.5.4 按网络传输介质分类1.5.5 按网络的使用性质分类1.6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6.1 数据通信1.6.2 资源共享1.6.3 分布处理1.7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7.1 企业信息网络1.7.2 联机事物处理1.7.3 电子邮件系统1.7.4 电子数据交换1.7.5 POS系统本课小结1、 了

4、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和作用。2、 认识及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并了解不同拓扑结构的优缺点。3、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用途。思考题及作业(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是如何发展而来的?(2、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3、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目前主要有哪几种网络拓扑结构?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点是什么?(4、了解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概念,并从网络的规模、传输介质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对比其不同之处。(5、按照网络的使用性质,可以将网络分为几种类型?说明现在常用的电信网、银行网络和校园网分别属于什么类型。(6、对等网和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有什么区别?(7、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8、计算机网络的主

5、要应用在哪些方面?第2章课时内容网络数据通信基础授课时间学时数3教学目标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认识数据编码技术 熟悉数据通信传输类型 掌握数据交换技术 了解差错控制编码教学重点数据通信传输类型及数据交换技术教学难点数据编码技术教学设计1、 教学思路:首先,让同学们认识数据通信并在实际应用中判断数据的传输类型,然后讲解数据的编码技术和交换技术。最后了解差错控制编码。2、 教学方法:举例讲解数据通信的传输类型,再通过实际应用中的传输类型讲解数据的编码技术和交换技术。3、 教学手段:结合各种网络的模型图和PPT电子教案进行讲解。4、 教学资料及要求:课前了解电话、视频等网络中的数据传输类型。教学

6、内容知识回顾:上一课时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作用、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讨论问题:1、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构成,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2、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有哪些? 3、电路、报文和分组交换技术各有什么特点?第2章 网络数据通信基础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1.1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和基本原理2.1.2 数据通信的常用术语2.1.3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2.2 数据编码技术2.2.1 数据转换与编码2.2.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2.2.3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2.2.4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2.3 数据通信传输类型2.3.1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2.3.2 异

7、步传输与同步传输2.3.3 多路复用技术2.4 数据交换技术2.5.1 电路交换技术2.4.2 报文交换技术2.4.3 分组交换技术2.5 差错控制编码2.5.1 奇偶校验码2.5.2 循环冗余校验码本课小结1、 了解数据通信的常用术语及主要技术指标。2、 掌握数据编码技术的原理。3、 了解数据交换技术和差错控制编码。思考题及作业(1、数据通信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请简要说明。(2、数据通信主要有哪些技术指标?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3、什么是数据编码技术?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有哪些方式?(4、什么是串行传输?串行传输数据线有哪几种类型?(5、什么是异步传输?它和同步传输有哪些不同点?第3章课时

8、内容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授课时间学时数2教学目标 了解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的概念 认识OSI/RM参考模型 认识TCP/IP参考模型教学重点网络协议和网络的结构、TCP/IP参考模型教学难点网络的参考模型的结构教学设计1、 教学思路:首先认识网络协议及其体系结构的概念,然后讲解OSI/RM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最后对比两种参考模型,分别掌握不同参考模型的特点和数据传输类型。2、 教学方法:举例讲解网络参考模型中各层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物理设备,分析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全面的了解网络模型中各层的作用及意义。3、 教学手段:通过PPT电子教案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4

9、、 教学资料及要求:了解OSI/RM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应用范围。教学内容知识回顾:上一课时介绍了数据通信的传输和在传输过程中用到的各种技术。讨论问题:1、什么是网络协议,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2、网络体系的组成结构有哪些? 3、OSI/RM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第3章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3.1 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的概念3.1.1 网络协议3.1.2 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3.1.3 网络体系结构3.2 OSI/RM参考模型3.2.1 OSI/RM参考模型的层次3.2.2 OSI/RM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3.3 TCP/IP参考模型3.3.1 TCP/

10、IP参考模型概述3.3.2 TCP/IP协议簇3.3.3 TCP/IP与OSI/RM参考模型的比较本课小结1、 了解网络协议的定义及层次结构。2、 掌握OSI/RM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过程和特点。思考题及作业(1、什么是网络协议?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哪3个要素组成?(2、网络体系结构是如何定义的?它有哪些分层原则?(3、网络体系层次结构的好处有哪些?(4、OSI/RM参考模型是什么?它分为哪7层协议?(5、物理层是OSI/RM参考模型中的第几层?其功能和物理特性是什么?(6、TCP/IP参考模型是什么?它分为哪几层协议?(7、TCP/IP协议簇中传输层主要有哪些协议?(8、

11、OSI/RM和TCP/IP参考模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有哪些?第4章课时内容传输介质与组网工具授课时间学时数4教学目标 了解同轴电缆的相关知识 掌握双绞线的相关知识和制作方法 了解光纤的相关知识 了解无线传输介质的相关知识 熟悉网络连接的传输方式 掌握选择网络传输介质的方法 认识常见的网络组建工具教学重点各种传输介质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教学难点不同作用双绞线的排序和制作方式教学设计1、 教学思路:首先,让同学们说说日常生活中用过一些什么网络传输介质。然后进行系统地介绍各种传输介质,得出各类传输介质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最后学习并了解网络的组件工具。2、 教学方法:举例讲解传输介质的应用并进行讨论,

12、最后汇总各类传输介质的特点及其应该范围。3、 教学手段:使用PPT电子课件并辅以一些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实物进行讲解。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制作双绞线。4、 教学资料及要求: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常见传输介质资料。教学内容知识回顾:上一课时讲解网络协议和参考模型的相关知识。讨论问题: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传输介质有哪些?这些传输介质各有什么特点? 2、这些传输介质应用的范围是哪些? 3、怎样选择不同网络中的介质?第4章 传输介质与组网工具4.1 同轴电缆4.1.1 同轴电缆的结构4.1.2 同轴电缆的种类4.1.3 两种类型的宽带系统4.1.4 同轴电缆网络4.1.5 同轴电缆的连接4.2 双绞线4.2.1

13、双绞线的结构4.2.2 双绞线电缆的种类4.2.3 双绞线的分类标准4.2.4 双绞线的连接方法4.3 光纤4.3.1 光纤的基本特性4.3.2 光纤种类4.3.3 光纤的连接方式4.4 无线传输介质4.4.1 无线电波4.4.2 微波4.4.3 蓝牙4.4.4 红外线4.5 其他网络传输方式4.5.1 串行电缆直接连接4.5.2 并行电缆直接连接4.5.3 电话线连接4.5.4 USB口连接4.6 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4.6.1 吞吐量和带宽4.6.2 网络的成本4.6.3 网络传输介质的尺寸和可扩展性4.6.4 连接器的通用性4.6.5 抗干扰性能4.6.6 安装的灵活性和方便性4.6.7

14、计算机系统间距4.6.8 地理环境4.7 常用网络组建工具4.7.1 压线钳4.7.2 剥线钳4.7.3 测线仪4.7.4 万用表4.7.5 其他组网工具本课小结1、 掌握各种传输介质的特点及其使用范围。2、 了解一些不太常用的传输介质。3、 掌握运用工具制作双绞线的方式。4、 掌握选择传输介质的方法并了解常见的组网工具。思考题及作业(1、同轴电缆分为哪两种类型?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双绞线有哪些类型,每种类型有什么特点?(3、非屏蔽双绞线与屏蔽双绞线有什么区别?(4、双绞线有哪两种连接方法,有什么区别?(5、常见的无线传输介质有哪几种,每种的传输性能怎样?(6、选择网络传输介质时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第5章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